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摄影架不能一次性将病人下肢和脊柱病变情况显示出来,并且采取卧姿进行检查不能将病人在负重位时的关节状态进行显示出来,以及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对病人进行防护固定的问题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螺纹块左右对称,两个螺纹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摄片辅助装置,每个螺纹块都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前部腔体下底面,两个螺纹杆转动形成摄片辅助装置竖直升降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
技术介绍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如果对病人进行下肢关节或者脊柱的拍摄检查时,由于下肢和脊柱长度较长,如果需要完整的下肢或者脊柱的骨架X光胶片,则需要对病人进行三次照射,之后将三张胶片放在一块进行观察,三张胶片连接处的关节显示不够准确,容易产生误差,影响医生对于病人关节的诊断,并且多数X光检查病人采取卧姿进行检查,不能将病人在负重位时的关节状态显示出来,影响医生对于病人关节处的评估和测量,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对病人进行防护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摄影架不能一次性将病人下肢和脊柱病变情况显示出来,并且采取卧姿进行检查不能将病人在负重位时的关节状态进行显示出来,以及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对病人进行防护固定的问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螺纹块左右对称,两个螺纹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摄片辅助装置,每个螺纹块都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前部腔体下底面,两个螺纹杆转动形成摄片辅助装置竖直升降的结构;所述底座前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手架和第二扶手架,第一扶手架和第二扶手架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扶手架和第二扶手架内都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把手。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下部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的外缘共同连接有齿面带,齿面带中部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后部腔体下底面。优选的,所述把手下端面滑动连接有按钮,按钮的上端铰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前后对称排布,每个连接杆的外侧都铰接有卡块,卡块外表面滑动连接于把手的前后两端面,按钮和把手内部上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扶手架和第二扶手架的内侧前后两端面都均匀设有若干卡槽,卡槽可与卡块互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扶手架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齿形带,第二扶手架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盒体,齿形带可与盒体互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上端同轴固接有棘轮;所述盒体的左侧上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右侧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右端铰接有卡爪,卡爪的后部转动连接于盒体的内部上端面,,卡爪与棘轮互相啮合,卡爪和盒体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摄影架不能一次性将病人下肢和脊柱病变情况显示出来,并且采取卧姿进行检查不能将病人在负重位时的关节状态进行显示出来,以及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对病人进行防护固定的问题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后部底座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和摄片辅助装置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按钮和两个卡块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推杆和棘轮配合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架、2-玻璃、3-第一扶手架、4-把手、5-卡槽、6-齿形带、7-盒体、8-底座、9-螺纹杆、10-螺纹块、11-摄片辅助装置、12-第一齿轮、13-齿面带、14-第二齿轮、15-电机、16-棘轮、17-第四齿轮、18-卡爪、19-连杆、20-第一弹簧、21-推杆、22-按钮、23-连接杆、24-第二弹簧、25-卡块、26-第二扶手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支撑架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10,两个螺纹块10左右对称,两个螺纹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摄片辅助装置11,每个螺纹块10都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9,螺纹杆9转动连接于底座8前部腔体下底面,两个螺纹杆9转动形成摄片辅助装置11竖直升降的结构;所述底座8前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内都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把手4。底座8的形状如图1所示,为阶梯型,方便病人在检查的时候站到底座8的上端面,此时底座8上端面可与X光射线发射机的最低点对齐,这样就可以从病人脚踝处到脊柱部位进行拍摄,然后两个手可以握住两个把手4,两个把手4可在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内竖直滑动,可以调节把手4的位置的高低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方便在检查的时候病人握住,防止身体发生倾倒,当病人站好之后,两个螺纹杆9同时转动此时就可以实现两个螺纹块10升降,两个螺纹杆9在支撑体的腔体内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摄片辅助装置11进行升降,此时配合X光摄影机进行同步升降,对病人的下肢进行拍摄,然后通过计算机将拍摄到的画面合成一张胶片,能够一次性将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病变情况显示出来,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测量评估,包括:各个关节畸形角度测量,负重位置下关节面间隙测量,矫形和置换术后评估有独一无二的指导价值,并且底座8的高度为36厘米,支撑架1的高度为164厘米,本装置只对机械部位进行改进,其他控制系统等无需改进,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所述螺纹杆9下部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两个第一齿轮12的外缘共同连接有齿面带13,齿面带13中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8后部腔体下底面。电机15转动带动上方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14转动,齿面带13内部设有齿面,齿面可以和第二齿轮14和第一齿轮12相啮和,当第二齿轮14转动的时候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带动皮带两侧啮合的第一齿轮12转动,就可以实现两个螺纹杆9同时转动。所述把手4下端面滑动连接有按钮22,按钮22的上端铰接有两个连接杆23,两个连接杆23前后对称排布,每个连接杆23的外侧都铰接有卡块25,卡块25外表面滑动连接于把手4的前后两端面,按钮22和把手4内部上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4。向上按动按钮22,带动两个连接杆23的内侧铰接点向下移动,两个卡块25只能在把手4的前后两端面内滑动,此时两个连接杆23会拉动两个卡块25向内侧移动,当不再对按钮22施加向上的力的时候,此时在第二弹簧24的作用下,会带动按钮2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卡块25从把手4的前后两端面内伸出。所述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的内侧前后两端面都均匀设有若干卡槽5,卡槽5可与卡块25互相配合。卡块25可以在卡槽5内滑动,当卡块25伸入卡槽5内后就可以将把手4固定住,当需要调节把手4的位置的时候,将卡块25从卡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支撑架(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10),两个螺纹块(10)左右对称,两个螺纹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摄片辅助装置(11),每个螺纹块(10)都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9),螺纹杆(9)转动连接于底座(8)前部腔体下底面,两个螺纹杆(9)转动形成摄片辅助装置(11)竖直升降的结构;/n所述底座(8)前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内都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把手(4)。/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支撑架(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10),两个螺纹块(10)左右对称,两个螺纹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摄片辅助装置(11),每个螺纹块(10)都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杆(9),螺纹杆(9)转动连接于底座(8)前部腔体下底面,两个螺纹杆(9)转动形成摄片辅助装置(11)竖直升降的结构;
所述底座(8)前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扶手架(3)和第二扶手架(26)内都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把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下部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两个第一齿轮(12)的外缘共同连接有齿面带(13),齿面带(13)中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8)后部腔体下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下肢全脊柱立式摄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下端面滑动连接有按钮(22),按钮(22)的上端铰接有两个连接杆(23),两个连接杆(23)前后对称排布,每个连接杆(23)的外侧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