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39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座、支撑板、电机、传动轴、传动链、传动装置保护框、切割砂轮、把手、控制器、夹紧机构和装夹角度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夹紧装置底部设置了装夹角度调整装置,通过转动夹紧机构连接的转盘,将转盘转动调整到所需的角度后用顶杆对转盘进行固定,使夹紧机构转动到所需要的加工角度对工件进行装夹,达到了可以针对多角度切割工件,使操作变得简便,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数控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切割机分为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水切割等,激光切割机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等离子切割机切割速度也很快,随着产品的多样性开发,在切割产品时并不是一昧的直切,有时候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通常需要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切割,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五金切割机大多数装夹装置都是与底座固定不动的,不能满足某些产品需要进行角度切割的要求,往往需要手动夹持工件进行切割或者更换不同的装夹工具,使操作变得更加繁琐,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解决了当工件需要进行有角度切割时,为满足加工要求往往需要手动夹持工件进行切割或者更换不同的装夹工具,使操作变得更加繁琐,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支撑板、电机、传动轴、传动链、传动装置保护框、切割砂轮、把手、控制器、夹紧机构和装夹角度调整装置,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顶部前端,所述支撑座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于支撑板顶部前端,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支撑板顶部后端,所述装夹角度调整装置由凹槽、轴承座、转盘、转轴、刻度条、基准线、齿槽、防跳动机构、通孔、固定块、插销孔、顶杆和插销组成,所述凹槽开设于底座顶端面中部,所述轴承座贯穿底座中部固定安装,所述转盘通过底端面设置的转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且转盘顶端面与底座顶端面呈一水平面,所述刻度条刻制于转盘顶端面外圈,所述基准线设置于底座顶部,其延长线且与转盘中心点重合,所述齿槽开设于转盘侧壁,所述防跳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底座顶端面,所述通孔沿基准线贯穿底座左端面中部,且末端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固定块对称安装于通孔两端,且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插销孔,所述顶杆放置于通孔内部,所述插销与插销孔配合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一端与电机输出端相啮合,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保护框完全覆盖传动链和传动轴固定安装于支撑板顶端面,所述切割砂轮与传动轴远离传动链的一端相啮合,所述把手设置于传动装置保护框顶部右端,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支撑板顶端面,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底座顶端面。进一步的,所述防跳动机构由转动柱和限位板组成,所述转动柱固定安装于底座顶端面,所述限位板与转动柱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底端面与转盘顶端面间距为1-2mm。进一步的,所述防跳动机构等间距设置有三个。进一步的,所述齿槽相邻两个间距角度为2度。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为长方体柱形结构,且与转盘接触端呈扁平状。进一步的,所述刻度条上的零刻度与基准线对齐时夹紧机构与切割砂轮垂直。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材质为45号钢。进一步的,所述顶杆材质为45号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当工件需要进行有角度切割时,为满足加工要求往往需要手动夹持工件进行切割或者更换不同的装夹工具,使操作变得更加繁琐,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的问题,通过在在夹紧装置底部设置了装夹角度调整装置,通过转动夹紧机构连接的转盘,将转盘转动调整到所需的角度后用顶杆对转盘进行固定,使夹紧机构转动到所需要的加工角度对工件进行装夹,达到了可以针对多角度切割工件,使操作变得简便,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动装置保护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Y-Y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X-X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座-2、支撑板-3、电机-4、传动轴-5、传动链-6、传动装置保护框-7、切割砂轮-8、把手-9、控制器-10、夹紧机构-11、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凹槽-121、轴承座-122、转盘-123、转轴-124、刻度条-125、基准线-126、齿槽-127、防跳动机构-128、通孔-129、固定块-1210、插销孔-1211、顶杆-1212、插销-1213、转动柱-1281、限位板-128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支撑板3、电机4、传动轴5、传动链6、传动装置