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10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包括:制作地铁站点中心500米缓冲区;以共享单车用户编号为主要字段,以开锁时间为次要字段,对共享单车定单数据进行升序排序;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时间约束确认;将共享单车中的用户编码与手机信令中的手机编码按照MD5规则加密,并进行关联;获取每个地铁站的基站名称;确定接驳地铁骑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出行中接驳点与轨道站接近,关/开锁时间与进/出闸机时间的间隔小的特点,打通并关联手机信令数据与共享单车数据的用户ID,能够准确识别接驳地铁站交通的共享单车骑行,克服目前缓冲区方法选出的接驳骑行中混杂大量非接驳骑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共享单车出现后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出行工具。使用智能手机APP进行借还操作、内置GPS定位模块等特点,使其便于感知用户骑行行为,采集骑行时空数据。采集的数据包含每次骑行的匿名用户ID、开/关锁时间及位置等内容。多个城市对骑行时空数据的分析表明,在轨道站周边集聚是其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共享单车是服务轨道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利用骑行数据,围绕“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已有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都需要识别接驳轨道交通的骑行。目前识别接驳骑行主要使用缓冲区方法,以站点几何中心或出入口为圆心制作一定半径的缓冲区,将起点或终点落入缓冲区内的骑行识别为接驳骑行。不同研究中缓冲区半径取值有差异,但同一研究中对不同站往往取定值,站点中心缓冲的半径取值在150-500米之间,出入口缓冲半径取值在30-50米之间。缓冲区方法充分利用接驳骑行的接驳点与轨道车站位置接近的特点,但非接驳骑行也会在轨道车站附近停放,缓冲区内包含非接驳骑行不可避免。“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出行中除接驳点与轨道站接近,关/开锁时间与进/出闸机时间的间隔也很小,共享单车中的用户识别编号与手机信令用户编号在以相同的规则加密后可以进行关联,基于上述特征提出可以准确识别接驳轨道交通骑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识别接驳地铁站交通的共享单车骑行的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地铁站点中心500米缓冲区;2)以共享单车用户编号为主要字段,以开锁时间为次要字段,对共享单车定单数据进行升序排序;3)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4)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时间约束确认;5)将共享单车中的用户编码与手机信令中的手机编码按照MD5规则加密,并进行关联;6)获取每个地铁站的基站名称;7)确定接驳地铁骑行。步骤3)包括:骑行者相邻两次骑行,前次关锁地点与后次开锁地点落在不同地铁站缓冲区内,将这两次骑行视为一对潜在的接驳轨道进地铁站与出地铁站的骑行,确定为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步骤4)是根据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按时间间隔的约束条件继续判别,考虑到接驳者使用轨道的记录包含在由进出闸机数据构成的进出闸机数据集中,采用直接在进出闸机数据集中筛选记录的策略,筛选包含3个约束条件:a)进地铁站时间大于进地铁站泊车时间,出地铁站时间小于出地铁站取车时间。b)最大时间间隔的约束:在空间筛选中轨道地铁站缓冲区半径为500米,采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推荐的路径非直线系数为1.2,步速为4km/h计算,地铁站点中心与边缘的步行时间为8min,取进地铁站泊车与进地铁站刷卡/出地铁站取车与出地铁站刷卡的最大时间间隔为8min;c)最小时间间隔的约束:包括进地铁站泊车与进地铁站刷卡的最小时间间隔为15秒,以及出地铁站取车与出地铁站刷卡的最小时间间隔为15秒;按所述的3个约束条件在进出闸机数据集中筛选出记录,则认为此骑行对为接驳地铁骑行对,否则此骑行对不是接驳地铁骑行对。步骤6)包括提取接驳地铁骑行对前次关锁与后次开锁之间的手机信令,整理切换的信息,得到每个地铁站点内外基站编号,具体是,基站名称为LAC-CI组合编码,其中LAC为基站位置区编号,CI为基站的编号,轨道交通基站拥有单独LAC位置区编号,乘客出入车地铁站引起LAC切换,留下含有基站编号CI的信令记录,从而得到地铁站内外的基站名称。