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伟煜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1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笔,具体涉及文具领域,包括上笔筒和下笔筒,所述上笔筒的底端与下笔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上笔筒的内部顶端向下依次设有按压头、齿形固定套筒和齿形转动套筒,所述齿形固定套筒固定嵌装在上笔筒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与上笔筒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的底端挤压接触,且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底端外侧壁与上笔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下方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笔筒内部底端外的笔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笔芯、转动块、顶块、挡块和弹簧,按动按压头,转动块受到按压旋转,带动顶块转动到另一个笔芯的顶端上,实现两支笔芯随按压,交替伸出下笔筒,满足不同的颜色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笔
本技术涉及文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笔。
技术介绍
笔已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书写或绘画的工具,圆珠笔具有书写时间较长,无需经常灌注墨水,而且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使用特别普遍的书写工具之一,现有的圆珠笔通常是单色书写常用的笔都很单调,只有写字的功能,功能单一、趣味性不强。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使用者在进行记录时需要的内容种类各异不便于区分,因此不得不携带多支颜色各异的笔以便于满足需求,而携带多支笔往往会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笔,通过设置笔芯、转动块、顶块、挡块和弹簧,当使用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场景需要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时,按动按压头,转动块受到按压旋转,带动顶块转动到另一个笔芯的顶端上,实现两支笔芯随按压,交替伸出下笔筒,满足不同的颜色使用需求,结构简单,避免需要携带多支颜色各异的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笔,包括上笔筒和下笔筒,所述上笔筒的底端与下笔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上笔筒的内部顶端向下依次设有按压头、齿形固定套筒和齿形转动套筒,所述齿形固定套筒固定嵌装在上笔筒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与上笔筒活动连接,且所述按压头的底端与齿形固定套筒的内壁活动安装,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的底端挤压接触,且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底端外侧壁与上笔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的下方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笔筒内部底端外的笔芯,所述按压头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笔芯活动设置在上笔筒和下笔筒的内部,所述笔芯的管壁外活动套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套设在笔芯管壁外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笔筒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笔芯的上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笔芯挤压接触,所述转动块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块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通槽的两侧槽面间,所述固定轴的轴壁上活动套装有美工刀,所述美工刀的大小与通槽相适配,所述按压头靠近通槽的表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位于美工刀的两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顶块,且两组所述顶块分别设置在转动块的长边底面和短边底面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笔筒靠近顶端的内壁上固定嵌装有限位挡板,且所述限位挡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与笔芯相适配的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挡板的下表面与下笔筒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下笔筒的内部均匀分为两部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通孔同心的定位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肩的管壁上一体成形有定位肩,所述定位肩的厚度大于定位肩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笔筒的顶端侧壁上固定套装有笔夹,所述笔夹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储物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物块的内部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块的储物槽内嵌装有橡皮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笔芯、转动块、顶块、挡块和弹簧,当使用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场景需要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时,按动按压头,转动块受到按压旋转,带动顶块转动到另一个笔芯的顶端上,实现两支笔芯随按压,交替伸出下笔筒,满足不同的颜色使用需求,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需要携带多支颜色各异的笔以便于满足实际情况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在需要刀具的时候,使用者可通过将美工刀从通槽内沿固定轴转出,进行使用,当不使用时,将美工刀转动收入通槽中,避免划伤到手,通过设置凹槽,还便于使用者将美工刀拉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增加了多用笔功能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齿形固定套筒、齿形转动套筒和转动块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笔筒底部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挡块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上笔筒、2下笔筒、21隔板、22限位挡板、3按压头、30通槽、31齿形固定套筒、32齿形转动套筒、33转动块、331顶块、4笔夹、41储物块、42橡皮擦、5笔芯、50定位肩、51挡块、511通孔、512定位槽、52弹簧、6转动机构、61美工刀、62凹槽、63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多用笔,可包括上笔筒1和下笔筒2,所述上笔筒1的底端与下笔筒2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上笔筒1的内部顶端向下依次设有按压头3、齿形固定套筒31和齿形转动套筒32,所述齿形固定套筒31固定嵌装在上笔筒1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3与上笔筒1活动连接,且所述按压头3的底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内壁活动安装,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挤压接触,且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底端外侧壁与上笔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下方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笔筒2内部底端外的笔芯5,所述按压头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30,所述通槽30的内部设有转动机构6。