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96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尘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所述正压除尘系统包括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用于与待除尘腔体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气端,所述吸气端用于与所述待除尘腔体的侧壁或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大于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通过在待除尘腔体上分别装设与其内部相通的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并将出气流量设置为大于进气流量,从而使电控柜内始终维持正压状态,阻碍烟土及碎末进入电控柜内,并通过吸尘装置将零星烟土进行回收,可自动对电控柜内部清洁,防止烟土造成设备故障,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
本技术涉及除尘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
技术介绍
在烟草制丝生产过程中,车间现场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车间内充斥着大量的悬浮物,主要包括悬浮的细微颗粒以及烟叶碎片。而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配备了相应的电控柜,这些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电控柜分布在生产车间现场。由于电控柜长期处于大量细微颗粒或烟叶碎片的包围中,细微颗粒或烟叶碎片通过电控柜的缝隙或者开关门时进入电控柜内部而产生积灰,严重时会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甚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而且对于电气设备常规的清洁装置也不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以解决现有烟草制丝车间内的电控柜内部容易积灰且不便于清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包括: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用于与待除尘腔体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气端,所述吸气端用于与所述待除尘腔体的侧壁或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大于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进气流量控制阀,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吸气流量控制阀,所述吸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的出口流量大于所述吸气流量控制阀的出口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断流止回阀和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断流止回阀、空气过滤器以及所述出气端通过进气管道顺次连通,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装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出气端之间的所述进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泄压阀和排气装置,所述压力表装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上,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泄压阀装设在所述排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出气端相连通,所述喷头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待除尘腔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装设在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空气过滤器之间的所述进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负压吸尘部件和尘土回收箱,所述吸气端、负压吸尘部件和所述尘土回收箱通过出气管道顺次连通,所述吸气流量控制阀装设在所述吸气端与所述负压吸尘部件之间的所述出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装设在所述负压吸尘部件与所述尘土回收箱之间的所述出气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吸尘辅助件,所述吸尘辅助件通过安装件于所述待除尘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吸尘辅助件为喇叭形结构,所述喇叭形结构的小口端与所述吸气端相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除尘电控柜,包括电控柜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正压除尘系统。(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正压除尘系统及自动除尘电控柜,通过在待除尘腔体上分别装设与其内部相通的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并将出气流量设置为大于进气流量,从而使电控柜内始终维持正压状态,阻碍烟土及碎末进入电控柜内,并通过吸尘装置将零星烟土进行回收,可自动对电控柜内部清洁,防止烟土造成设备故障,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压除尘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吹气装置;2、吸尘装置;3、电控柜;101、空气压缩机;102、断流止回阀;103、空气过滤器;104、压力表;105、泄压阀;106、排气装置;107、出气端;108、干燥器;109、进气流量控制阀;201、负压吸尘部件;202、单向阀;203、尘土回收箱;205、吸气端;206、吸气流量控制阀;207、吸尘辅助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正压除尘系统,用于与待除尘腔体连接,待除尘腔体为容易积累颗粒物、粉尘或灰尘的密闭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待除尘腔体以烟草车间内的电控柜3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可在电控柜上分别开设与出气端107对应的出气口以及与吸气端205对应的吸气口;出气口和吸气口可分别设置在电控柜3的相对侧或者出气口设置在电控柜3的侧边、吸气口设置在电控柜3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正压除尘系统具体包括:吹气装置1和吸尘装置2,出气端107位于吹气装置1的末端,出气端107用于与电控柜3侧壁上的出气口相连通,用于向电控柜3内部提供正压的气流。吸气端205位于吸尘装置2的始端,用于与电控柜3侧壁或底部的吸气口相连通,用于吸收灰尘并同时抽出气体,从而对待除尘腔体内部形成负压。需要说明的是,当吸气端205与电控柜3的底部相连时,可通过支架电控柜3的底部支起以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外部的细微颗粒或烟叶碎片进入电控柜3的内部,将出气端107的出气流量设置为大于吸气端205的进气流量,即进气量始终大于排气量,电控柜3内始终维持正压状态,这样外界的细微颗粒或烟叶碎片很难进入到电控柜3内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压除尘系统,通过在待除尘腔体上分别装设与其内部相通的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并将出气流量设置为大于进气流量,从而使待除尘腔体上内始终维持正压状态,阻碍微颗粒或烟叶碎片进入待除尘腔体内,并通过吸尘装置将零星烟土进行回收,保证电控柜内的清洁,防止烟土造成设备故障,安全性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对出气端107的出气流量和吸气端205的进气流量进行控制,吹气装置1还包括进气流量控制阀109,进气流量控制阀109用于控制出气端107处的出气流量。而吸尘装置2还包括吸气流量控制阀206,吸气流量控制阀206用于控制吸气端205处的进气流量,并且进气流量控制阀109的出口流量大于吸气流量控制阀206的出口流量,从而保证电控柜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用于与待除尘腔体的侧壁相连通;/n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气端,所述吸气端用于与所述待除尘腔体的侧壁或底部相连通;/n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大于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用于与待除尘腔体的侧壁相连通;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气端,所述吸气端用于与所述待除尘腔体的侧壁或底部相连通;
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大于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进气流量控制阀,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流量;
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吸气流量控制阀,所述吸气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吸气端的进气流量;
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的出口流量大于所述吸气流量控制阀的出口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断流止回阀和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断流止回阀、空气过滤器以及所述出气端通过进气管道顺次连通,所述进气流量控制阀装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出气端之间的所述进气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泄压阀和排气装置,所述压力表装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上,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泄压阀装设在所述排气管道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新马骁飞李冬于振江刘振强李晨曦陈晨贺捷张继东许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