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24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第一绝缘层及抗反射导电层。基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区及位于多个子像素区的多个反射结构。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多个子像素区上且与基板电性连接。第一绝缘层设于多个发光二极管之间。抗反射导电层配置于第一绝缘层上,其中抗反射导电层的反射率低于至少一个反射结构的反射率,抗反射导电层遮蔽基板的多个反射结构且具有多个开口,且多个开口暴露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涉及一种运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承继发光二极管的特性,运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设备具有低功耗、高亮度、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省电等优点。此外,显示设备还具有材料稳定性佳及无图像残留(imagesticking)的优势,因此,运用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技术倍受关注。其中,如何提升运用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显示设备的分辨率更是开发的重点之一。显示设备包括基板以及配置于主动组件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主动组件基板具有反射结构,例如:主动组件、扫描线、数据线、电容电极等。在外界光束照射的情况下,主动组件基板的反射结构会反射外界光束。被反射的外界光束会干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束,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外界光束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也是目前显示设备的开发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效果佳。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第一绝缘层以及抗反射导电层。基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区以及位于多个子像素区的多个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区以及位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区的多个反射结构;/n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上且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n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之间;以及/n抗反射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其中所述抗反射导电层的反射率低于至少一个所述反射结构的反射率,所述抗反射导电层遮蔽所述基板的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且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暴露所对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20 US 62/339,107;20160614 US 62/350,169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区以及位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区的多个反射结构;
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上且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之间;以及
抗反射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其中所述抗反射导电层的反射率低于至少一个所述反射结构的反射率,所述抗反射导电层遮蔽所述基板的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且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暴露所对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半导体层;
第二半导体层;
发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且定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以及
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多个第一半导体层连接至所述基板,而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多个透明电极利用所述抗反射导电层彼此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半导体层;
第二半导体层;
发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以及
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多个第一半导体层连接至所述基板,而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透明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贤谢志勇谢朝桦郭书铭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