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荆玉庆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2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侧固定连接T形滑轨的一侧,L形板的横板一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轨设于所述T形滑槽内,所述L形板上侧固定连接丝杠槽一的下端,所述L形板的横板中部铰接锥齿轮一的中心轴,所述锥齿轮一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的横板并固定连接丝杠一下端,所述丝杠一设于所述丝杠槽一内,锥齿轮二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的竖板并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一侧中部,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在钡餐搅拌时,病人可将钡餐放入搅拌杯后通过设备进行均匀搅拌,防止手动搅拌不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
本技术涉及艾灸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方法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及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疗法,传统的艾灸方法较为简陋,大多为人工手持艾灸,长期手持艾灸导致手酸,难以掌控艾灸距离,稍有不慎易灼伤人体,且艾灸时,人力难以掌控穴位与艾柱的距离,导致发热不均,热量不持久,无法持续对学位进行持续刺激或刺激不均,导致艾灸效果不佳,所以亟于制作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用于艾灸治疗。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侧固定连接T形滑轨的一侧,L形板的横板一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轨设于所述T形滑槽内,所述L形板上侧固定连接丝杠槽一的下端,所述L形板的横板中部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包括床体(1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1)一侧固定连接T形滑轨(10)的一侧,L形板(8)的横板一侧设有T形滑槽(15),所述T形滑轨(10)设于所述T形滑槽(15)内,所述L形板(8)上侧固定连接丝杠槽一(7)的下端,所述L形板(8)的横板中部铰接锥齿轮一(16)的中心轴,所述锥齿轮一(16)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8)的横板并固定连接丝杠一(14)下端,所述丝杠一(14)设于所述丝杠槽一(7)内,锥齿轮二(17)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8)的竖板并固定连接转盘一(9)的一侧中部,所述锥齿轮一(16)与所述锥齿轮二(17)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包括床体(1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1)一侧固定连接T形滑轨(10)的一侧,L形板(8)的横板一侧设有T形滑槽(15),所述T形滑轨(10)设于所述T形滑槽(15)内,所述L形板(8)上侧固定连接丝杠槽一(7)的下端,所述L形板(8)的横板中部铰接锥齿轮一(16)的中心轴,所述锥齿轮一(16)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8)的横板并固定连接丝杠一(14)下端,所述丝杠一(14)设于所述丝杠槽一(7)内,锥齿轮二(17)的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L形板(8)的竖板并固定连接转盘一(9)的一侧中部,所述锥齿轮一(16)与所述锥齿轮二(17)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艾灸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丝杠槽一(7)内设有滑块一(6),所述滑块一(6)螺纹连接所述丝杠槽一(7),所述滑块一(6)的一侧固定连接丝杠槽二(2)的一端,所述丝杠槽二(2)内部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二(13)的一端,所述丝杠二(13)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丝杠槽二(2)并固定连接转盘二(1)的一侧中部,滑块二(18)设于所述丝杠槽二(2)内,所述滑块二(18)螺纹连接所述丝杠槽二(2),所述滑块二(18)下侧固定连接端盖(3)的上侧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玉庆陈玉贤曾璐
申请(专利权)人:荆玉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