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00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位置调整机构、识别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机构的输出端,获取所述识别机构的识别数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能向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物品存放容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物品存放容器,能驱动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处于相应的姿态;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至少三个姿态,分别为用户投放物品姿态、识别物品姿态及物品回收姿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可识别物品类别,提高回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回收设备
,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智能回收箱普遍为简单的红外感应开关盖,并没有真正智能化地对回收物进行识别。此外,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识别桶,识别模组普遍体积较大,结构比较复杂,无法广泛地推广应用。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回收装置,以便克服现有回收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可识别物品类别,提高回收的便捷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可回收设定物品,提高回收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滚筒、摄像头、电机及主板;所述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能获取所述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或/和视频数据;所述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能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信号;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滚筒,能带动所述滚筒旋转不同的角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传送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轮,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第二传动轮,作为滚筒的旋转轴心;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设置;所述滚筒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内能设置待回收物品;所述滚筒设有至少三个姿态,根据所述滚筒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滚筒带动状态不同,所述滚筒包括的至少三个姿态包括物品投放姿态、拍照识别姿态及物品下落回收姿态;所述滚筒包括至少一斜面,使得滚筒从底部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内不晃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位置调整机构、识别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机构的输出端,获取所述识别机构的识别数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能向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物品存放容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物品存放容器,能驱动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处于相应的姿态;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至少三个姿态,分别为用户投放物品姿态、识别物品姿态及物品回收姿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一滚筒,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滚筒旋转,使滚筒处于不同的姿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滚筒设有一开口,便于待回收物品设置于所述滚筒内。所述滚筒包括至少一斜面,使得滚筒从底部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内不晃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识别机构包括摄像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识别机构包括标识码识别装置,待回收物品设有识别码;所述标识码识别装置能识别所述标识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滚筒内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第一滚动筒、第二滚动筒、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筒,能驱动所述第一滚动筒滚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滚动筒,能驱动所述第二滚动筒滚动;所述第一滚动筒、第二滚动筒平行设置,带回收的物体能设置于所述第一滚动筒、第二滚动筒之间,在所述第一滚动筒、第二滚动筒滚动时待回收物品能跟随滚动。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回收识别系统,所述智能回收识别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上述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设有通讯模块,能与所述服务器通讯。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回收装置,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位置调整机构、摄像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摄像装置的输出端,获取所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或/和视频数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能向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物品存放容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物品存放容器,能驱动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处于相应的姿态;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至少三个姿态,分别为用户投放物品姿态、识别物品姿态及物品回收姿态。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回收系统,所述智能回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上述的智能回收装置,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智能回收装置;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设有通讯模块,能与所述服务器通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及系统,可识别物品类别,提高回收的便捷性。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回收装置及系统,可回收设定物品,提高回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回收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户投放物品姿态)。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回收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识别物品姿态)。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回收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物品回收姿态)。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滚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回收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图未示)、位置调整机构、识别机构及控制电路6(可以是主板)。所述控制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机构的输出端,获取所述识别机构的识别数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能向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物品存放容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物品存放容器,能驱动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处于相应的姿态;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至少三个姿态,分别为用户投放物品姿态、识别物品姿态及物品回收姿态。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一滚筒1,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滚筒1旋转,使滚筒1处于不同的姿态。滚筒1为中空结构,滚筒1内可以盛放待回收物品。滚筒1具有内斜面5(如可以包括一个斜面,或两个斜面,当然也可以更多),所述内斜面5所在平面能与第二斜面所在平面相交,使得滚筒1从底部(指腔体深处)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1内不晃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电机2能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滚筒1滚动。所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传动轮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滚筒、摄像头、电机及主板;/n所述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能获取所述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或/和视频数据;/n所述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能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信号;/n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滚筒,能带动所述滚筒旋转不同的角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传送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轮,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第二传动轮,作为滚筒的旋转轴心;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设置;/n所述滚筒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内能设置待回收物品;所述滚筒设有至少三个姿态,根据所述滚筒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滚筒带动状态不同,所述滚筒包括的至少三个姿态包括物品投放姿态、拍照识别姿态及物品下落回收姿态;/n所述滚筒包括至少一斜面,使得滚筒从底部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内不晃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滚筒、摄像头、电机及主板;
所述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能获取所述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或/和视频数据;
所述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能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信号;
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滚筒,能带动所述滚筒旋转不同的角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传送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轮,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第二传动轮,作为滚筒的旋转轴心;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设置;
所述滚筒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内能设置待回收物品;所述滚筒设有至少三个姿态,根据所述滚筒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滚筒带动状态不同,所述滚筒包括的至少三个姿态包括物品投放姿态、拍照识别姿态及物品下落回收姿态;
所述滚筒包括至少一斜面,使得滚筒从底部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内不晃动。


2.一种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位置调整机构、识别机构及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机构的输出端,获取所述识别机构的识别数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能向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物品存放容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物品存放容器,能驱动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处于相应的姿态;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至少三个姿态,分别为用户投放物品姿态、识别物品姿态及物品回收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存放容器包括一滚筒,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滚筒旋转,使滚筒处于不同的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回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设有一开口,便于待回收物品设置于所述滚筒内;
所述滚筒包括至少一斜面,使得滚筒从底部至开口处逐步扩大,能使物品在滚筒内不晃动。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王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秉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