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158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处于传感层的仪器在检定后可通过传输层将检定结果及检定日期写入控制模块,在临近下次检定日前提醒人员进行检定;还可实现仪器在地图上的定位,在查找相应的仪器时,该仪器可发出声音和光信号,快速找到仪器;智能终端离仪器距离较近时,通过第一RFID标签进行通信,距离较远时可通过第二联网装置通信。库房控制模块、第一联网装置、RFID阅读器安装于库房内,RFID阅读器数量不少于3个,并且至少有一个RFID阅读器与其他RFID阅读器不在一条直线上,与通信基站联网的智能终端可通过第一联网装置通信,多个RFID阅读器可实现库房内仪器位置的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试验仪器管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仪器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气试验由于试验项目种类繁多、仪器种类繁杂,并且仪器的状态、试验设备状态需要准确掌握,在电气试验管理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1、仪器需要定期校验,不同仪器检定日期不同,因此需要准确掌握仪器的检定日期及下次检定日期;2、在进行现场电气试验前应带上试验所需要的所有试验仪器,对于大型预试现场,所需仪器较多,外壳相差不大时,错拿、漏拿情况时有发生;3、在试验现场较多时,需要及时了解库房及现场试验仪器的使用状况,以便更好地分配现场试验工作;4、在库房中查找仪器时,需靠人力寻找,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甚至对于某些不常用的仪器,出现找不到的情况;5、进行现场试验时,由于现场设备数量多,设备相似性大,有可能出现误入带电间隔的情况;6、记录试验报告时,需要在报告上填写仪器和被试设备的基本信息、试验条件、试验数据,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现差错。目前电气试验专业领域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试验设备存放较为混乱,仪器和设备的基本信息及位置主要靠纸质版记录,无法做到实时掌握各个目标基本信息及智能、安全提醒功能。射频识别(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其原理为阅读器与RFID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RFID阅读器与RFID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射频识别技术依据其标签的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无源RFID,有源RFID,与半有源RFID。有源RFID通过外接电源供电,主动向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信号,因此拥有了较长的传输距离与较高的传输速度。一个典型的有源RFID标签能在百米之外与射频识别阅读器建立联系。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讯的远程通信GSM通信模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应用,它突破了WiFi模块只能在固定无线网络范围内的距离局限,或是蓝牙模块的短距离传输瓶颈,我们只需要借助单片机连接插有SIM卡的GSM通信模块与电器开关,然后对单片机进行简单的控制逻辑编程。GSM通信模块只要在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环境下就能与控制端进行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不限距离的远程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用于解决当前不能快速获取仪器状态信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包括:仪器控制模块、第一RFID标签、第二联网装置以及通信基站;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仪器状态,所述第一RFID标签用于近场通信读取仪器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仪器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联网装置;所述仪器控制模块与仪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网装置以及所述第一RFID标签分别与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二联网装置通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库房控制模块、RFID阅读器以及第一联网装置;所述库房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库房状态,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一RFID标签记录的信息,所述第一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库房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一联网装置;所述第一联网装置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分别与所述库房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一联网装置通信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第一RFID标签通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备控制模块、第二RFID标签以及第三联网装置;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设备状态,所述第二RFID标签用于近场通信读取设备状态信息,所述第三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联网装置;所述设备控制模块与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三联网装置以及所述第二RFID标签分别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三联网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RFID标签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库房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联网模块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模块均固定连接在库房内部。进一步地,所述RFID阅读器数量至少为3个,且至少有一个所述RFID阅读器与其他所述RFID阅读器不在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GPS定位装置、发声装置以及第一LED显示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仪器位置,所述发声装置以及第一LED显示装置均用于寻找仪器时进行提醒;所述GPS定位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以及所述第一LED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湿度传感器装置以及第二LED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所述第二LED显示装置用于寻找设备时进行提醒;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装置以及第二LED显示装置均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储能电池以及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储能电池用于为所述仪器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电池充电;所述第一储能电池与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储能电池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储能电池以及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第二储能电池用于为所述设备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用于为所述第二储能电池充电。所述第二储能电池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储能电池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控制模块、所述第二RFID标签、所述第三联网装置、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装置、所述第二LED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储能电池以及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均与设备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处于传感层的仪器在检定后可将检定结果及检定日期写入控制中心模块,在临近下次检定日前提醒人员进行检定,可实现仪器在地图上的定位,在查找相应的仪器时,该仪器可发出声音和光信号,可快速找到仪器,控制终端离仪器距离较近时,可通过第一RFID标签进行通信,距离较远时可通过第二联网装置通信。库房控制模块、第一联网装置、RFID阅读器安装于库房内,RFID阅读器数量不少于3个,并且至少有一个RFID阅读器与其他RFID阅读器不在一条直线上,与通信基站联网的智能终端可通过第一联网装置通信,多个RFID阅读器可实现库房内仪器位置的精确定位。第二RFID标签可以与智能终端通信,也可以通过通信基站与第三联网装置远程通信,从而获取设备状态、温湿度信息;太阳能光伏板、第二储能电池模块为设备提供电能,该电气设备需要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仪器控制模块、第一RFID标签、第二联网装置以及通信基站;/n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仪器状态,所述第一RFID标签用于近场通信读取仪器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仪器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联网装置;/n所述仪器控制模块与仪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网装置以及所述第一RFID标签分别与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二联网装置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器控制模块、第一RFID标签、第二联网装置以及通信基站;
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仪器状态,所述第一RFID标签用于近场通信读取仪器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仪器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联网装置;
所述仪器控制模块与仪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网装置以及所述第一RFID标签分别与所述仪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二联网装置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库房控制模块、RFID阅读器以及第一联网装置;
所述库房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库房状态,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一RFID标签记录的信息,所述第一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库房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一联网装置;
所述第一联网装置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分别与所述库房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一联网装置通信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第一RFID标签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控制模块、第二RFID标签以及第三联网装置;
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记录设备状态,所述第二RFID标签用于近场通信读取设备状态信息,所述第三联网装置用于在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收集或分发数据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联网装置;
所述设备控制模块与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三联网装置以及所述第二RFID标签分别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第三联网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RFID标签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房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杨世博胡伟涛刘海锋欧阳宝龙冯士桀王志远齐超李增福付炜平刘婕王晓华齐梦倩郭莉杨力源张乾尹子会董彤杨凯楠赵智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