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74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框胶,所述框胶内间隔分布有多个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夹持于第一共电极层与第二共电极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电性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呈起伏状设置,且所述导电球对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凹陷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增加了导电球与共电极层的导通点,使导电球与第一共电极层和/或第二共电极层之间的导通效果更好,且导通点增多同时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改善导通不良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1、彩膜基板102及位于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之间的液晶层103;阵列基板101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阵列共电极层104、阵列像素电极层105等电气结构,彩膜基板102包括黑色矩阵层106、彩色滤光层107、基板间距支撑物(图中未示出)、彩膜共电极层108等结构;其中,阵列像素电极层105与彩膜共电极层108之间形成液晶电容,该液晶电容的电压所形成的电场用于驱动液晶层103,为了降低液晶电容漏电造成的影响,通常会在阵列基板101上形成存储电容与液晶电容连接,存储电容由阵列共电极层104与阵列像素电极层105形成,为了保持阵列共电极层104与彩膜共电极层108保持相同电位,则需要在阵列基板101与彩膜基板102的特定位置将两者的共电极导通。为了导通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的共电极层,现有技术是在框胶中109分布多个导电球110,在两个基板通过框胶109贴合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导电球110与阵列共电极层104及彩膜共电极层108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导通电流的效果;然而,在将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贴合时,导电球110与阵列共电极层104及彩膜共电极层108之间容易出现接触不佳,导致电阻过大,导通不良,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和良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将共电极层设为起伏状,增加与导电球的接触点,降低接触电阻,以解决现有液晶面板中,导电球与共电极层接触不佳而导致电阻过大、导通不良,进而会影响产品品质和良率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框胶,所述框胶内间隔分布有多个导电球;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框胶位置的第一共电极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相对的第二共电极层;所述导电球夹持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共电极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电性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呈起伏状设置,且所述导电球对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凹陷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与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以所述框胶平行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中心面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包括间隔设置的突起部,相邻两个所述突起部之间形成有连接区域;其中,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连接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和/或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框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突起物以形成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物靠近所述框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包括间隔分布的突起单元,所述突起单元包括等距设置的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和第三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三突起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的突起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突起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突起部的突起高度与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突起高度相同;或者,所述第一突起部的突起高度与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突起高度不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突起部包括平行于所述框胶的顶面与底面,所述顶面靠近所述框胶;其中,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顶面内、所述底面内两点之间的最长距离均为1-7μ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顶面在所述框胶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面在所述框胶的正投影内,所述顶面内两点之间的最长距离为1-3μm,所述底面内两点之间的最长距离为3-7μ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突起部的突起高度为0.5-3μ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突起部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2-8μ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共电极层和/或第二共电极层设为起伏状,且将导电球对位设置于第一共电极层和/或第二共电极层的凹陷部,使导电球与共电极层的凹陷部能有更多的接触点,以此使得导电球与第一共电极层、第二共电极层更好的进行电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增加了导电球与共电极层的导通点,使导电球与第一共电极层和/或第二共电极层之间的导通效果更好,且导通点增多同时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改善导通不良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显示品质。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导电球与共电极层接触不佳,导致出现导通不良、光学不良等状况,进而影响液晶产品的品质和良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导电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框胶,所述框胶内间隔分布有多个导电球,其特征在于:/n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框胶位置的第一共电极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相对的第二共电极层;/n所述导电球夹持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共电极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电性接触;/n其中,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呈起伏状设置,且所述导电球对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凹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框胶,所述框胶内间隔分布有多个导电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框胶位置的第一共电极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相对的第二共电极层;
所述导电球夹持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共电极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电性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呈起伏状设置,且所述导电球对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与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以所述框胶平行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中心面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的所述起伏状包括间隔设置的突起部,相邻两个所述突起部之间形成有连接区域;
其中,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连接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或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框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突起物以形成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物靠近所述框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一共电极层或所述第二共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柏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