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26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药器,一种混药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刺针,刺针侧壁开设有第一针孔,所述主体内成型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针孔形成供药液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刺针上开设有第二针孔和第三针孔,主体中部开设有连接位,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针孔和连接位,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第三针孔和连接位,所述连接位上设置有用于吹气的吹气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减少穿刺次数,提高配药效率,避免药品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药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混药器。
技术介绍
临床上,溶药、配药时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常规的做法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少量液体注入盛装粉针剂的药瓶中,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再用注射器回抽、注入液体瓶中。这种操作方法通常需要反复穿刺、抽吸,来置换气体和药液溶剂,来将各种药物进行融合。采用注射器多次反复穿刺、抽吸,程序繁琐、效率低,增加了护士溶药和配药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同时由于注射器多次穿刺瓶塞,增加了药物污染的机会及瓶塞的微粒进入药液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药器,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混药器取代传统的注射器来进行配药,减少穿刺次数,解决配药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药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刺针,刺针侧壁开设有第一针孔,所述主体内成型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针孔形成供药液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刺针上开设有第二针孔和第三针孔,主体中部开设有连接位,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针孔和连接位,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第三针孔和连接位,所述连接位上设置有用于吹气的吹气部。优选地,所述连接位上设置有导管,导管内开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导管端部与吹气部连接,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三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导管上活动设置有用于关闭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止流阀。优选地,所述止流阀上下两端均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内活动卡接有滚轮,通过滚轮在导向槽的运动实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关闭和开启。优选地,所述第二针孔和第三针孔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密封第二针孔和第三针孔的瓣膜。优选地,所述瓣膜的形状为三角形。优选地,所述主体上下两端套设有用于保护刺针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用于拿取主体的手持板。优选地,所述手持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凸起。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申请的混药器采用一体设计,通过混药器取代之前的注射器配药,通过混药器进行配药能节省配药流程,加快医护人员的配药速率,减少反复抽吸、穿刺动作,减少污染环节,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用起来简单方便。2.刺针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针孔,相比较之前的刺针端部开设针孔,本申请是采用侧壁开口,能减少药品的密封盖因刺针的插入带入橡胶屑的情况的发生,防止污染药品。3.刺针的端部是完整的圆锥形的设计,这样设计能减小刺入药瓶中的力,方便刺入,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区域放大图。附图标记:1-主体;11-第二通道;12-第三通道;2-刺针;21-第一针孔;22-第一通道;23-第二针孔;24-第三针孔;3-连接位;4-吹气部;5-导管;51-第一流道;52-第二流道;6-止流阀;61-导向槽;62-滚轮;7-瓣膜;8-保护套;9-手持板;9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混药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刺针2,刺针2的端部设计成圆锥形,这样的设计能方便刺针2刺入药瓶中,刺针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针孔21,所述主体1内成型有第一通道22,第一通道22与第一针孔21形成供药液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所述刺针2上开设有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主体1中部开设有连接位3,所述第二通道11连通第二针孔23和连接位3,所述第三通道12连通第三针孔24和连接位3,所述连接位3上设置有吹气部4,吹气部4采用的是橡胶球体,挤压后会产生气流,吹气部4的作用是通过挤压吹气部4来给药瓶内充气,增加药瓶内的气压,使瓶内的药品沿着第一通道22流到另外的药品内,方便药品的流通,方便配药,如图2所示,连接位3上设置有导管5,导管5采用软管的设计,导管5内开设有第一流道51和第二流道52,第一流道51与第二通道11连通,第二流道52与第三通道12连通,导管5的一端与吹气部4连接,挤压吹气部4后产生的气体会沿着通道从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流出,主要是增加药瓶内的气压,促进药液的流动,能帮助采用玻璃瓶盛装的药品的配药,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使用的效果明显。导管5上活动设置了一个止流阀6,止流阀6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的侧壁开设有2个导向槽61,导向槽61是倾斜设置在活动腔内的,导向槽61内活动卡接有滚轮62,通过滚轮62的移动,导管5受到滚轮62的挤压,会实现关闭导管5的目的,通过止流阀6来控制第一流道51和第二流道52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目标药瓶的充气,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药液的流动。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药液进入到第二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造成药液的浪费,在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上设置有若干个瓣膜7,瓣膜7的形状设计成了三角形,使4个瓣膜7密封住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当气体通过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进入药瓶中时,瓣膜7不会影响气体进入,不充气时,瓣膜7会阻挡药液进入到第二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中,这样的设计简单方便,阻挡效果好。主体1上下两端套设有用于保护刺针2的保护套8,保护套8能保护刺针2不受污染,保护刺针2的不受损伤。主体1中部一侧设置有手持板9,手持板9上设置有凸起91,手持板9的设置主要是为方便混药器的拿取,防止拿取过程中与刺针2接触,对刺针2造成污染,凸起91的设计是起到防滑的作用,保证在拿取过程中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刺针(2),刺针(2)侧壁开设有第一针孔(21),所述主体(1)内成型有第一通道(22),第一通道(22)与第一针孔(21)形成供药液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所述刺针(2)上开设有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主体(1)中部开设有连接位(3),所述第二通道(11)连通第二针孔(23)和连接位(3),所述第三通道(12)连通第三针孔(24)和连接位(3),所述连接位(3)上设置有用于吹气的吹气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刺针(2),刺针(2)侧壁开设有第一针孔(21),所述主体(1)内成型有第一通道(22),第一通道(22)与第一针孔(21)形成供药液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所述刺针(2)上开设有第二针孔(23)和第三针孔(24),主体(1)中部开设有连接位(3),所述第二通道(11)连通第二针孔(23)和连接位(3),所述第三通道(12)连通第三针孔(24)和连接位(3),所述连接位(3)上设置有用于吹气的吹气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位(3)上设置有导管(5),导管(5)内开设有第一流道(51)和第二流道(52),导管(5)端部与吹气部(4)连接,所述第一流道(51)与第二通道(11)连通,第二流道(52)与第三通道(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上活动设置有用于关闭第一流道(5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