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1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螺纹槽外,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好,操作便捷,便于对床板的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进行调节,针对不同高度的病床进行使用,方便对病人进行转移运送,省时省力,可避免在转移病人过程中,给病人带来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床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
技术介绍
在医院内,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者是做完手术不能够下床行走的病人,需要在治疗或者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换床,转移床是能够移动并能够对病人进行转移的医疗床,把病人从病床转移至转移床,再从转转移床转移到另外一个病床上,以方便对患者进行换床工作。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转移床结构简单,使用时,需要医务人员或者病人家属配合用力把病人从病床上抬运至转移床上,然后再从转移床抬运至另一个病床上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在搬抬病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病人的伤口缝合处裂开,加重病人的病情,给病人带来痛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解决了转移床结构简单,需要医务人员或者病人家属配合用力把病人从病床上抬运至转移床上,然后再从转移床抬运至另一个病床上,费时费力,在搬抬病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病人的伤口缝合处裂开,加重病人的病情,给病人带来痛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螺纹槽外,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两个螺纹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定位板外,连接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均设有丝杆,两个丝杆上均螺纹套设有滑座,两个滑座的顶部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滑槽外,两个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床板,安装板上开设有腔体,腔体靠近滑座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相连通,两个丝杆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两个丝杆上均套设有链轮,两个链轮均位于腔体内,两个链轮上绕设有同一个链条,腔体远离滑座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三通孔外,转轴位于腔体内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摇把,转轴远离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摇把。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多个滚轮呈两两对称排布,多个滚轮的底部均与安装板的顶部滚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呈两两对称设备,四个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两个螺纹柱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丝杆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与第三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滑座的底部均嵌套有滚珠,两个滚珠分别与相对应滑槽的底部内壁滑动接触。优选的,两个滑槽远离相对应链轮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两个丝杆远离相对应链轮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相对应的轴承座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通过利用四个万向轮把该设备移动至病床床边,顺时针转动第一摇把,第一摇把带动连接轴和两个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和螺纹柱转动,使得两个立柱带动安装板和床板升高,同理,逆时针转动第一摇把,使得两个立柱带动安装板和床板降低,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摇把,可对床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可根据病床的高度不同,对床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2)、该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摇把,第二摇把带动转轴、相对应的丝杆和链轮转动,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两个链轮带动相对应的丝杆进行同步同向转动,两个滑座带动床板向靠近病床的方向移动,当把床板移动至病床上合适位置并与病人相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摇把,在医务人员、家属的帮助下,把病人抬至床板上,这样对病人的搬抬时间短,移动距离端,避免造成病人伤口裂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把病人抬至床板上时,逆时针转动第二摇把,第二摇把带动转轴、相对应的丝杆和链轮反方向转动,使得两个滑座带动床板向远离病床的方向移动,对床板的移动平稳,把床板移动至安装板的正上方时,停止转动第二摇把,然后便可推动该设备进行移动,对病人进行运送,把病人运送至另一个病床旁边时,可根据另一个病床的高度,按照上述步骤转动第一摇把,对床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在顺时针转动第二摇把,把床板移动至另一个病床上的合适位置,然后再由医务人员、家属的帮助下,把病人抬至病床上即可,可避免在转移病人过程中,给病人带来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安装板俯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安装板;3、立柱;4、螺纹槽;5、螺纹柱;6、第一通孔;7、第一锥形齿轮;8、定位板;9、连接轴;10、第二锥形齿轮;11、滑槽;12、丝杆;13、滑座;14、床板;15、腔体;16、第二通孔;17、链轮;18、链条;19、第三通孔;20、转轴;21、第一摇把;22、第二摇把;23、滚轮;24、支撑柱;25、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立柱3,两个立柱3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4,两个螺纹槽4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5,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螺纹槽4外,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8,两个定位板8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9,连接轴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定位板8外,连接轴9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7相啮合,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立柱(3),两个立柱(3)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4),两个螺纹槽(4)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5),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螺纹槽(4)外,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8),两个定位板(8)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9),连接轴(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定位板(8)外,连接轴(9)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7)相啮合,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1),两个滑槽(11)内均设有丝杆(12),两个丝杆(12)上均螺纹套设有滑座(13),两个滑座(13)的顶部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滑槽(11)外,两个滑座(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床板(14),安装板(2)上开设有腔体(15),腔体(15)靠近滑座(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6),两个第二通孔(16)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11)相连通,两个丝杆(12)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6),两个丝杆(12)上均套设有链轮(17),两个链轮(17)均位于腔体(15)内,两个链轮(17)上绕设有同一个链条(18),腔体(15)远离滑座(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9),第三通孔(19)内转动安装有转轴(20),转轴(2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三通孔(19)外,转轴(20)位于腔体(15)内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丝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患者换床结构的术后患者转移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立柱(3),两个立柱(3)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槽(4),两个螺纹槽(4)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5),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螺纹槽(4)外,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两个螺纹柱(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8),两个定位板(8)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9),连接轴(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定位板(8)外,连接轴(9)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0)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7)相啮合,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1),两个滑槽(11)内均设有丝杆(12),两个丝杆(12)上均螺纹套设有滑座(13),两个滑座(13)的顶部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滑槽(11)外,两个滑座(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床板(14),安装板(2)上开设有腔体(15),腔体(15)靠近滑座(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6),两个第二通孔(16)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11)相连通,两个丝杆(12)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6),两个丝杆(12)上均套设有链轮(17),两个链轮(17)均位于腔体(15)内,两个链轮(17)上绕设有同一个链条(18),腔体(15)远离滑座(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9),第三通孔(19)内转动安装有转轴(20),转轴(2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三通孔(19)外,转轴(20)位于腔体(15)内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丝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媛柳鲍帮平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