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极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储能领域,具体涉及电池电极隔膜界面的保护,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电池通常由电池正极材料、防短路隔膜、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组装而成。对于动力电池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能量密度,正常充放电要求界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保证电极不易极化而被损坏。但如果当靠近隔膜的负极材料因导电剂凸出或被电解质侵蚀而凸出,或因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绝缘粘胶剂分布不匀致使界面局部导电剂的电流密度过大,电极界面局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密度,使电极隔膜界面产生电极副反应,造成电极损坏。如商品锂电池在充电中局部电流密度过大会在负极界面产生锂支晶短路,或引起杂质在电极界面产生反应,损坏电池电极与隔膜界面而使电池损坏。再如铅电池,如果在电极界面出现与锂电池相似的大电流密度的负极导电体,则电解池硫酸会因负极导电体电子密度过大氢离子还原析氢,硫酸根离子会还原为低价的硫或硫离子,而正极析出氧气,使电池反应界面破坏而损坏电池。本专利技术专利在电池电极界面插入一导电网,可以有效降低电极界面的极化,从而避免电极界 ...
【技术保护点】
1.为了保护电池电极界面因导电剂局部电流密度过大对电极界面的破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的:在电极隔膜与电极电活性物质界面插入一导电网,导电网的厚度为5nm-500um,孔大小为5nm-500um,孔间距为5nm~1cm导电网在充放电过程中为电化学性质稳定的导电体材料。导电网因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有效降低了电极界面的极化,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为了保护电池电极界面因导电剂局部电流密度过大对电极界面的破坏,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的:在电极隔膜与电极电活性物质界面插入一导电网,导电网的厚度为5nm-500um,孔大小为5nm-500um,孔间距为5nm~1cm导电网在充放电过程中为电化学性质稳定的导电体材料。导电网因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有效降低了电极界面的极化,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根据版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极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网可由导电的金属,或碳材料,或其它无机物或有机物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有孔导电网。特别的已受保护的专利不在此列。
3.根据版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极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网的厚度为5nm-500um,孔大小为5nm-500um,孔间距为5nm~1cm。
4.根据版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电极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导电网所选用的金属材料包括常用的铂、金、银、铁、铜、铝、镍、锌、锰等惰性金属材料及其合金以及各种不锈钢等。特别的已受保护的专利不在此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