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25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及方法,该施工结构中:在线杆底部包裹发泡膜,线杆位置处的土路基中环形填筑回填碎石,使包裹发泡膜部分的线杆垂直固定在回填碎石中;土路基和回填碎石上表面的连接处均铺设有土工格栅;在土路基和回填碎石上表面铺设路面基层,在路面基层上铺设路面沥青面层;拔除线杆后,向回填碎石内的孔洞中填灌细石混凝土,并在回填碎石位置孔洞上方满铺土工格栅,在其上方孔洞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至路面沥青面层齐平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避免了路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线杆等复杂障碍周边无法回填碾压密实的问题;在拔除线杆时,不会对线杆四周路基土方造成扰动,避免了线杆拔除时对四周路基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市政道路改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力、通信等线杆位于道路施工区域,且在施工阶段无法进行迁改,需要在道路形成后再统一迁改的复杂情况。在遇到此种复杂情况下进行线杆周围路基填筑施工时,大型碾压设备在线杆周围进行施工时容易碰撞线杆造成安全事故,采用小型碾压设备则难以压实。在道路施工完毕后,进行线杆拔除时,常规处理手段容易对线杆周围路基进行扰动,导致在进行路面恢复后拔除线杆部位的路面易出现沉降、塌陷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包括:发泡膜、回填碎石、土路基、土工格栅、路面基层、路面沥青面层、钢纤维混凝土以及路基填筑区域施工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施工结构包括:发泡膜(1)、回填碎石(2)、土路基(3)、土工格栅(4)、路面基层(5)、路面沥青面层(6)、钢纤维混凝土(8)以及路基填筑区域施工完成后需要拔除的线杆(7);其中:/n在线杆(7)底部包裹发泡膜(1),线杆(7)位置处的土路基(3)中环形填筑回填碎石(2),使包裹发泡膜(1)部分的线杆(7)垂直固定在回填碎石(2)中;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的上表面齐平,且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上表面的连接处均铺设有土工格栅(4);在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上表面铺设路面基层(5),在路面基层(5)上铺设路面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施工结构包括:发泡膜(1)、回填碎石(2)、土路基(3)、土工格栅(4)、路面基层(5)、路面沥青面层(6)、钢纤维混凝土(8)以及路基填筑区域施工完成后需要拔除的线杆(7);其中:
在线杆(7)底部包裹发泡膜(1),线杆(7)位置处的土路基(3)中环形填筑回填碎石(2),使包裹发泡膜(1)部分的线杆(7)垂直固定在回填碎石(2)中;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的上表面齐平,且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上表面的连接处均铺设有土工格栅(4);在土路基(3)和回填碎石(2)上表面铺设路面基层(5),在路面基层(5)上铺设路面沥青面层(6),且包裹在线杆(7)上的发泡膜(1)的顶端位于路面沥青面层(6)的上方;
拔除线杆(7)后,向回填碎石(2)内的孔洞中填灌细石混凝土,并在回填碎石(2)位置孔洞上方满铺土工格栅(4),在其上方孔洞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8)至路面沥青面层(6)齐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回填碎石(2)填筑时以线杆(7)为圆心,半径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情况的路基填筑及路面恢复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工格栅(4)宽2米,用卡扣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任若微朱颂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