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传感电路及其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63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面传感电路的防护装置解决传统路面感应装置在使用成本高,无法适应复杂气候,埋入式传感装置检修困难无法替换的问题,路面传感电路包括用于电性连接传感电路各元器件的导线,电源单元通过电性连接用于路面传感器电路进行供电,电源单元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发电单元,发电单元用于捕捉经过的车辆动作并产生电能,电能经整流滤波电路处理后对储电单元进行充电;还包括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由热熔材料制成的底层、上部层,底层与上部层之间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的柔性的夹片层,夹片层设置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导线固定排布于夹片层的表面,底层与上部层之间通过热熔固定,电源单元可拆卸固定安装于夹片层的通孔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传感电路及其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传感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传感电路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信息社会必然会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将传统社会中的各事务信息通过传感器、通讯并入互联网,以便查询、调用。将现有公路改造为具有信息收集和传递的信息化的公路是一项重大艰难的课题。其中将传感器电路的如何与公路安全可靠的进行结合更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路面传感装置,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路面一侧或者上方,通过视觉识别或者红外传感技术实现对信息的读取,但是这种传感装置需要大量的辅助器具才能实现可靠的固定于安装,对于动辄上千万公里的公路改造而言,改造成本巨大,而且视觉识别以及红外传感技术对于气候条件比较敏感,不利于在气候恶劣地区进行推广使用;还有这种在公路铺设时,将传感设备埋入实现与公路一体结构,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对已有公路进行改造,或者改造难度大,另一方面埋入式传感装置检修和替换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路面传感电路的防护装置,目的解决传统路面感应装置在使用成本高,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路面传感电路,所述路面传感电路包括用于电性连接传感电路各元器件的导线,还包括电源单元(101),所述电源单元(101)通过电性连接用于路面传感器电路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源单元(101)电性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和储电单元(103),所述电源单元(101)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发电单元(102),所述发电单元(102)用于捕捉经过的车辆动作并产生电能,所述电能经整流滤波电路处理后对储电单元(103)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路面传感电路,所述路面传感电路包括用于电性连接传感电路各元器件的导线,还包括电源单元(101),所述电源单元(101)通过电性连接用于路面传感器电路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源单元(101)电性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和储电单元(103),所述电源单元(101)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发电单元(102),所述发电单元(102)用于捕捉经过的车辆动作并产生电能,所述电能经整流滤波电路处理后对储电单元(103)进行充电。


2.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传感电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200)包括由热熔材料制成的底层(201)、上部层(202),所述底层(201)与上部层(202)之间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的柔性的夹片层(203),所述夹片层(203)设置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204),所述导线固定排布于所述夹片层(203)的表面,所述底层(201)与上部层(202)之间通过热熔固定,所述电源单元(101)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所述夹片层(203)的通孔(204)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101)为多个且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夹片层(203)各通孔(204)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101)包括保护壳体组件(300),所述保护壳体组件(300)包括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所述上壳体(301)、下壳体(302)相对固定安装且相对位置处设有安装空腔(303),所述安装空腔(303)内设有发电单元(102),所述发电单元(102)包括多个呈波浪状的环形间隔排布的弹性框(304),所述弹性框(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党勤王道明陈红毅刘双源张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