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62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壁流喷淋塔,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包括塔体、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第一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第二填料层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过滤球支撑板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过滤球分隔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和分隔板均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塔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过滤球支撑板一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过滤球分隔板转动连接,过滤球分隔板顶部固定连接一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观测口并固定,塔体外部设有水箱和制冷水泵,制冷水泵一端与水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壁流喷淋塔
本技术涉及喷淋塔
,具体涉及一种防壁流喷淋塔。
技术介绍
随着大气环境的日益严峻化,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必须要经过净化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废气处理一般是先经过蓄热式焚烧炉焚烧处理,然后再经过喷淋塔进行净化处理,但蓄热式焚烧炉出来的烟气温度一般都较高,无法直接吸收,所以需要先对废气降温,然后再吸收处理。现有技术中废气吸收装置采用骤冷塔与洗涤塔结合的方式处理高温废气,此种处理方式存在耗水量大、废气吸收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6463743U公开的名为一种废气吸收装置的中国专利,包括骤冷塔及洗涤塔,所述骤冷塔连接所述洗涤塔,所述骤冷塔的塔体上端设有冷却液喷淋装置,所述洗涤塔的塔体上端设有喷淋液喷淋装置,所述洗涤塔的塔体下部连接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组,所述循环泵组通过喷淋液输送管连接所述喷淋液喷淋装置,通过冷却液输送管连接冷却液喷淋装置,所述喷淋液输送管通过碱液输送管连接碱液罐。本技术的废气吸收装置,通过循环泵组实现了喷淋液与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水量,骤冷塔与洗涤塔两者之间相互贯通,提高了废气的吸收效率。使用所述中国专利处理废气时,喷淋液从所述填充层流下时可能会出现沿着洗涤塔内壁往下流的情况,这种情况没有做到充分利用流下的喷淋液,增大了上面填充层的洗涤压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喷淋塔的净化能力和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防壁流喷淋塔,能够解决因喷淋液沿喷淋塔侧壁向下流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减轻喷淋层上面填料层的洗涤拉力,提高喷淋塔的净化能力和净化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包括塔体、位于塔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和位于塔体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上方处设有除雾层,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为陶瓷散堆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均为沿塔体内壁焊接的优弧板,所述上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下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为过滤球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过滤球支撑板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过滤球分隔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过滤球分隔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塔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过滤球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塔体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喷淋层上,另一端和两块所述过滤球支撑板相对的端部抵接,所述塔体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填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观测口,两块所述过滤球分隔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每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所述观测口并固定,所述塔体外部设有水箱和制冷水泵,所述水箱与所述塔体的内腔接通,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连接。优选地,所述塔体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与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上的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垂直于所述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与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喷淋层上的所述第二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垂直于所述第二喷淋管设置。优选地,所述上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下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引导水流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间隔设置并沿水流方向延伸,形成波浪形截面。优选地,所述水箱上部连接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优选地,所述连接板朝向塔体中心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过滤球分隔板底端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过滤球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配合的第一凸块,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配合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第一通管,所述第二凸块开设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一凸块通过第一通管套接于所述第一转杆上,所述第二凸块通过第二通管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杆上。优选地,所述塔体内壁设有两对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过滤球分隔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对称滑槽中。本技术公开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第一填料层下面设置的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能够避免喷淋液经过填料层后沿着喷淋塔侧壁向下流,而是通过上下导流板的配合最终使得所有喷淋液集中从下导流板的底端流下从而形成“瀑布”流,该“瀑布”流可以初步对待处理废气进行初步净化,充分利用喷淋液,达到减轻上层填料层的洗涤拉力的目的。2、将所述上下导流板均设置成带有凹槽的“波浪”形板,可以使得喷淋液均匀的从上下导流板流下,使得“瀑布”流的横向宽度达到最大,而不是集中成一股喷淋液流下,提高初步洗涤的效果。3、所述第二填充层设置为过滤器填充层,本技术使用两块分隔板将过滤器的分布一分为二,所述过滤器分隔板与过滤器支撑板之间采用转动连接,所述过滤器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也采用转动连接,故而所述过滤器分隔板可沿塔体内壁上滑槽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过滤器支撑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而且角度在缓缓变大,最终使得过滤器沿所述过滤器支撑板的斜度方向向所述出料口滑落,从而实现轻松取出待更换的过滤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喷淋管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填料层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包括塔体100、位于塔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110和位于塔体顶部的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包括塔体、位于塔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和位于塔体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上方处设有除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为陶瓷散堆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均为沿塔体内壁焊接的优弧板,所述上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下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为过滤球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过滤球支撑板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过滤球分隔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过滤球分隔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塔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过滤球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塔体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喷淋层上,另一端和两块所述过滤球支撑板相对的端部抵接,所述塔体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填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观测口,两块所述过滤球分隔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每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所述观测口并固定,所述塔体外部设有水箱和制冷水泵,所述水箱与所述塔体的内腔接通,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壁流喷淋塔,包括塔体、位于塔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和位于塔体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有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喷淋管,每根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上方处设有除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为陶瓷散堆填料,所述第一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均为沿塔体内壁焊接的优弧板,所述上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下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为过滤球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过滤球支撑板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过滤球分隔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过滤球分隔板设置为沿塔体中心轴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塔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过滤球支撑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过滤球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塔体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喷淋层上,另一端和两块所述过滤球支撑板相对的端部抵接,所述塔体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填料口,所述塔体侧壁高于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观测口,两块所述过滤球分隔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每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所述观测口并固定,所述塔体外部设有水箱和制冷水泵,所述水箱与所述塔体的内腔接通,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制冷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平周雅婷周至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山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