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79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该触控基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肢体部,第一肢体部位于第一主体部的边缘,且第一肢体部连接第一主体部;感应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肢体部,第二肢体部位于第二主体部的边缘,且第二肢体部连接第二主体部;第一肢体部与第二肢体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咬合。该触控基板能够增加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信号的变化量增加,提高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触控信号量,提升该触控基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触控显示领域中,触控屏的设置方式很多,包括外挂式(OnCell)、内嵌式(InCell)等触控屏,其中,外挂式(OnCell)触控屏以其触控精度高,便于在显示屏中制作的优点而备受青睐。外挂式触控技术目前主要分为自电容触控和互电容触控两大类。其中,互电容触控的触控精度高于自电容触控,且能支持真正的多点触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的触控感应图案触控信号量、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该触控基板能够增加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信号的变化量增加,提高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触控信号量,提升该触控基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肢体部,所述第一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一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肢体部,所述第二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二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肢体部与所述第二肢体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咬合。可选地,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桥接部;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两个;所述桥接部将两个所述感应电极或者将两个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交替咬合的所述第一肢体部与所述第二肢体部之间相互间隔并绝缘。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桥接部依次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肢体部分布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靠近所述桥接部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二肢体部分布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靠近所述桥接部的一侧边缘;所述触控单元中,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以所述桥接部为中心对称,两个所述感应电极以所述桥接部为中心对称。可选地,所述第一肢体部和所述第二肢体部均为手指状,且所述第一肢体部和所述第二肢体部的边缘均为弧形。可选地,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桥靠近所述桥接部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桥连接同一所述触控单元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中相靠近的所述第一肢体部。可选地,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桥,所述第二连接桥靠近所述桥接部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桥连接同一所述触控单元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中相靠近的所述第二肢体部。可选地,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桥和多个第二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桥和所述第二连接桥均靠近所述桥接部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桥连接同一所述触控单元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中相靠近的所述第一肢体部,所述第二连接桥连接同一所述触控单元的两个所述感应电极中相靠近的所述第二肢体部。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桥的数量为2-4个,所述第二连接桥的数量为2-4个。可选地,所述桥接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三连接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连接桥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桥为2-4个。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同层设置,所述桥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桥和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不同层,且所述桥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桥和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可选地,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所述感应电极、所述桥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桥和所述第二连接桥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可选地,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触控单元呈阵列排布;一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驱动电极连接一条第一信号线;一列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感应电极连接一条第二信号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还包括上述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控基板,通过使驱动电极设置多个第一肢体部,感应电极设置多个第二肢体部,且第一肢体部与第二肢体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咬合,相对于公开技术中未设置肢体部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能够增加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从而在实际触控时,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信号的变化量增加,进而提高了触控单元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触控信号量,提升了该触控基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上述触控基板,增加了该显示面板在触控时的触控信号量,从而提升了该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为公开技术中互电容触控结构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中触控单元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触控单元沿AA剖切线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触控单元沿BB剖切线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包括图2中触控单元的触控基板的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中触控单元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中触控单元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中触控单元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基底;2、触控单元;21、驱动电极;22、感应电极;210、第一主体部;211、第一肢体部;220、第二主体部;221、第二肢体部;23、桥接部;231、第一电极;232、第三连接桥;24、第一连接桥;25、第二连接桥;3、绝缘层;4、保护层;5、第一信号线;6、第二信号线;7、连接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触控基板和显示面板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目前互电容触控结构通常由多列驱动电极和多行感应电极共同组成触控单元阵列,触控单元间采用单通道结构导通。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相邻触控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桥实现导通。在手持显示设备领域中,如手机、平板等,整体的触控显示都朝着越来越薄的方向发展,随着触控显示结构的各膜层厚度的不断减薄,使得触控感应图案层与显示层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从而使触控的噪声不断增加,致使触控信号量不断下降,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不断变差,进而需要新的触控感应图案设计来提高触控信号量、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公开的技术中,如图1所示,互电容触控结构通常由多行驱动电极21和多列感应电极22共同组成触控单元阵列,触控单元间采用单通道结构导通。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相邻触控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桥7实现导通。但该互电容触控结构在触控时的触控信号量低,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也较低。基于互电容触控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基底1和设置在基底1上的多个触控单元2,触控单元2包括驱动电极21和感应电极22,驱动电极21包括第一主体部210和多个第一肢体部211,第一肢体部211位于第一主体部210的边缘,且第一肢体部211连接第一主体部210;感应电极22包括第二主体部220和多个第二肢体部221,第二肢体部221位于第二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肢体部,所述第一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一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肢体部,所述第二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二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n所述第一肢体部与所述第二肢体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咬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肢体部,所述第一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一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肢体部,所述第二肢体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二肢体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一肢体部与所述第二肢体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桥接部;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两个;所述桥接部将两个所述感应电极或者将两个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交替咬合的所述第一肢体部与所述第二肢体部之间相互间隔并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围绕所述桥接部依次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肢体部分布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靠近所述桥接部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二肢体部分布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靠近所述桥接部的一侧边缘;所述触控单元中,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以所述桥接部为中心对称,两个所述感应电极以所述桥接部为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肢体部和所述第二肢体部均为手指状,且所述第一肢体部和所述第二肢体部的边缘均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桥靠近所述桥接部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桥连接同一所述触控单元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中相靠近的所述第一肢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桥,所述第二连接桥靠近所述桥接部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庆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