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出行项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21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盲人辅助智能设备结构领域,具体是公开一种盲人出行项圈,其为佩戴在脖颈上环形圈,包括佩戴时对应在脖颈前侧的U型功能主体段和对应在脖颈后侧的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U型功能主体段的U型挂脖连接段,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上内设有盲人出行智能系统,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端部与U型挂脖连接段的端部通过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端部连接结构连接;该结构的盲人出行项圈是佩戴在脖子上,距离耳朵较近,不会存在佩戴不舒适的问题,其结构佩戴、取下操作方便,特别适合于盲人使用,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盲人出行项圈
本技术涉及盲人辅助智能设备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盲人出行项圈。
技术介绍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产品的出现已经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智能导航技术的发展也已经是日渐成熟,日渐人性化。而供盲人使用智能的设备现市场上也有一些产品出现,例如佩戴在头上的智能导航头盔、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手持智能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使用在智能效果上还在不断的研发改进中,对于产品结构在盲人的使用中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的,如智能导航头盔,佩戴在头上存在诸多头部的不方便不适之处,而智能手环是佩戴在手腕上的距离耳朵较远使用时盲人得将手臂抬起,手臂就不能用于触摸周围环境,也是存在着不便,再有手持智能设备也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上述盲人使用的智能设备产品在使用时的不足之处,致力研发设计改进,虽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在脖子上便于盲人使用,佩戴取下操作方便的一种智能的盲人出行项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盲人出行项圈,其为佩戴在脖颈上环形圈,包括佩戴时对应在脖颈前侧的U型功能主体段和对应在脖颈后侧的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U型功能主体段的U型挂脖连接段,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上内设有盲人出行智能系统,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端部与U型挂脖连接段的端部通过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端部连接结构连接。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和U型挂脖连接段包括管状的外壳体,所述端部连接结构为,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嵌设有第一磁块,所述U型挂脖连接段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供与第一连接块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内嵌设有供与第一磁块相吸附的第二磁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吸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可转动和轴向活动的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与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可相互卡住防止连接套环脱离第二连接块的卡环,所述连接套环朝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内侧壁及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相配的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端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柔性条,所述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端部内设有定位卡套,所述柔性条的末端从定位卡套穿入在U型挂脖连接段的外壳体内并末端设有可与定位卡套内端相互卡住防止柔性条脱离U型挂脖连接段的防脱卡环,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端面上还凸设有可嵌入在定位卡套内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轴向开设有两间隔的分离缝,两分离缝之间为卡接片,所述卡接片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卡接块,所述定位卡套与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上对应卡接块设有供卡接块嵌入卡住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设有用于推动卡接块脱离卡接孔的推动按钮,推动按钮的一端可顶住卡接块,其另一端穿出在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的卡接孔外,所述推动按钮与卡接孔内壁之间设有防脱卡块结构和弹簧顶出结构。所述盲人出行智能系统包括有耳机,所述耳机分别设置在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两端外侧壁上并对应可直接佩戴在人体耳朵内的方位设置。所述耳机与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的端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设置,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的端部侧壁上设有插接孔,所述耳机包括入耳主体和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上开设有分断开的套接口,所述环形套上与套接口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接片,所述入耳主体对应插接片连接在连接主体上,所述环形套通过套接口可套在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端部上并插接片对应插入在插接孔内,所述插接片上与插接孔内设有电路连接金属点。