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碰撞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4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碰撞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原始数据按照预设的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其中,第二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二原始数据按照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二加密数据按照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其中,第四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一加密数据按照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获取第三加密数据和第四加密数据的加密数据交集,并基于加密数据交集确定第一原始数据和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该方法可以在保护隐私数据不被泄露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碰撞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碰撞方法、数据碰撞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隐私数据一般是指在每个企业中相对敏感的需要进行保护的数据,例如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关键业务信息、业务合作伙伴信息以及用户资料等。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某项业务合作时,利用这部分数据可以产生很大的业务价值,但出于隐私数据保护的目的,这部分数据往往不能明文传输给对方,当某些业务需要双方隐私数据进行数据碰撞时,这部分业务功能无法实现。目前对于用户资料、设备号等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一种方法是通过生成一个内部的ID去进行传输交换,这个内部ID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映射成为隐私数据。但是这个内部ID的转换关系只被某一方持有,而对于另一方来说,这个内部ID无法转换隐私数据,因此也无法获取到这部分隐私数据,自然也就无法完成数据碰撞。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常用的加密函数如RC4、RC2、DES和AES等算法将数据进行加密后用密文传输,过程可能涉及到密钥交换。采用常见加密函数加密的方法,双方可以通过选用相同的加密方法得到密文进行数据碰撞,但是由于采用相同的加密函数,因此任意一方都可以通过建立密文与明文的映射关系来反推出对方所传输的信息,这就造成了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由此可见,目前的隐私数据交换传输存在以下问题:信息交换的双方无法在不知道对方隐私数据的前提下,完成隐私数据碰撞。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碰撞方法、数据碰撞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的无法在保护隐私数据不被泄露的同时进行数据碰撞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碰撞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原始数据按照预设的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二原始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是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获取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和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加密数据交集,并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包括:获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中各个数据项的序列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序列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为:y=xemodp;其中,x为原始数据,e为密钥,p为预设素数,y为加密数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素数的数量级为2102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预设的大数据并行处理框架读取待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待加密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待加密数据转化为大整数类数据,并将所述大整数类数据进行拆分以得到多个数据分片;通过调用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分别对所述多个数据分片进行加密得到相应的加密数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包括:从持有所述第二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密钥的数据碰撞方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包括:向所述数据碰撞方发送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接收由所述数据碰撞方返回的根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加密得到的第四加密数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数据碰撞方发送所述第三加密数据,以供所述数据碰撞方进行数据碰撞。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碰撞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加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原始数据按照预设的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二原始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第二加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是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交集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和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加密数据交集,并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以上任一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在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碰撞方法中,利用可交换加密算法分别对两个数据持有方各自持有并相互保密的第一原始数据和第二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加密,并根据加密结果完成第一原始数据和第二原始数据的碰撞。整个数据碰撞过程自始至终完全没有涉及第一原始数据和第二原始数据的传送或转存,因此保证了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在不泄露各自隐私数据的同时解决了数据碰撞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数据碰撞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数据碰撞方法的部分步骤流程图。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数据碰撞方法的部分步骤流程图。图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数据碰撞方法在一应用场景下的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数据碰撞方法在一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原始数据按照预设的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n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二原始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n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n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是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n获取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和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加密数据交集,并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原始数据按照预设的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获取第二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是利用第二密钥对第二原始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
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
获取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是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按照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
获取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和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加密数据交集,并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包括:
获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加密数据交集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交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原始数据中各个数据项的序列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序列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四加密数据与所述第一原始数据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交换加密算法为y=xemodp;其中,x为原始数据,e为密钥,p为预设素数,y为加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素数的数量级为2102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设的大数据并行处理框架读取待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待加密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原始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
将所述待加密数据转化为大整数类数据,并将所述大整数类数据进行拆分以得到多个数据分片;
通过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宁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