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雪义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27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胃管、喂食筒和固定环,所述喂食筒底部插入胃管顶部,所述胃管贯穿固定环中部,所述胃管前侧面中部刻画有刻度线A,所述固定环左右两侧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两组所述丝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转盘,所述喂食筒顶部插入有橡胶塞A,所述喂食筒右侧顶部贯穿熔接有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胃管和刻度线A的设置,将胃管贯穿固定环中部,然后再从婴幼儿鼻孔插入,根据胃管上的刻度线A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胃管插入的深度,相对于传统的婴幼儿胃管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胃管插入的深度,也就是能够对胃管的插入深度做到精确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胃管
,具体为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约105cm的不同粗细规格的聚氨酯或硅胶塑料管路、胃管夹、胃管入口接头、十字结堵帽组成,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营养。目前,现有的婴儿用胃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婴儿用胃管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准确的控制胃管插入的深度,且胃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固定并不牢固,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胃管、喂食筒和固定环,所述喂食筒底部插入胃管顶部,所述胃管贯穿固定环中部,所述胃管前侧面中部刻画有刻度线A,所述固定环左右两侧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两组所述丝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转盘,所述喂食筒顶部插入有橡胶塞A,所述喂食筒右侧顶部贯穿熔接有通气管,所述固定环底部左右两侧对称熔接有夹片,两组所述夹片相向的一侧底部对称熔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胃管右侧熔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右侧与橡胶塞B左侧中部熔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环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橡胶夹块,两组所述丝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组橡胶夹块相互远离的一侧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喂食筒前侧面刻画有刻度线B。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气管右侧内部嵌入有过滤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通过胃管和刻度线A的设置,将胃管贯穿固定环中部,然后再从婴幼儿鼻孔插入,根据胃管上的刻度线A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胃管插入的深度,相对于传统的婴幼儿胃管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胃管插入的深度,也就是能够对胃管的插入深度做到精确的控制。2.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通过橡胶夹块和丝杆的设置,通过转盘转动丝杆,丝杆通过转动带动两组橡胶夹块相互靠近,使得两组橡胶夹块将胃管夹住,相对于传统的胃管而言,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对胃管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胃管松动情况的发生。3.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通过通气管和过滤棉的设置,喂食筒外部的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胃食管内腔,过滤棉可以有效的对空气进行过滤,相对于传统婴幼儿的胃管而言,本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胃食管内腔污染营养液。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的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的前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的固定环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的通气管前视剖面图。图中:夹片1、橡胶垫2、胃管3、刻度线A4、固定环5、转盘6、喂食筒7、刻度线B8、橡胶塞A9、通气管10、橡胶塞B11、橡胶条12、丝杆13、橡胶夹块14、过滤棉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胃管3、喂食筒7和固定环5,所述喂食筒7底部插入胃管3顶部,所述胃管3贯穿固定环5中部,所述胃管3前侧面中部刻画有刻度线A4,所述固定环5左右两侧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13,两组所述丝杆13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转盘6,所述喂食筒7顶部插入有橡胶塞A9,所述喂食筒7右侧顶部贯穿熔接有通气管10,所述固定环5底部左右两侧对称熔接有夹片1,两组所述夹片1相向的一侧底部对称熔接有橡胶垫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胃管3和刻度线A4的设置,将胃管3贯穿固定环5中部,然后再从婴幼儿鼻孔插入,根据胃管3上的刻度线A4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胃管3插入的深度,相对于传统的婴幼儿胃管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胃管3插入的深度,也就是能够对胃管3的插入深度做到精确的控制。其中,所述胃管3右侧熔接有橡胶条12,所述橡胶条12右侧与橡胶塞B11左侧中部熔接。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橡胶条12和橡胶塞B11的设置,当胃管3与喂食筒7分开时,可以将橡胶塞B11插入胃管3顶部,避免外部灰尘进入胃管3内部。其中,所述固定环5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橡胶夹块14,两组所述丝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组橡胶夹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橡胶夹块14和丝杆13的设置,通过转盘6转动丝杆13,丝杆13通过转动带动两组橡胶夹块14相互靠近,使得两组橡胶夹块14将胃管3夹住,相对于传统的胃管而言,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对胃管3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胃管3松动情况的发生。其中,所述喂食筒7前侧面刻画有刻度线B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刻度线B8的设置,通过刻度线B8就可以直观的观察营养液的量。其中,所述通气管10右侧内部嵌入有过滤棉1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通气管10和过滤棉15的设置,喂食筒7外部的空气通过通气管10进入胃食管7内腔,过滤棉15可以有效的对空气进行过滤,相对于传统婴幼儿的胃管而言,本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胃食管7内腔污染营养液。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夹片1、橡胶垫2、胃管3、刻度线A4、固定环5、转盘6、喂食筒7、刻度线B8、橡胶塞A9、通气管10、橡胶塞B11、橡胶条12、丝杆13、橡胶夹块14、过滤棉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夹片1夹在婴幼儿脸部左右两侧,使固定环5位于婴幼儿鼻子前部,橡胶垫2位于夹片1与婴幼儿脸部之间,使得本装置在固定在婴幼儿脸部的时候,可以使得本装置的佩戴可以更加舒适,然后将胃管3贯穿固定环5中部,然后再从婴幼儿鼻孔插入,根据胃管3上的刻度线A4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胃管3插入的深度,相对于传统的婴幼儿胃管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胃管3插入的深度,也就是能够对胃管3的插入深度做到精确的控制,然后通过转盘6转动丝杆13,丝杆13通过转动带动两组橡胶夹块14相互靠近,使得两组橡胶夹块14将胃管3夹住,相对于传统的胃管而言,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对胃管3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胃管3松动情况的发生,通过针筒扎穿橡胶塞A9,然后通过针筒向喂食筒8内腔注射营养液,然后营养液通过胃管3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胃管(3)、喂食筒(7)和固定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筒(7)底部插入胃管(3)顶部,所述胃管(3)贯穿固定环(5)中部,所述胃管(3)前侧面中部刻画有刻度线A(4),所述固定环(5)左右两侧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13),两组所述丝杆(13)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转盘(6),所述喂食筒(7)顶部插入有橡胶塞A(9),所述喂食筒(7)右侧顶部贯穿熔接有通气管(10),所述固定环(5)底部左右两侧对称熔接有夹片(1),两组所述夹片(1)相向的一侧底部对称熔接有橡胶垫(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包括胃管(3)、喂食筒(7)和固定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筒(7)底部插入胃管(3)顶部,所述胃管(3)贯穿固定环(5)中部,所述胃管(3)前侧面中部刻画有刻度线A(4),所述固定环(5)左右两侧螺纹贯穿连接有丝杆(13),两组所述丝杆(13)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转盘(6),所述喂食筒(7)顶部插入有橡胶塞A(9),所述喂食筒(7)右侧顶部贯穿熔接有通气管(10),所述固定环(5)底部左右两侧对称熔接有夹片(1),两组所述夹片(1)相向的一侧底部对称熔接有橡胶垫(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插入深度的婴儿用胃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义王绪芳李树梅张天航毛常峰
申请(专利权)人:孙雪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