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利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95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CT扫描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针对现有的防护床在进行CT照射防护时,不方便对需要照射的位置进行照射面积和位置的调整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CT扫描床本体,所述CT扫描床本体的顶端一侧铰接有环形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连接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连接有环形的防护布一,固定框架内滑动连接有三个盖板,三个盖板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最下方的盖板上开有安装孔。本装置能够在CT扫描时,对照射位置和照射面积进行调整,对其他部位进行全方位防护,减少了CT照射对患者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
本技术涉及CT扫描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CT检查设备已具备检出毫秒级病灶的能力,在现代医疗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一个或两个球管发射X射线穿过人体被扫描区域,由探测器接收衰减后的X线,经计算机系统处理被扫描人体区域内组织结构的X线衰减值进而重建并再现人体被扫描区域的解剖结构。扫描过程中发出的射线同时在扫描空间内通过反复的反射、折射,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射线,被检查者身体便不可避免被反复照射。在这些能量不同的射线中,大量的软射线(硬射线衰减后产生或散射线)会被人体组织吸收,对人体损伤最大,人体组织中尤其以人体的腺体(睾丸、卵巢、乳腺、甲状腺)最为敏感。目前CT扫描检查是当今医学诊疗过程中很重要的医学影像形态学检查方式;CT扫描过程中,医务人员主要采用距离加屏蔽方法即通用的隔室操作来防止受X线照射,但是对被检查者尚无有效辐射防护措施,也就是说CT扫描时被检查者形似裸露在满布射线的机房内。通常来讲,医用X线辐射防护主要采用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两种,其中以屏蔽防护为主,而人体屏蔽防护中又以辐射防护服为主要形式,现有的防护床在进行CT照射防护时,不方便对需要照射的位置进行照射面积和位置的调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解决了现有的防护床在进行CT照射防护时,不方便对需要照射的位置进行照射面积和位置的调整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包括CT扫描床本体,所述CT扫描床本体的顶端一侧铰接有环形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连接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和固定框架之间连接有环形的防护布一,固定框架内滑动连接有三个盖板,三个盖板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最下方的盖板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防护筒,防护筒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布筒,防护布筒的一端开口处缝制有环形的弹性绳,弹性绳位于防护筒的底端,防护布筒的另一端开口处连接有套接在防护筒上的活动环,活动环上安装有带动其沿防护筒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盖板上的丝杆,丝杆上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均固定在活动环的侧壁上,盖板上均设有两个传动腔,丝杆的顶端延伸至传动腔内连接有锥形齿轮一,盖板上开有与传动腔联通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腔的内部连接有与传动腔啮合的锥形齿轮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盖板的一侧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盖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传动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三个水平设置的滑槽,盖板的两侧均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远离铰接处的一侧壁底端安装有两个卡块,CT扫描床本体的顶端一侧开有两个卡槽,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且固定框架上安装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位于伸缩杆两侧的导向杆,固定板上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框架、盖板、伸缩杆、固定框架和固定板的设置,能够对照射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漏出的照射孔进行照射,减少对其他部位的照射;通过防护筒、锥形齿轮一、传动腔、活动环、连接块、丝杆、防护布筒、弹性绳、驱动电机、传动杆和锥形齿轮二的设置,能够对照射的面积进行调整,减少其他多余位置的照射;本装置能够在CT扫描时,对照射位置和照射面积进行调整,对其他部位进行全方位防护,减少了CT照射对患者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的盖板、防护筒、驱动电机、传动杆和传动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CT扫描床本体、2固定框架、3防护布一、4伸缩杆、5固定板、6安装框架、7盖板、8滑块、9防护筒、10锥形齿轮一、11传动腔、12活动环、13连接块、14丝杆、15防护布筒、16弹性绳、17驱动电机、18传动杆、19锥形齿轮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包括CT扫描床本体1,所述CT扫描床本体1的顶端一侧铰接有环形的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5连接有安装框架6,安装框架6和固定框架2之间连接有环形的防护布一3,固定框架2内滑动连接有三个盖板7,三个盖板7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最下方的盖板7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防护筒9,防护筒9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布筒15,防护布筒15的一端开口处缝制有环形的弹性绳16,弹性绳16位于防护筒9的底端,防护布筒15的另一端开口处连接有套接在防护筒9上的活动环12,活动环12上安装有带动其沿防护筒9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盖板7上的丝杆14,丝杆14上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均固定在活动环12的侧壁上,盖板7上均设有两个传动腔11,丝杆14的顶端延伸至传动腔11内连接有锥形齿轮一10,盖板7上开有与传动腔11联通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8,传动杆18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腔11的内部连接有与传动腔11啮合的锥形齿轮二19,传动杆18的另一端延伸至盖板7的一侧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盖板7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传动杆18,所述丝杆14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框架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有三个水平设置的滑槽,盖板7的两侧均设有滑块8,滑块8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固定框架2远离铰接处的一侧壁底端安装有两个卡块,CT扫描床本体1的顶端一侧开有两个卡槽,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且固定框架2上安装有手柄。所述安装框架6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位于伸缩杆4两侧的导向杆,固定板5上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本装置上的固定框架2、安装框架6、固定板5、盖板7均采用铅板或铅玻璃支撑,且其内部设有加强筋,防护布一3和防护布筒15均为铅布制成。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患者躺在CT扫描床本体1上,然后转动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的底端的卡块卡接在卡槽内,防护布一3和盖板7罩在患者身上,移动几个盖板7,使得安装有防护筒9的盖板移动至拍摄位置,其他两个盖板对不需要拍摄的位置进行防护,伸缩杆4带动安装框架6左右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包括CT扫描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CT扫描床本体(1)的顶端一侧铰接有环形的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5)连接有安装框架(6),安装框架(6)和固定框架(2)之间连接有环形的防护布一(3),固定框架(2)内滑动连接有三个盖板(7),三个盖板(7)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最下方的盖板(7)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防护筒(9),防护筒(9)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布筒(15),防护布筒(15)的一端开口处缝制有环形的弹性绳(16),弹性绳(16)位于防护筒(9)的底端,防护布筒(15)的另一端开口处连接有套接在防护筒(9)上的活动环(12),活动环(12)上安装有带动其沿防护筒(9)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包括CT扫描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CT扫描床本体(1)的顶端一侧铰接有环形的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5)连接有安装框架(6),安装框架(6)和固定框架(2)之间连接有环形的防护布一(3),固定框架(2)内滑动连接有三个盖板(7),三个盖板(7)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最下方的盖板(7)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防护筒(9),防护筒(9)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布筒(15),防护布筒(15)的一端开口处缝制有环形的弹性绳(16),弹性绳(16)位于防护筒(9)的底端,防护布筒(15)的另一端开口处连接有套接在防护筒(9)上的活动环(12),活动环(12)上安装有带动其沿防护筒(9)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CT扫描防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盖板(7)上的丝杆(14),丝杆(14)上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均固定在活动环(12)的侧壁上,盖板(7)上均设有两个传动腔(11),丝杆(14)的顶端延伸至传动腔(11)内连接有锥形齿轮一(10),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秦利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