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线载波驱动LED灯体的压缩灰度控制码协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码协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线载波驱动LED灯体的压缩灰度控制码协议。
技术介绍
电源载波控制LED灯串的控制码,是由电源线以方波低电平的宽度定义数字逻辑的“0”码和“1”码,用于传送包括地址,以及三原色R/G/B的灰度级信号,以决定LED灯串中的灯珠呈现的颜色。为了达到色彩的丰富广域度,现有技术对灰度的控制都是采用足够位(bits)的灰度码分级定义灰度的灰度控制码协议。当模式控制码为“000”时,代表首帧画面的初始灰度必须采用直接定义的方式,灰度码的定义为“000”=0,“001”=1,“010”=2,“011”=3,“100”=4,“101”=5,“110”=6,“111”=7,即每个灰度码有0~7共8级选项,表现单原色256级灰度的灰度控制码的长度为8(bits)位,而句柄“000”代表加乘值为32,所有灰度级选项和选项加乘后可以达到0、32、64、96、128、160、192、224等特定灰度值,但是这些灰度级以32级为单位难以精确定义每个原色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线载波驱动LED灯体的压缩灰度控制码协议,包括首帧颜色建立模式,所述首帧颜色建立模式用于首帧画面的起始灰度的设定,在系统开启后首帧画面尚无法画面和前帧画面做灰度比较,完成首帧颜色建立后,前后两帧帧颜色灰度级比较基准随之建立,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前后两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由模式选择位根据灰度改变差距范围选择用于从第二帧画面起始的后续帧画面的灰度的设定,压缩表现单原色256级灰度的灰度控制码的长度,实时弹性変换达到灰度信号最小化、单笔数据变小并传输速度最大化的效果;/n所述前后两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基于一般视频颜色的更新率尤其是在颜色的渐变模式中,每个三原色R/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线载波驱动LED灯体的压缩灰度控制码协议,包括首帧颜色建立模式,所述首帧颜色建立模式用于首帧画面的起始灰度的设定,在系统开启后首帧画面尚无法画面和前帧画面做灰度比较,完成首帧颜色建立后,前后两帧帧颜色灰度级比较基准随之建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后两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由模式选择位根据灰度改变差距范围选择用于从第二帧画面起始的后续帧画面的灰度的设定,压缩表现单原色256级灰度的灰度控制码的长度,实时弹性変换达到灰度信号最小化、单笔数据变小并传输速度最大化的效果;
所述前后两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基于一般视频颜色的更新率尤其是在颜色的渐变模式中,每个三原色R/G/B的更新幅度大部分是在小范围之内循序改变,只有小部分有极大色差的要求,一般视频中有80%的前后帧灰度数据的变量在单原色3位的特定倍数之内可以覆盖,从第二帧画面起由模式选择位将首帧首帧颜色建立模式改变为前后两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进入比较前帧画面灰度差异级数增减的幅度,以定义本帧画面的颜色灰度,相应控制码协议的定义由原本直接传送毎个原色灰度级的方式改变为只传送和前一帧画面中各原色的比较灰度变化的数据,将控制数据中对灰度的精确全码描述改变为只针对和前一帧画面的灰度变化差异描述:
单原色控制码的定义为3位,首个位元代表灰度级数的增加或减少,“0”代表向上增加。“1”代表向下減少;后面二位元组合成0、1、2、3共4个级数选项,代表灰度级数选项:
“00”=0,代表级数选项0;
“01”=1,代表级数选项1;
“10”=2,代表级数选项2;
“11”=3,代表级数选项3;
所述前后帧灰度差异比较模式的控制码由3位组成,可实现加乘倍数2、4、8、16共4个灰度级选项,系统固化在硬件集成电路内部的程序代码,即固件Firmware能自动侦测实时状况,根据前后两帧画面的三原色R/G/B灰度差异,自动选择控制模式加乘码和每个单原色的增减幅度,将每个单原色的3位的级数选项加乘固定倍数,使得单原色灰度能控制误差在2~4个灰阶之内,并且快速更新,以达到最接近的所要灰阶精度,在此定义下协议码格式为:
控制码3位(选项加乘值)+红光(增减及灰度级数3位)+绿光(增减及灰度级数3位)+蓝光(增减及灰度级数3位)=12位;
控制码3位如下:
(1,0,1)=加乘倍数固定为2阶,代表加乘值为2;
(1,1,0)=加乘倍数固定为4阶,代表加乘值为4;
(1,1,1)=加乘倍数固定为8阶,代表加乘值为8;
(0,1,1)=加乘倍数固定为16阶,代表加乘值为16;
基于前帧画面的各个单原色灰度级为基准根据新的精确级数要求,选择加乘码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