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152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请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步骤S2: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换为数据获取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给数据节点;步骤S3:数据节点基于数据获取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数据获取将目标终端和请求终端隔离开来,使得数据节点能够独立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将终端和目标终端隔离开来;通过前置处理的预判,使得各种处理器都能够确定是否能够提前进行数据关系完整性的判断,提高后续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时代,需要从大量的网络平台中获取数据以进行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随着这种新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随着当前车辆所搭载的电子设备不断丰富,电子设备的整体的故障率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车辆中各个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当前需要周期性获取对车辆各电子设备的诊断数据,以根据诊断数据对车辆的状态进行分析;例如:在进行远程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服务器需要对远程终端进行远程诊断;又例如在进行客户端配置时,随着应用程序功能的改变、版本的升级,客户端中的配置数据往往也需要随之更新,常用的配置数据获取方法是客户端直接将产生的不同请求通过请求接口发送到服务应用机器进行所述配置数据的检查。对于上述情况,面对大量且杂乱的数据,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流程散乱不一,且无法并发多个数据获取任务,导致了数据获取效率低,数据的调用困难;由于数据获取的源头不一致,因此数据获取缺乏同步性,对后续的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和误差;而且还有数据的获取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随用随开,大量的无用数据被获取并发送到数据处理服务器,不仅导致数据处理服务器的业务流程复杂,而且还造成数据处理服务器的租用花费过大;从服务器角度,对于大量的数据节点来说,数据处理功能和计算功能是可以独立开来的结构,如果将两者混合起来会增加巨大的硬件开销,如何将数据的获取和数据处理等其他操作独立开来,将数据获取方和数据处理方独立开来,以增加数据处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也是从架构上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如何在新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进行高效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数据获取将目标终端和请求终端隔离开来,使得数据节点能够独立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将请求终端和目标终端隔离开来;通过前置处理的预判,使得各种处理器都能够确定是否能够提前进行数据关系完整性的判断,提高后续处理效率;同时,在服务器本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在服务器、数据节点和处理效率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进行完整性检查的前置处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型资源参与数据处理;通过不同的数据接收频率,能够在从数据处理过程角度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使得数据获取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相结合;通过数据关系和时间关系的检查,提高了后续处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通信,结合前置处理,服务器能够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内部数据延迟,从发起方进行时间点的主动微调,能够以尽量小的开销满足数据的同步等时序要求;在关系检查中,首先发出有效数据,而对于当前无效数据予以保留,使得部分通信无效或者数据关系当次无效的数据有机会称为有效数据,减小了检测、获取数据的发送和检测、获取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步骤S1:请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步骤S2: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换为数据获取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给数据节点;步骤S3:数据节点基于数据获取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步骤S4:目标终端基于数据获取请求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数据节点;步骤S5:数据节点对数据进行前置处理,并将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步骤S6:服务器接收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处理结果;步骤S7: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请求终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请求终端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向相应的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中包含目标终端标识和请求属性。进一步的,所述目标终端为手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数据节点解析数据获取请求,对要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填充,并针对不能进行预填充的部分数据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进一步的,数据节点将数据获取请求转发给目标终端。进一步的,所述进行预填充,具体为:对于非实时数据进行预填充,对于不能由当前数据节点完成数据填充的情况下,所述数据节点请求其他数据节点以进行数据获取。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为: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数据获取请求中的数据属性信息获取数据,并将所述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数据节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具体为:数据节点接收所获取的数据,基于数据属性进行数据的前置处理,在将经前置处理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进一步的,服务器选择报告模板,并将处理结果填充到报告模板中,将经过填充的报告发送给请求终端。进一步的,通过APP的方式呈现给请求终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通过数据获取将目标终端和请求终端隔离开来,使得数据节点能够独立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将请求终端和目标终端隔离开来;通过前置处理的预判,使得各种处理器都能够确定是否能够提前进行数据关系完整性的判断,提高后续处理效率;同时,在服务器本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在服务器、数据节点和处理效率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进行完整性检查的前置处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型资源参与数据处理;通过不同的数据接收频率,能够在从数据处理过程出发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使得数据获取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相结合;通过数据关系和时间关系的检查,提高了后续处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通信,结合前置处理,服务器能够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内部数据延迟,从发起方进行时间点的主动微调,能够以尽量小的开销满足数据的同步等时序要求;在关系检查中,首先发出有效数据,而对于当前无效数据予以保留,使得部分通信无效或者数据关系当次无效的数据有机会称为有效数据,减小了检测、获取数据的发送和检测、获取事件的发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获取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对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1:请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具体的:请求终端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向相应的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中包含目标终端标识和请求属性;例如:用户想要对目标终端车辆A进行车辆检测;则对车辆检测服务相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中包含车辆A以及车辆检测请求属性;数据处理需求是需要进行车辆检测,车辆检测请求属性包含:检测的类型等信息;数据处理需求还包括硬件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完整性检测等多种类型;步骤S2: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换为数据获取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给数据节点;具体的:服务器基于用户请求中的目标终端标识所对应的目标终端类型和请求属性,获取相对应的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n步骤S1:请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n步骤S2: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换为数据获取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给数据节点;/n步骤S3:数据节点基于数据获取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n步骤S4:目标终端基于数据获取请求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数据节点;/n步骤S5:数据节点对数据进行前置处理,并将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n步骤S6:服务器接收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处理结果;/n步骤S7: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请求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步骤S1:请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
步骤S2: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换为数据获取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给数据节点;
步骤S3:数据节点基于数据获取请求向目标终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步骤S4:目标终端基于数据获取请求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数据节点;
步骤S5:数据节点对数据进行前置处理,并将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S6:服务器接收经过前置处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处理结果;
步骤S7: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请求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请求终端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向相应的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中包含目标终端标识和请求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为手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请求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数据节点解析数据获取请求,对要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填充,并针对不能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沈嘉吉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