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工程
,特别是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电子设备通常锂电池供电,然而在供电过程中电子设备和锂电池本身工作将散发出热量,这部分热量不及时排出而形成的热积累将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生活中为解决此类问题,通常会采用水冷、空气冷却或相变材料的方法带走设备中的这部分热量。对于一些应用在特殊环境中的设备,以水下机器人为例,水下机器人通常是工作在河道或海洋等水体环境中,由于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内部通常是处于封闭状态,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若仅采用水冷方式,散热效率较低,因此,一般会采用空气冷方式实现散热;但是,在水中较深的地方工作时,机器人外部的压强往往大于机器人内部的压强,导致机器人内部温度较高的气体则难以排出机器人外,无法实现散热,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在压差较大的水下环境中可以实现散热功能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设于机体(1)内的动密封缸体(2)和限位杆控制缸体(3),所述动密封缸体(2)、所述限位杆控制缸体(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1)相互配合,以形成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所述第一腔室(4)内设有驱动机构(6)、第一滚珠丝杠(7)、第二滚珠丝杠(8),所述第二腔室(5)内设有限位器(9)、第一导杆(10)、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10)上的齿条(11)、与所述第一导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导杆底座(12)、分别位于所述齿条(11)两侧并与所述齿条(11)相互啮合的两个第三齿轮(13)、以及与所述动密封缸体(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设于机体(1)内的动密封缸体(2)和限位杆控制缸体(3),所述动密封缸体(2)、所述限位杆控制缸体(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1)相互配合,以形成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所述第一腔室(4)内设有驱动机构(6)、第一滚珠丝杠(7)、第二滚珠丝杠(8),所述第二腔室(5)内设有限位器(9)、第一导杆(10)、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10)上的齿条(11)、与所述第一导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导杆底座(12)、分别位于所述齿条(11)两侧并与所述齿条(11)相互啮合的两个第三齿轮(13)、以及与所述动密封缸体(2)连通的排气管(14);
其中,所述第一滚珠丝杠(7)、所述第二滚珠丝杠(8)的螺纹旋向互为相反;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7)、所述第二滚珠丝杠(8)驱动连接,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7)、所述第二滚珠丝杠(8)做运动方向互为相反的移动;所述第一导杆(10)上还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位于所述齿条(11)与所述导杆底座(12)之间,且所述弹簧(15)的一端还与所述导杆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14)的排气口位于所述机体(1)外,且所述排气口处还设有单向阀门(16);所述限位器(9)上设有凸柱(91)和限位杆(92),所述限位杆(92)位于所述凸柱(91)之间,所述凸柱(91)之间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限位杆(92)的轴向转动,所述齿条(11)还通过一个所述第三齿轮(13)推动所述限位杆(92)的一端做轴向转动;
所述动密封缸体(2)内设有与所述动密封缸体(2)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一活塞(17),所述动密封缸体(2)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19),所述第一滚珠丝杠(7)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19)穿入所述动密封缸体(2)内,并与所述第一活塞(17)的一端相互配合以实现分离或推动所述第一活塞(17)移动,且所述第一滚珠丝杠(7)的一端还固设有密封组件(18),所述密封组件(18)还与所述进气口(19)相互配合以实现密封连接或分离,所述齿条(11)的一端穿入所述动密封缸体(2)内,并与所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