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供环形套嵌套的环形槽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盲人出行项圈其包括U型功能主体段和U型挂脖连接段,两者对应端部相连接构成环形圈,使用时直接佩戴在脖颈上,距离耳朵较近,听音清晰,且不会存在佩戴不舒适的问题,操作使用也方便,其U型功能主体段和U型挂脖连接段是通过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端部连接结构连接的,通过该结构结构项圈佩戴或取下的操作能够更方便,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效果,特别适合于盲人使用。上述进一步的端部连接结构设置,能够快速定位连接,稳固连接不易分离,麻烦操作简单、方便且快速;上述进一步设置柔性条的结构设置可用于拉伸项圈,即不从脖颈上取下项圈,而是将项圈的周长延伸开,该结构设置可用于例如盲人需要他们帮助设置项圈或其他需求时,将项圈拉长方便别人的操作,或可有其他用途,如上述进一步的耳机设置,通过拉出柔性条,提供足够的长度,能够将U型功能主体段两端的耳机挂在耳朵上使用,柔性条的连接也能够防止项圈掉落,具有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盲人出行项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盲人出行项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U型功能主体段1;插接孔11;环形槽段12;U型挂脖连接段2;端部连接结构3;第一连接块31;第一磁块32;第二连接块33;第二磁块34;定位柱35;定位孔36;连接套环37;卡环38;螺纹结构39;柔性条40;卡套41;防脱卡环42;连接环43;卡接片44;卡接块45;卡接孔46;推动按钮47;防脱卡块结构48;弹簧顶出结构49;耳机5;入耳主体51;连接主体52;环形套521;套接口522;插接片5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盲人出行项圈,包括佩戴时对应在人体脖颈前侧的U型功能主体段1和对应在人体脖颈后侧的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U型功能主体段1的U型挂脖连接段2,如图1所示其为整体外形为上述两部分主体构成,形成可佩戴在脖颈上的环形圈,该结构的盲人出行智能设备是现有同类设备中没有的形态结构设置,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提到的现有同类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上述的有效果,其智能效果的实现是通过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上内设有盲人出行智能系统来实现的,盲人出行智能系统可采用现有盲人设备需要的功能技术,或开发更多的功能作用,该部分不是本案的主要改进之处,这里就不对该部分做更多描述,该部分的不完全公开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案技术方案的清楚理解,本技术中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1的端部与U型挂脖连接段2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结构3来连接,由于本技术产品是供给盲人使用的,因此该结构的设置宜为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结构设置,从而达到方便盲人的使用操作,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端部连接结构3的结构,如图2所示,如下所述。如图中所示,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1和U型挂脖连接段2包括管状的外壳体,实现盲人出行使用的智能功能作用效果的部件设置主要是设置在外壳体内,能够较好的保护部件,不易受损,而所述端部连接结构3具体的是为,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1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块31,所述第一连接块31内嵌设有第一磁块32,所述U型挂脖连接段2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供与第一连接块31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盲人出行项圈,其特征在于,其为佩戴在脖颈上环形圈,包括佩戴时对应在脖颈前侧的U型功能主体段和对应在脖颈后侧的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U型功能主体段的U型挂脖连接段,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上内设有盲人出行智能系统,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端部与U型挂脖连接段的端部通过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端部连接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盲人出行项圈,其特征在于,其为佩戴在脖颈上环形圈,包括佩戴时对应在脖颈前侧的U型功能主体段和对应在脖颈后侧的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U型功能主体段的U型挂脖连接段,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上内设有盲人出行智能系统,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端部与U型挂脖连接段的端部通过可快速分离或连接的端部连接结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出行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和U型挂脖连接段包括管状的外壳体,所述端部连接结构为,所述U型功能主体段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嵌设有第一磁块,所述U型挂脖连接段的外壳体端部上设有供与第一连接块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内嵌设有供与第一磁块相吸附的第二磁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吸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可转动和轴向活动的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与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可相互卡住防止连接套环脱离第二连接块的卡环,所述连接套环朝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内侧壁及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相配的螺纹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盲人出行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与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端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柔性条,所述U型挂脖连接段外壳体端部内设有定位卡套,所述柔性条的末端从定位卡套穿入在U型挂脖连接段的外壳体内并末端设有可与定位卡套内端相互卡住防止柔性条脱离U型挂脖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和朋顾辉煌施杨欢王广利柯雅颖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