参照说明书附图1-9,该实施例的多用笔的笔芯5活动设置在上笔筒1和下笔筒2的内部,所述笔芯5的管壁外活动套装有挡块51,所述挡块5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套设在笔芯5管壁外的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笔筒2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笔芯5的上端设有转动块33,所述转动块33与笔芯5挤压接触,所述转动块33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块3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固定轴63,所述固定轴63固定安装在通槽30的两侧槽面间,所述固定轴63的轴壁上活动套装有美工刀61,所述美工刀61的大小与通槽30相适配,所述按压头3靠近通槽30的表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62,且所述凹槽62位于美工刀61的两侧。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的上笔筒1和下笔筒2,便于使用者对内部笔芯5进行更换,所述按压头3、齿形固定套筒31和齿形转动套筒32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自动圆珠笔按压结构,且不为本技术保护范围,故不作详细解释,通过设置笔芯5、转动块33、顶块331、挡块51和弹簧52,当使用者需要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笔,包括上笔筒(1)和下笔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筒(1)的底端与下笔筒(2)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上笔筒(1)的内部顶端向下依次设有按压头(3)、齿形固定套筒(31)和齿形转动套筒(32),所述齿形固定套筒(31)固定嵌装在上笔筒(1)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3)与上笔筒(1)活动连接,且所述按压头(3)的底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内壁活动安装,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挤压接触,且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底端外侧壁与上笔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下方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笔筒(2)内部底端外的笔芯(5),所述按压头(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30),所述通槽(30)的内部设有转动机构(6);/n所述笔芯(5)活动设置在上笔筒(1)和下笔筒(2)的内部,所述笔芯(5)的管壁外活动套装有挡块(51),所述挡块(5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套设在笔芯(5)管壁外的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笔筒(2)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笔芯(5)的上端设有转动块(33),所述转动块(33)与笔芯(5)挤压接触,所述转动块(33)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块(3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n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固定轴(63),所述固定轴(63)固定安装在通槽(30)的两侧槽面间,所述固定轴(63)的轴壁上活动套装有美工刀(61),所述美工刀(61)的大小与通槽(30)相适配,所述按压头(3)靠近通槽(30)的表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62),且所述凹槽(62)位于美工刀(61)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笔,包括上笔筒(1)和下笔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筒(1)的底端与下笔筒(2)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上笔筒(1)的内部顶端向下依次设有按压头(3)、齿形固定套筒(31)和齿形转动套筒(32),所述齿形固定套筒(31)固定嵌装在上笔筒(1)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3)与上笔筒(1)活动连接,且所述按压头(3)的底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内壁活动安装,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挤压接触,且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底端外侧壁与上笔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形转动套筒(32)的下方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笔筒(2)内部底端外的笔芯(5),所述按压头(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30),所述通槽(30)的内部设有转动机构(6);
所述笔芯(5)活动设置在上笔筒(1)和下笔筒(2)的内部,所述笔芯(5)的管壁外活动套装有挡块(51),所述挡块(5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套设在笔芯(5)管壁外的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笔筒(2)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笔芯(5)的上端设有转动块(33),所述转动块(33)与笔芯(5)挤压接触,所述转动块(33)的顶端与齿形固定套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块(3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固定轴(63),所述固定轴(63)固定安装在通槽(30)的两侧槽面间,所述固定轴(63)的轴壁上活动套装有美工刀(61),所述美工刀(61)的大小与通槽(30)相适配,所述按压头(3)靠近通槽(30)的表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62),且所述凹槽(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秀云许伟煜
申请(专利权)人:许伟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