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44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盖板相连接,支架底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与固定板之间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固定部,第一微型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横向齿轮转动,横向齿轮与竖向齿轮相互啮合传动,竖向齿轮固定在中心杆上并带动中心杆转动,中心杆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后端滚轮上,第二微型电机一端通过固定轴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外壁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固定在横梁上的卡接部。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控制效果好,能够最大程度上接受光照时间和强度以及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监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现有的光伏板组件通过为固定装置,而且需要人为的进行角度上调节,不能够有效的实现智能自动化,由于一天的光照强度和方向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但是固定的光伏板组件会受到较大的局限性,且不能够自动的调节装置的所在位置,不能够有效的接触光照强度和时间,从而影响到光伏发电效率,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智能控制效果好,能够最大程度上接受光照时间和强度以及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效果好、对外界进行有效的监控感应、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盖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与固定板之间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微型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横向齿轮转动,所述横向齿轮与竖向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竖向齿轮固定在中心杆上并带动中心杆转动,所述中心杆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后端滚轮上,所述第二微型电机一端通过固定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外壁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固定在横梁上的卡接部,所述横梁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前端滚轮上,且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与驱动轮相连接的斜舌挡片,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均与控制器输出端电控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摄像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上通过螺栓组件与贯穿其内层板的通孔相适配连接,所述内层板和伸缩板之间形成有空腔,且所述内层板靠近伸缩板内壁上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边缘处设有与内层板相连接的护壁。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由海绵或是树脂制成的弹性垫。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杆内的滚动槽中,所述驱动轮和滚动槽之间连接有环形设置的圆珠。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输出一端电连接有位于盖板前端的照明灯。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型号分别为XS618B1MAL2和LTR-303ALS-DR。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控制器连接的距离传感器,摄像装置和光线传感器能够分别感应到外界环境的位置、影像和光度信息,随着光照强度以及角度的变化,控制器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装置进行整体性的移动,从而有效的接受光照强度,第一微型电机将动力从横向齿轮传递到竖向齿轮上,进而通过中心杆带动后端滚轮的前后移动,第二微型电机通过固定轴带动传送带的循环转动,传送带转到的同时驱动轮的旋转带动连接杆进行来回摆动,进而横梁连接的前端滚轮进行运动过程中的换向,这样的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智能控制效果好,能够最大程度上接受光照时间和强度以及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盖板;4-固定板;5-第一微型电机;6-第二微型电机;7-竖向齿轮;8-中心杆;9-后端滚轮;10-固定轴;11-传送带;12-驱动轮;13-连接杆;14-横梁;15-卡接部;16-前端滚轮;17-控制器;18-距离传感器;19-光线传感器;20-摄像装置;21-伸缩板;22-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通过盖板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底端通过固定板4安装有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与固定板4之间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通过电机轴带动横向齿轮转动,所述横向齿轮与竖向齿轮7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竖向齿轮7固定在中心杆8上并带动中心杆8转动,所述中心杆8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后端滚轮9上,所述第二微型电机6一端通过固定轴10连接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轮12,所述驱动轮12外壁上通过连接杆13安装有固定在横梁14上的卡接部15,所述横梁14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前端滚轮16上,且所述卡接部15上设有与驱动轮12相连接的斜舌挡片,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均与控制器17输出端电控连接,所述控制器17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距离传感器18、光线传感器19和摄像装置20。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盖板3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1,所述伸缩板21上通过螺栓组件与贯穿其内层板的通孔相适配连接,所述内层板和伸缩板21之间形成有空腔,且所述内层板靠近伸缩板21内壁上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边缘处设有与内层板相连接的护壁,盖板3顶端连接伸缩板21就是为了将不同大小面积的光伏板进行安装固定,内层板通过不同位置的移动,再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不同位置的通孔,进而将不同面积的光伏板实现有效的安全稳定,增加了装置的可调性能,此外,所述盖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由海绵或是树脂制成的弹性垫,由于盖板3顶端铺设为弹性材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置的安全性。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驱动轮12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杆内的滚动槽中,所述驱动轮12和滚动槽之间连接有环形设置的圆珠,圆珠的设置是为了驱动轮12在滚动槽内实现活动连接,这样驱动轮12能够带动连接杆上的横梁做来回的水平运动,进而实现前端滚轮16的转向运动,不同于传统的转向结构,以往的转向结构是通过多个转向齿轮配合传动件从而可以进行转向运动,但是上述的转向机构实质是通过传送带的转动再通过传动件使得横梁进行推动前端齿轮16的转向,设计合理,传动机构紧凑简单,传动效率高,能够有效快速的实现转向运动,此外,且所述卡接部15上设有与驱动轮12相连接的斜舌挡片,卡接部15上的斜舌挡片主要是为了进行位置上限保护的作用,使得连接杆13的摆动进行限位,保证结构件之间的正常使用。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控制器17输出一端电连接有位于盖板3前端的照明灯22,盖板3前端照明灯22的设置是为了,在雨雪天气下,光伏板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发电作业,因此,通过控制器配合驱动装置以及摄像装置,可以将光伏板运输到室内,其外壁的金属结构也能减少外部的雨水腐蚀,提高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通过盖板(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底端通过固定板(4)安装有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与固定板(4)之间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通过电机轴带动横向齿轮转动,所述横向齿轮与竖向齿轮(7)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竖向齿轮(7)固定在中心杆(8)上并带动中心杆(8)转动,所述中心杆(8)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后端滚轮(9)上,所述第二微型电机(6)一端通过固定轴(10)连接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轮(12),所述驱动轮(12)外壁上通过连接杆(13)安装有固定在横梁(14)上的卡接部(15),所述横梁(14)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前端滚轮(16)上,且所述卡接部(15)上设有与驱动轮(12)相连接的斜舌挡片,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均与控制器(17)输出端电控连接,所述控制器(17)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距离传感器(18)、光线传感器(19)和摄像装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板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通过盖板(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底端通过固定板(4)安装有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与固定板(4)之间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通过电机轴带动横向齿轮转动,所述横向齿轮与竖向齿轮(7)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竖向齿轮(7)固定在中心杆(8)上并带动中心杆(8)转动,所述中心杆(8)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后端滚轮(9)上,所述第二微型电机(6)一端通过固定轴(10)连接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轮(12),所述驱动轮(12)外壁上通过连接杆(13)安装有固定在横梁(14)上的卡接部(15),所述横梁(14)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前端滚轮(16)上,且所述卡接部(15)上设有与驱动轮(12)相连接的斜舌挡片,所述第一微型电机(5)和第二微型电机(6)均与控制器(17)输出端电控连接,所述控制器(17)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距离传感器(18)、光线传感器(19)和摄像装置(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春徐金涛赵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联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