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59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应用于鼓式切片机原产机型喂料口上锷结构的制作生产。它包括上锷左侧板、上锷右侧板、上锷前盖板、上锷后盖板、上锷上盖板;上锷齿辊组;所述上锷齿辊组中的每只齿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分别安装在上锷左侧板和上锷右侧板上;齿辊与齿辊之间通过辊轴末端安装链轮实现同向链传动;其特征是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通过安装底座及垫板直接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上锷左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上锷右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I。具有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削片机及本装置的体积,可作为小体积装置单独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
本技术涉及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应用于鼓式切片机原产机型喂料口上锷结构的制作生产。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了题为《鼓式削片机喂料装置》(公告号为CN100500402C)的专利技术创造,它包括喂料口上锷和下喂料口下锷。喂料口上锷和喂料口下锷组成喂料口。喂料口上锷包括上喂料齿辊组、摆轴、上锷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输出轴带动上喂料齿辊组中最高的一只上喂料齿辊的主轴转动,然后通过传动装置中的链轮进行链传动,带动上喂料齿辊组中其余上喂料齿辊的主轴转动。喂料口上锷通过摆轴安装在削片机机座上,根据切削原料不同厚度,喂料口上锷能绕摆轴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摆动。其不足是摆轴在高位,造成喂料口上锷体积大,结构松散;摆轴采用轴套结构,安装到机座或从机座上拆缷下来的过程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把喂料口上锷部分的整体装置组装到削片机机座上简易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a)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包括上锷左侧板、上锷右侧板、上锷前盖板、上锷后盖板、上锷上盖板;上喂料齿辊组;所述上喂料齿辊组中的每只齿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分别安装在上锷左侧板和上锷右侧板上;齿辊与齿辊之间通过辊轴末端安装链轮实现同向链传动;上锷左侧板、上锷右侧板、上锷前盖板、上锷后盖板、上锷上盖板相邻边焊接连为一体;其特征是:(i)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通过安装底座及垫板直接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br>(ii)上锷左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iii)上锷右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I。(b)a所述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其特征是上锷前盖板下边缘带过齿间隙。(c)b所述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其特征是链轮罩I通过螺丝固定在上锷左侧板上;链轮罩II通过螺丝固定在上锷右侧板上。(d)a或b或c所述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其特征是上喂料齿辊组中的辊齿为横向齿。(e)a或b或c所述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其特征是上喂料齿辊组中的辊齿为纵向齿。(f)a或b或c所述的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其特征是上喂料齿辊组中的辊齿为锥形齿。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轴承I、轴承II及销轴I和销轴II,将整个上锷装置安装在机座左右两侧的销孔I和销孔II上使用,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安装在上部也就通过绕两销孔转动的力矩由上喂料齿辊组最前端的齿辊向原料施加压力,增大了输送原料的作用力,有助于避免输送原料中的打滑现象。2、机座左右两侧的销孔I和销孔II贴近输送原料的水平面,将现有技术中摆轴从高位缩至削片机固有必需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削片机及本技术装置的体积。3、上喂料齿辊组安装在由上锷左侧板、上锷右侧板、上锷前盖板、上锷后盖板限定的内部空间,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安装在上锷前盖板上,机械集成化高。4、因为集成化高且带动力,也就可以作为小体积装置单独生产。5、喂料口上锷齿辊不同的齿型,可用于输送不同的原料,这使得本技术可以作为削片机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并且一机可根据待切削原料形态数种类型,加配数种不同齿型的这样组件。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轴承I,3是轴承II,5是上锷右侧板,6是上喂料齿辊组,7是上锷后盖板,9是垫板,11是安装底座,13是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15是上锷上盖板,17是上锷前盖板,18是过齿间隙,19是链轮罩I,21是上锷左侧板。图2是上锷左侧板板面图。图中1是轴承I,α是上喂料齿辊组相互平行的各辊轴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图3是实施例一上锷前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23是纵向齿过齿间隙。图4是实施例一纵向齿过齿间隙与上喂料齿辊组中纵向齿辊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7是上锷前盖板,25是纵向齿辊。图5是去掉喂料口上锷装置后的削片机结构示意图。图中27是主电机,29是喂料口下锷,31是销孔II,33是进料输送带,35是出料输送带,37是销孔I,39是刀鼓。图6是实施例二上锷前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41是横向齿过齿间隙。图7是实施例二横向齿过齿间隙与上喂料齿辊组中横向齿辊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7是上锷前盖板,45是横向齿辊。图8是实施例三上锷前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47是锥形齿过齿间隙。图9是实施例三锥形齿过齿间隙与上喂料齿辊组中锥形齿辊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7是上锷前盖板,51是锥形齿辊。具体实施方式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包括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上喂料齿辊组(6);所述上喂料齿辊组中的每只齿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分别安装在上锷左侧板(21)和上锷右侧板(5)上;齿辊与齿辊之间通过辊轴末端安装链轮实现同向链传动;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相邻边焊接连为一体;本技术的改进之处是:(i)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13)通过安装底座(11)及垫板(9)直接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ii)上锷左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1)。(iii)上锷右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I(3)。使用中,轴承I(1)和轴承II(3)分别通过两销轴与削片机机座上的销孔I(37)和销孔II(31)连接。所以整个装置可以绕着两销轴转动。上锷左、右侧板承受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的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重量,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通过自身重力向喂料口中特别是上喂料齿辊组最前端齿辊下方的待切原料施予作用力。由此也就增大了上下齿辊夹送待切削原料的推力,减轻了输送原料中的打滑现象。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靠近两销轴,处于整个装置绕着两销轴浮动幅度最小的区域,设计合理。绕着销轴摆动的摆臂系上锷左、右侧两板后部向后下方延伸出的板块,贴近输送原料水平面,体积也就大幅度减小,显现出整体装置的高度集成化。为了避免输送原料中的回料或粘齿现象,上锷前盖板(17)下边缘带过齿间隙(18)。上喂料齿辊组最前端齿辊的辊齿从过齿间隙中经过,过齿间隙边缘及侧壁剥离或清除粘在齿上的原料。为了使用中的安全,链轮罩I(19)通过螺丝固定在上锷左侧板(21)上;链轮罩II通过螺丝固定在上锷右侧板上。根据待切削原料的不同的形态,可配不同的辊齿。实施例一。为了切削较厚又比较宽的木质原料,上喂料齿辊组(6)中的辊齿为横向齿。本技术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就成为组装在削片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包括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上喂料齿辊组(6);所述上喂料齿辊组中的每只齿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分别安装在上锷左侧板(21)和上锷右侧板(5)上;齿辊与齿辊之间通过辊轴末端安装链轮实现同向链传动;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相邻边焊接连为一体;其特征是:/n(i)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13)通过安装底座(11)及垫板(9)直接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n(ii)上锷左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1);/n(iii)上锷右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I(3)。/n

【技术特征摘要】
1.削片机喂料口上锷装置,包括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上喂料齿辊组(6);所述上喂料齿辊组中的每只齿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分别安装在上锷左侧板(21)和上锷右侧板(5)上;齿辊与齿辊之间通过辊轴末端安装链轮实现同向链传动;上锷左侧板(21)、上锷右侧板(5)、上锷前盖板(17)、上锷后盖板(7)、上锷上盖板(15)相邻边焊接连为一体;其特征是:
(i)与减速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电机(13)通过安装底座(11)及垫板(9)直接安装在上锷上盖板上表面后部;
(ii)上锷左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板钻孔,孔内过盈配合装轴承I(1);
(iii)上锷右侧板后端下部向后下方延伸出支板,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陈明秋叶家旺詹建辉曲成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平市延平秋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