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7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包括:拍柄;拍框,其侧面上设置有一组贯穿内外两侧的穿线孔,且拍框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凹孔;通过穿线孔穿设在拍框内的拍线;以及至少一个增重条,增重条内侧设有凸起结构与第一凹孔配合固定,增重条与拍框的外轮廓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增重条和增重盖,能够自由调节羽毛球拍的重量以及重心位置,使用方便,同时增加了羽毛球拍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
本技术涉及羽毛球拍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
技术介绍
传统球拍的结构大体包含球拍框、杆体及握把等三部分,其中该球拍框的周缘设有一系列穿孔用以分别穿置条钉及球拍线,使得该球拍线在该球拍框内部交织而成网状击球面。当使用者挥动该球拍打击球体时,该球拍框的摆动重量所对应产生的冲量将影响击球的力度,换言之,如果该使用者挥击同一大小的力至不同重量的球拍框时,重量较轻的球拍框具有打击上的灵活性,而重量较重的球拍框会具有较大力度传递至该球体,形成较佳的击球威力。传统球拍一般为具有固定的重量,使得使用者无法根据实际状况或需求来灵活调整。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可以调节球拍重量的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2478511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调重的羽毛球拍,但该羽毛球拍将调重配件设置在拍线上,但在拍线上负重容易对拍线的张紧度造成影响,改变球拍的特性,需要在配重后重新调节拍线的张紧度,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包括:拍柄;拍框,其侧面上设置有一组贯穿内外两侧的穿线孔,且拍框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凹孔;通过穿线孔穿设在拍框内的拍线;以及至少一个增重条,增重条内侧设有凸起结构与第一凹孔配合固定,增重条与拍框的外轮廓紧密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孔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沿穿线孔布置方向的两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重条的凸起结构为弹性胶塞,其与第一凹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孔的内径设置有凸环;增重条上的弹性胶塞的外径上设有若干内凹的环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拍柄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凹孔;球拍还包括增重盖,增重盖的上侧设有与第二凹孔配合的弹性胶塞,弹性胶塞与第二凹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凹孔的内径设置有凸环;增重盖上的弹性胶塞的外径上设有若干内凹的环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拍柄的内部设置有三轴陀螺仪和速度传感器,以及与三轴陀螺仪和速度传感器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增重条和增重盖,能够自由调节羽毛球拍的重量以及重心位置,使用方便,同时增加了羽毛球拍的灵活性。同时设置有用于采集用户挥拍数据的三轴陀螺仪和速度传感器,直观反映用户的使用不同重量或不同重心位置的羽毛球拍使的挥拍数据,有助于用户调节最适合自己使用的羽毛球拍,增加羽毛球拍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拍框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增重条安装前凹孔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增重条安装后凹孔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拍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附图标记:1-拍柄,2-拍框,3-拍线,4-增重条,5-,21-穿线孔,22-第一凹孔,23-凸环,41-弹性胶塞,42-内凹环槽,71-三轴陀螺仪,72-速度传感器,73-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其示出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包括:拍柄1;拍框2,拍框2的侧面上设置有一组贯穿内外两侧的穿线孔21,且拍框2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凹孔22;通过穿线孔21穿设在拍框2内的拍线3;还包括至少一个增重条4,增重条4内侧设有凸起结构与第一凹孔22配合固定,增重条4与拍框2的外轮廓紧密接触。其中,第一凹孔22为两组,两组第一凹孔22分别设置在沿穿线孔21布置方向的两侧。增重条4的凸起结构为弹性胶塞41,该弹性胶塞41与第一凹孔22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即该弹性胶塞41的直径稍稍大于或等于第一凹孔22的内直径。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4,第一凹孔22的内径设置有凸环23;增重条4上的弹性胶塞41的外径上设有若干内凹的环槽;其中弹性胶塞41的长度小于第一凹孔22的深度,使得弹性胶塞41可以完全进入第一凹孔22,当弹性胶塞41进入第一凹孔22后,其上的内凹环槽42卡住第一凹孔22中的凸环23,产生较大的锁紧力,使得弹性胶塞41固定于第一凹孔22中,从而使得增重条4固定于拍框2外边缘,并且与拍框2的内轮廓紧密接触。为保证拍框2的厚度,增重条4的外侧为光滑弧形结构,增重条4的宽度与拍框2的厚度相同。进一步地,增重条4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计,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增重条4可分为左侧增重条4,上侧增重条4以及右侧增重条4,三侧增重条4首尾相接正好能够覆盖拍框2的外边缘,形成完整的拍框2外边缘轮廓。增重条4同过采用不同材质或不同厚度,以改变增重条4的重量,并且通过将增重条4的弹性胶塞41按进拍框2外侧边缘上的第一凹孔22中,使得增重条4与拍框2进行固定,通过更换不同重量增重条4调节羽毛球拍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地,与拍框2外侧边缘设置的第一凹孔22类似,拍柄1下边缘上也设置有第二凹孔;相应地,该球拍还包括增重盖5设置于拍柄1下边缘,其中增重盖5通过其上的弹性胶塞41与拍柄1下边缘的第二凹孔配合过盈固定。其中,第二凹孔的内径设置有凸环;增重盖5上的弹性胶塞的外径上设有若干内凹的环槽;其中增重盖5上弹性胶塞的长度小于第二凹孔的深度,使得该弹性胶塞可以完全进入该第二凹孔中;当弹性胶塞进入第二凹孔后,其上的内凹环槽卡住第二凹孔中的凸环,产生较大的锁紧力,使得弹性胶塞固定于第二凹孔中,从而使得增重盖5固定于拍柄1下边缘。为了保持拍柄1的外轮廓流线水平,增重盖5的形状大小与拍柄1的截面相同,并且增重盖5的下表面采用平滑处理。针对在拍框2部分进行增重后,羽毛球拍的重心位置会发生,因此在拍柄1的下边缘部也设置有可用于调节重量的增重盖5,增重盖5通过不同的材质或厚度被设置成不同重量的增重盖5,通过将增重盖5上的弹性胶塞41按进拍柄1下边缘的第二凹孔,使得增重盖5与拍柄1固定,从而实现羽毛球拍整体重量的调节,同时通过增重盖5和增重条4重量的比例调节,能够对羽毛球拍的重心位置进行微调,以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进一步地,参见图5,拍柄1的内部设置有三轴陀螺仪71和速度传感器72,以及与三轴陀螺仪71和速度传感器72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73,无线通信装置73将三轴陀螺仪71和速度传感器72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带外部终端进行显示或进一步处理。为使得用户能够更精确了解自身最适合、操作起来最舒服的羽毛球拍重量,在拍柄1内部设置有三轴陀螺仪71和速度传感器72记录用户的挥拍加速度和挥拍速度等,并传输到外部终端进行显示,用户能够根据显示的数据,通过安装或更换增重条4和/或增重盖5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n拍柄;/n拍框,其侧面上设置有一组贯穿内外两侧的穿线孔,且拍框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凹孔;/n通过所述穿线孔穿设在拍框内的拍线;/n以及至少一个增重条,所述增重条内侧设有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孔配合固定,所述增重条与拍框的外轮廓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柄;
拍框,其侧面上设置有一组贯穿内外两侧的穿线孔,且拍框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凹孔;
通过所述穿线孔穿设在拍框内的拍线;
以及至少一个增重条,所述增重条内侧设有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孔配合固定,所述增重条与拍框的外轮廓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孔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沿所述穿线孔布置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条的凸起结构为弹性胶塞,其与所述第一凹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宜东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圣力佳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