步骤7)包括:提取所有的与轨道对应的基站位置区编号LAC的切换信息,切换发生时间即为进出地铁站时间,进出地铁站点由换入或换出的具体基站对应的地铁站点来确定,若地铁乘客在地铁站的500米缓冲区内有骑行,且符合3个约束条件中的最大时间间隔约束b,则将相应骑行识别为接驳地铁骑行,否则,相应骑行不是接驳地铁骑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利用“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出行中接驳点与轨道站接近,关/开锁时间与进/出闸机时间的间隔小的特点,打通并关联手机信令数据与共享单车数据的用户ID,能够准确识别接驳地铁站交通的共享单车骑行,克服目前缓冲区方法选出的接驳骑行中混杂大量非接驳骑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做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轨道骑行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骑行者相邻两次轨道站周边骑行关/开锁时间与进/出站过闸机的时间间隔特征识别进出站均接驳的骑行。与已有的关联手机信令与骑行数据用户ID的方法结合起来,优化其方法流程,利用信令对乘坐轨道的感知能力,验证并扩充识别结果。基于识别结果对缓冲区识别接驳的方法进行评估,并在接驳距离和站点辐射范围等空间特征方面进一步开展挖掘和分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地铁站点中心500米缓冲区;2)以共享单车用户编号为主要字段,以开锁时间为次要字段,对共享单车定单数据进行升序排序;3)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具体:骑行者相邻两次骑行,前次关锁地点与后次开锁地点落在不同地铁站缓冲区内,将这两次骑行视为一对潜在的接驳轨道进地铁站与出地铁站的骑行,确定为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相关信息整合如表1所示。500米半径为相关文献中的最大取值,主要考虑在这个部分尽量将所有可能接驳地铁骑行包含进来,减少遗漏。表1潜在两端接驳地铁骑行信息表4)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时间约束确认根据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按时间间隔的约束条件继续判别,考虑到接驳者使用轨道的记录包含在由进出闸机数据构成的进出闸机数据集中,采用直接在进出闸机数据集中筛选记录的策略,筛选包含3个约束条件:a)进地铁站时间大于进地铁站泊车时间,出地铁站时间小于出地铁站取车时间。b)最大时间间隔的约束:在空间筛选中轨道地铁站缓冲区半径为500米,采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推荐的路径非直线系数为1.2,步速为4km/h计算,地铁站点中心与边缘的步行时间为8min,取进地铁站泊车与进地铁站刷卡/出地铁站取车与出地铁站刷卡的最大时间间隔为8min;c)最小时间间隔的约束:包括进地铁站泊车与进地铁站刷卡的最小时间间隔为15秒,以及出地铁站取车与出地铁站刷卡的最小时间间隔为15秒。天津轨道交通地铁站的实际情况,闸机到地铁站外步行距离至少为15米,按步速4km/h考虑,相应时间间隔为15秒。按所述的3个约束条件在进出闸机数据集中筛选出记录,则认为此骑行对为接驳地铁骑行对,否则此骑行对不是接驳地铁骑行对。以表1中的记录1为例,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制作地铁站点中心500米缓冲区;/n2)以共享单车用户编号为主要字段,以开锁时间为次要字段,对共享单车定单数据进行升序排序;/n3)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n4)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时间约束确认;/n5)将共享单车中的用户编码与手机信令中的手机编码按照MD5规则加密,并进行关联;/n6)获取每个地铁站的基站名称;/n7)确定接驳地铁骑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地铁站点中心500米缓冲区;
2)以共享单车用户编号为主要字段,以开锁时间为次要字段,对共享单车定单数据进行升序排序;
3)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
4)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时间约束确认;
5)将共享单车中的用户编码与手机信令中的手机编码按照MD5规则加密,并进行关联;
6)获取每个地铁站的基站名称;
7)确定接驳地铁骑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的,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骑行者相邻两次骑行,前次关锁地点与后次开锁地点落在不同地铁站缓冲区内,将这两次骑行视为一对潜在的接驳轨道进地铁站与出地铁站的骑行,确定为确定潜在的接驳地铁骑行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取共享单车接驳地铁骑行的方法的,其特征在于,步骤4)是根据潜在接驳地铁骑行对,按时间间隔的约束条件继续判别,考虑到接驳者使用轨道的记录包含在由进出闸机数据构成的进出闸机数据集中,采用直接在进出闸机数据集中筛选记录的策略,筛选包含3个约束条件:
a)进地铁站时间大于进地铁站泊车时间,出地铁站时间小于出地铁站取车时间。
b)最大时间间隔的约束:在空间筛选中轨道地铁站缓冲区半径为500米,采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推荐的路径非直线系数为1.2,步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涛高煦明马山李乐园李科范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