保护框7、切割砂轮8、把手9、控制器10、夹紧机构11和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支撑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顶部前端,支撑座2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3底端转动连接,电机4安装于支撑板3顶部前端,传动轴5设置于支撑板3顶部后端,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由凹槽121、轴承座122、转盘123、转轴124、刻度条125、基准线126、齿槽127、防跳动机构128、通孔129、固定块1210、插销孔1211、顶杆1212和插销1213组成,凹槽开设于底座1顶端面中部,轴承座122贯穿底座1中部固定安装,转盘123通过底端面设置的转轴124与轴承座122转动连接,且转盘123顶端面与底座1顶端面呈一水平面,刻度条125刻制于转盘123顶端面外圈,基准线126设置于底座1顶部,其延长线且与转盘123中心点重合,齿槽127开设于转盘123侧壁,防跳动机构128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端面,通孔129沿基准线126贯穿底座1左端面中部,且末端与凹槽121相连通,固定块1210对称安装于通孔129两端,且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插销孔1211,顶杆1212放置于通孔129内部,插销1213与插销孔1211配合安装。其中,传动链6一端与电机4输出端相啮合,另一端与传动轴5连接,传动装置保护框7完全覆盖传动链6和传动轴5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顶端面,切割砂轮8与传动轴5远离传动链6的一端相啮合,把手9设置于传动装置保护框7顶部右端,控制器10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顶端面,电机4与控制器10电连接,夹紧机构11设置于底座1顶端面。其中,所述防跳动机构128由转动柱1281和限位板1282组成,所述转动柱1281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端面,所述限位板1282与转动柱1281转动连接。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支撑板(3)、电机(4)、传动轴(5)、传动链(6)、传动装置保护框(7)、切割砂轮(8)、把手(9)、控制器(10)和夹紧机构(11),所述支撑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顶部前端,所述支撑座(2)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安装于支撑板(3)顶部前端,所述传动轴(5)设置于支撑板(3)顶部后端;/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所述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由凹槽(121)、轴承座(122)、转盘(123)、转轴(124)、刻度条(125)、基准线(126)、齿槽(127)、防跳动机构(128)、通孔(129)、固定块(1210)、插销孔(1211)、顶杆(1212)和插销(1213)组成,所述凹槽(121)开设于底座(1)顶端面中部,所述轴承座(122)贯穿底座(1)中部固定安装,所述转盘(123)通过底端面设置的转轴(124)与轴承座(122)转动连接,且转盘(123)顶端面与底座(1)顶端面呈同一水平面,所述刻度条(125)刻制于转盘(123)顶端面外圈,所述基准线(126)设置于底座(1)顶部,其延长线且与转盘(123)中心点重合,所述齿槽(127)开设于转盘(123)侧壁,所述防跳动机构(128)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端面,所述通孔(129)沿基准线(126)贯穿底座(1)左端面中部,且末端与凹槽(121)相连通,所述固定块(1210)对称安装于通孔(129)两端,且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插销孔(1211),所述顶杆(1212)放置于通孔(129)内部,所述插销(1213)与插销孔(1211)配合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产品裁切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支撑板(3)、电机(4)、传动轴(5)、传动链(6)、传动装置保护框(7)、切割砂轮(8)、把手(9)、控制器(10)和夹紧机构(11),所述支撑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顶部前端,所述支撑座(2)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安装于支撑板(3)顶部前端,所述传动轴(5)设置于支撑板(3)顶部后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所述装夹角度调整装置(12)由凹槽(121)、轴承座(122)、转盘(123)、转轴(124)、刻度条(125)、基准线(126)、齿槽(127)、防跳动机构(128)、通孔(129)、固定块(1210)、插销孔(1211)、顶杆(1212)和插销(1213)组成,所述凹槽(121)开设于底座(1)顶端面中部,所述轴承座(122)贯穿底座(1)中部固定安装,所述转盘(123)通过底端面设置的转轴(124)与轴承座(122)转动连接,且转盘(123)顶端面与底座(1)顶端面呈同一水平面,所述刻度条(125)刻制于转盘(123)顶端面外圈,所述基准线(126)设置于底座(1)顶部,其延长线且与转盘(123)中心点重合,所述齿槽(127)开设于转盘(123)侧壁,所述防跳动机构(128)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端面,所述通孔(129)沿基准线(126)贯穿底座(1)左端面中部,且末端与凹槽(121)相连通,所述固定块(1210)对称安装于通孔(129)两端,且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插销孔(1211),所述顶杆(1212)放置于通孔(129)内部,所述插销(1213)与插销孔(1211)配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鹏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