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66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车辆用冷却装置包含室外热交换器(205)、散热器(301、310、319)、送风机(206)、控制装置(400)。通过车辆的压缩机(201)而使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通过车辆的供给机(302、311、322)而使热输送介质流向散热器,并且散热器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送风机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后方侧。控制装置按照车辆的空调请求控制压缩机和供给机。送风机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散热器侧送至室外热交换器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室外热交换器侧送至散热器侧的模式。在按照空调请求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使送风机以反转模式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冷却装置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000907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冷却装置。车辆用冷却装置具有低水温散热器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的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6858号公报在上述技术中,由于低水温散热器的散热量的影响,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空气温度上升。因此,在像冬季那样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制热)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在像夏季那样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制冷)进行动作的情况下,用于使车辆用空调装置进行动作的压缩机动力有可能增加。由此,车辆的电力消耗量有可能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具有散热器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的配置构造的车辆的电力消耗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包含室外热交换器、散热器、送风机、控制装置。通过车辆的压缩机而使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通过车辆的供给机而使热输送介质流向散热器,并且散热器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送风机相比于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后方侧。控制装置按照车辆的空调请求控制压缩机和供给机。送风机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散热器侧送至室外热交换器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室外热交换器侧送至散热器侧的模式。在按照空调请求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使送风机以反转模式进行动作。送风机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在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散热器侧送至室外热交换器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室外热交换器侧送至散热器侧的模式。另外,在按照空调请求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使送风机以反转模式进行动作。由此,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通过送风机的反转模式而将室外热交换器的废热送至散热器侧。因此,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空气温度的上升。与之相伴,能够抑制用于使压缩机进行动作的动力,该压缩机使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流动。因此,能够抑制作为压缩机的动作源的车辆的电力消耗量。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风门、散热器、室外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配置的图。图3是表示控制装置的空调控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第一预热控制和第一冷却控制中的风门和送风机的动作的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的图。图6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热控制时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的变形例和冷却水的流动的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的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预热模式时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预热模式中的风门和送风机的动作的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模式时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有时对与在之前的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方式中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对于结构的其他的部分应用之前说明的其他的方式。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指明能够组合的部分彼此的组合,只要没有特别地对组合产生妨碍,即使不指明,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以下,基于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在图中,对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应用于搭载了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的电动汽车。另外,车辆用冷却装置通过热泵循环而进行车室内的空调控制,并且通过冷却循环而进行发热体的冷却。如图1所示,车辆用冷却装置100具备热泵循环200、冷却循环300以及控制装置400。热泵循环200是对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内吹送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制冷循环。热泵循环200通过切换制冷剂流路,而执行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是对热交换对象流体即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而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运转,制冷运转是对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冷却而对车室内进行制冷的运转。具体而言,热泵循环200具有压缩机201、室内空调单元202、制热用膨胀阀203、电磁阀204、室外热交换器205、送风机206、三通阀207、制冷用膨胀阀208、以及储液器209。另外,室内空调单元202在壳体210内收容室内热交换器211、室内蒸发器212、送风机213、内部外部空气切换装置214、空气混合门215。压缩机201在热泵循环200中吸入、压缩制冷剂并排出。压缩机201具备:具有电动机的压缩机构、以及控制电动机的逆变器。压缩机201的制冷剂排出口与室内空调单元202的室内热交换器211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室内热交换器211是使在内部流通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与通过了室内蒸发器212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制热用膨胀阀203与室内热交换器211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制热用膨胀阀203是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室内热交换器211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的制热运转用的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205的制冷剂入口侧与制热用膨胀阀203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另外,迂回流路216与室内热交换器211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该迂回流路216使从室内热交换器211流出的制冷剂绕过制热用膨胀阀203而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205。电磁阀204设置于迂回流路216。电磁阀204是按照从控制装置400输入的控制信号对迂回流路216进行开闭的二通阀。制冷剂通过电磁阀204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与通过制热用膨胀阀203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相比极小。因此,在电磁阀204打开的情况下,从室内热交换器211流出的制冷剂经由迂回流路216而向室外热交换器205流入。另一方面,在电磁阀204关闭的情况下,从室内热交换器211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制热用膨胀阀203而向室外热交换器205流入。这样,电磁阀204切换热泵循环200的制冷剂流路。室外热交换器205使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在外部通过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205是在制热运转时作为使低压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吸热作用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使高压制冷剂冷凝而发挥散热作用的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这样,室外热交换器205有时按照车辆的空调请求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送风机206是由从控制装置400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电动式送风机。送风机206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散热器301侧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05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室外热交换器205侧送至散热器301侧的模式。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室外热交换器(205),通过车辆的压缩机(201)而使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向该室外热交换器;/n散热器(301、310、319),通过所述车辆的供给机(302、311、322)而使热输送介质流向该散热器,并且该散热器相比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n送风机(206),该送风机相比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后方侧;以及/n控制装置(400),该控制装置按照所述车辆的空调请求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供给机,/n所述送风机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所述散热器侧送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送至所述散热器侧的模式,/n在按照所述空调请求使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送风机以所述反转模式进行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8 JP 2018-0009071.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室外热交换器(205),通过车辆的压缩机(201)而使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向该室外热交换器;
散热器(301、310、319),通过所述车辆的供给机(302、311、322)而使热输送介质流向该散热器,并且该散热器相比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
送风机(206),该送风机相比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配置在车辆后方侧;以及
控制装置(400),该控制装置按照所述车辆的空调请求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供给机,
所述送风机具有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该正转模式是将风从所述散热器侧送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的模式,该反转模式是将风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送至所述散热器侧的模式,
在按照所述空调请求使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送风机以所述反转模式进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热器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风门(500),
在使所述送风机以所述反转模式进行动作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风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空调请求使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是指所述制冷循环处于制冷动作中、所述制冷动作的制冷负载比基准负载小、所述热输送介质的温度比基准温度低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空调请求使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是指所述制冷循环处于制冷动作中、所述制冷动作的制冷负载比基准负载小、所述热输送介质的温度为基准温度以上、所述车辆的车速比基准车速慢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冈侑作川口雄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