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7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辊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辊体和所述第二辊体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机架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第二辊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机架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辊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而成,其主要特征是: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碎。由于辊压机的高压负荷通过双辊直径传递到被粉磨的物料层,大部分能量被用于物料之间的相互挤压,物料摩擦产生的声能、热能被转化为物料的变形能,使其变形、撕裂、粉碎,因此辊压机是能量利用率较高的设备。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627388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电动辊压机,包括辊压机箱,所述辊压机箱顶部中央连通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辊压机箱内壁顶部位于入料口的两侧局均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辊压机箱左右两侧内壁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辊压机箱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与辊压机箱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辊压机箱内部靠近固定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辊压机箱内壁底部中央连通有出料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固定辊和压辊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调节,所以在压制不同的产品时,就需要更换设备,从而降低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机,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适用性。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辊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辊体和所述第二辊体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机架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第二辊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机架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就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移,滑块移动就使第二辊体移动,第二辊体与第一辊体之间的间距就会实现改变;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适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键连接在所述螺杆上的蜗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蜗杆连接的第一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就会转动,蜗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辊体位置的变化;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抵触所述第一辊体;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刮板抵触所述第二辊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分别将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上的残渣刮下,避免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因为残渣的存在影响产品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能够使进入到机架内的物体更好的进入到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之间,方便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压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就会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就会带动第二挡板运动,使第二辊体位置改变后,第二挡板的位置也能够随之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辊体连接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二辊体上设置第一转盘;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上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张紧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带动第一辊体转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带动第二辊体转动,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转动的方向相反;当第二辊体位置改变的时候,张紧机构会实现对传送带进行张紧,使传送带能够一直带动第二转盘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所述传送带的张紧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连杆转动,连杆上的张紧轴抵紧传送带,实现对传送带的张紧,能够保证传送带一直能够带动第一转盘即第二辊体转动;设置的张紧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轴上键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就会转动,第四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连杆使张紧轴的位置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适用性;2.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辊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第一辊体;12、第二辊体;13、进料斗;2、调节机构;21、滑块;22、螺杆;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电机;32、蜗杆;33、蜗轮;41、第一刮板;42、第二刮板;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6、第二驱动组件;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二电机;71、第一转盘;72、第二转盘;73、传送带;74、第四电机;75、第五电机;8、张紧机构;81、连杆;82、张紧轴;9、调节组件;91、第三齿轮;92、第四齿轮;93、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辊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13,机架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2。参考图1和图2,机架1内设置有第一挡板51和第二挡板52,第一挡板51倾斜固定连接在进料斗13下方的机架1内;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第二挡板52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6,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外侧壁上的第二电机63,第二电机63的输出轴上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辊体(11)和第二辊体(1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辊体(11)和所述第二辊体(12)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机架(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21),所述第二辊体(1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块(21)上;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穿过所述滑块(21),且与所述滑块(21)螺纹连接;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2)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辊体(11)和第二辊体(1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辊体(11)和所述第二辊体(12)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机架(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21),所述第二辊体(1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块(21)上;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穿过所述滑块(21),且与所述滑块(21)螺纹连接;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2)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键连接在所述螺杆(22)上的蜗轮(33);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33)啮合的蜗杆(3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蜗杆(32)连接的第一电机(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的第一刮板(41),所述第一刮板(41)抵触所述第一辊体(11);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第二刮板(42),所述第二刮板(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21)连接,所述第二刮板(42)抵触所述第二辊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新赵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会稽山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