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7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底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和液压油箱,液压油箱位于液压泵的右侧,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本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制作合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设有棉垫,使孩子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不至于被固定器勒伤,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既能够将头固定住又能够将锁骨固定还能固定住患儿的腰和四肢,设有液压伸缩杆,可以调节使患儿达到一个方便医生按摩治疗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斜颈的治疗效果,其成本低,具有较好实用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其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使得脸部发育受影响,两侧脸庞大小不一,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相当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为:婴儿出生后一月后,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五个月后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即推拿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一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三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之效;平衡阴阳,化瘀通痹之功。后世医学通过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推拿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现代中医学传承经典将推拿疗法运用于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中,收到较好的疗效。针对非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主要以舒筋缓拘、牵张患肌为治则,采用揉捻、拿捏和伸扳的推拿手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1、患儿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医者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只手拿并稍向上提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操作两到三次。2、医者一只手扶住患侧肩部,手稍向下压住肩部,另一只手扶持患侧头部上方,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在额状面内作被动侧向运动,反复作数次。3、医者一只手托扶患儿头项部,另一只手摩揉患侧胸锁乳突肌。结束操作。上述的推拿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以免加重患肌损伤,或颈椎关节损伤。使用上述方法后,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但是现有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的固定器,当医者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推拿时,固定头部与肩部时常会将患者的锁骨扭至骨折,造成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局面,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治疗人员在进行治疗时其难度增加,不利于提高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该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结构简单、完整、紧凑,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既能够将头固定住又能够将锁骨固定还能固定住患儿的腰和四肢,使得治疗小儿斜颈的疗效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底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和液压油箱,液压油箱位于液压泵的右侧,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身体支撑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身体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前侧设有支撑柱和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位于支撑柱的左侧,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设有腰部固定架,身体支撑板的左侧设有第二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直线电机,两个第一直线电机的右端均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肩部固定架,身体支撑板的下表面左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左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有头部支撑板,头部支撑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直线电机,两个第二直线电机的右端均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头部固定环,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伸缩杆、第一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部固定架、头部固定环和腰部固定架的内侧面均设有棉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腰部固定架的左右两内侧面中部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设有腰部固定板,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部固定架与身体支撑板成度夹角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四周侧面设有三个成阵列分布的辅助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制作合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设有棉垫,使孩子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不至于被固定器勒伤,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既能够将头固定住又能够将锁骨固定还能固定住患儿的腰和四肢,设有液压伸缩杆,可以调节使患儿达到一个方便医生按摩治疗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斜颈的治疗效果,其成本低,具有较好实用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片机、2底板、3固定螺栓、4液压伸缩杆、5液压泵、6液压油箱、7身体支撑板、8腿部固定带、9支撑柱、10支撑板、11手臂固定带、12肩部固定架、13第一直线电机、14头部固定环、15第一滑动导轨、16第二直线电机、17头部支撑板、18第二滑动导轨、19辅助固定板、20第一电动伸缩杆、21支撑杆、22腰部固定板、23第二电动伸缩杆、24第三电动伸缩杆、25腰部固定架、26棉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3,底板2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4,可以调节使患儿达到一个方便医生按摩治疗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斜颈的治疗效果,液压伸缩杆4的四周侧面设有三个成阵列分布的辅助固定板19,可以对液压伸缩杆4有一个辅助固定的作用,底板2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5和液压油箱6,液压油箱6位于液压泵5的右侧,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4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液压伸缩杆4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7,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8,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部前侧设有支撑柱9和手臂固定带11,手臂固定带11位于支撑柱9的左侧,手臂固定带11和腿部固定带8均为松紧布材质,便于固定患儿的四肢,支撑柱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下端设有腰部固定架25,腰部固定架25的左右两内侧面中部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24,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均设有腰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3),底板(2)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4),底板(2)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5)和液压油箱(6),液压油箱(6)位于液压泵(5)的右侧,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4)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液压伸缩杆(4)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7),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8),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部前侧设有支撑柱(9)和手臂固定带(11),手臂固定带(11)位于支撑柱(9)的左侧,支撑柱(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下端设有腰部固定架(25),身体支撑板(7)的左侧设有第二滑动导轨(18),第二滑动导轨(18)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直线电机(13),两个第一直线电机(13)的右端均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肩部固定架(12),身体支撑板(7)的下表面左侧设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左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一电动伸缩杆(20)的顶端设有头部支撑板(17),头部支撑板(17)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滑动导轨(18),第二滑动导轨(18)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直线电机(16),两个第二直线电机(16)的右端均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头部固定环(14),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单片机(1),单片机(1)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伸缩杆(4)、第一直线电机(13)、第二直线电机(16)、第一电动伸缩杆(20)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3),底板(2)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4),底板(2)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5)和液压油箱(6),液压油箱(6)位于液压泵(5)的右侧,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6)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5)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4)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液压伸缩杆(4)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7),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右侧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8),身体支撑板(7)的上表面中部前侧设有支撑柱(9)和手臂固定带(11),手臂固定带(11)位于支撑柱(9)的左侧,支撑柱(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下端设有腰部固定架(25),身体支撑板(7)的左侧设有第二滑动导轨(18),第二滑动导轨(18)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直线电机(13),两个第一直线电机(13)的右端均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肩部固定架(12),身体支撑板(7)的下表面左侧设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左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一电动伸缩杆(20)的顶端设有头部支撑板(17),头部支撑板(17)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展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