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5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包装盒包括底部盒体、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盖体,底部盒体的顶面形成开设有底部置物槽的托板;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别连接至托板两侧,能够相对于托板翻转,以使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托板形成U形结构的收纳状态或以使第一盒体或第二盒体相对于托板展开形成展开状态,第一盒体上开设有第一置物槽,第二盒体上开设有第二置物槽,在收纳状态下,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相对设置;盖体用于封闭处于收纳状态下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托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收纳腔。一方面圆盘状产品被悬空放置在包装盒内,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另一方面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在开箱过程中可以相对于托板翻转,增进开箱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在人们购买易碎等商品时,为了防止在运输或搬运的过程中损坏商品,通常会为产品设计包装结构,一方面便于装卸,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降低产品的损毁率。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家电行业愈发趋向于物联网时代,故而网关则是极为重要的一款产品,将网关产品的形状多为圆饼或圆盘形状,在运输以及展销方面所赖以需求的包装便是重要的一重保障。包装服务于产品,同时还服务于人类。包装既可以保护储运过程中的产品,又可以增进人类的开箱体验,故而二者都是包装应该具备的功能,但现阶段我们所看到的目前应用于圆盘状结构产品的包装结构大多是以储运功能为主,并没有过多人机互动的包装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圆盘状产品的包装结构,在实现储运功能的同时可以增进开箱体验。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底部盒体,所述底部盒体的顶面形成开设有底部置物槽的托板;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别连接至所述托板两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板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部盒体(1),所述底部盒体(1)的顶面形成开设有底部置物槽(101)的托板(102);/n第一盒体(2)和第二盒体(3),分别连接至所述托板(102)两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板(102)翻转,以使所述第一盒体(2)、第二盒体(3)和托板(102)形成U形结构的收纳状态或以使所述第一盒体(2)或第二盒体(3)相对于所述托板(102)展开形成展开状态,所述第一盒体(2)上开设有第一置物槽(201),所述第二盒体(3)上开设有第二置物槽(301),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置物槽(201)和所述第二置物槽(301)相对设置;/n盖体(4),用于封闭处于收纳状态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盒体(1),所述底部盒体(1)的顶面形成开设有底部置物槽(101)的托板(102);
第一盒体(2)和第二盒体(3),分别连接至所述托板(102)两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板(102)翻转,以使所述第一盒体(2)、第二盒体(3)和托板(102)形成U形结构的收纳状态或以使所述第一盒体(2)或第二盒体(3)相对于所述托板(102)展开形成展开状态,所述第一盒体(2)上开设有第一置物槽(201),所述第二盒体(3)上开设有第二置物槽(301),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置物槽(201)和所述第二置物槽(301)相对设置;
盖体(4),用于封闭处于收纳状态下的第一盒体(2)、第二盒体(3)和托板(102)之间的空间形成收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置物槽(201)、底部置物槽(101)和第二置物槽(301)依次连通形成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2)或第二盒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202;302)、前板(203;303)、外板(204;304)和后板(205;305),所述内板(202;302)和外板(204;304)相对设置,所述前板(203;303)和后板(205;30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置物槽(201)或第二置物槽(301)开设在所述内板上,所述外板(204;304)与所述托板(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03;303)和后板(205;305)的端部延伸形成有第一加强板(206;306),所述第一加强板(206;306)折叠在所述第一盒体(2)或第二盒体(3)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超唐杰田丰源钟仙凤冼海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