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93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包括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包裹面料以及内部框架,内部框架封装在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包裹面料的内部,所述包裹面料包括外层面料和位于外层面料内侧的内层面料,所述内部框架位于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且内部框架与两者之间均设置有海绵层,以实现对患者肘关节的弯曲运动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保护肱动脉中留置软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患者的肘关节进行约束和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肘关节在不影响留置软管程度下能够进行伸曲活动,不会影响肘关节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使用该约束装置还可以时刻观察留置针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压监测是最基本的循环监测项目,也是最简单的心血管监测项目。可以反映血容量、血管壁弹性等因素有关,是反映心脏前后负荷、衡量血液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危重症病人的首选。为了便于血压检测及动脉血气的采取,动脉留置针已经普遍应用在临床,即减少病人的痛苦,又能直观反映病人生命体征,也为临床工作者减轻一定压力。由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动脉血管穿刺具有局限性,可选择性少,只能在肱动脉穿刺。还有些年纪大的病人,反复宣教保护留置针的重要性,肘部尽量避免弯曲,病人容易忘记,依从性差。还有长期卧床病人,肢体水肿,肥胖病人,穿刺难度大,因此为了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寿命,迫切需要一个动脉保护约束装置。动脉留置针留置于肱动脉。由于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即手肘窝的深处。因为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手肘会不由自主的弯折,这就造成留置软管也多次弯折,这样多次的弯折会使得留置软管劈裂从而降低了动脉留置针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医用手肘约束带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手肘部位的弯曲不能完全约束;其二、约束部位不透气,不散热,会出现血流不畅与压疮风险;其三、穿刺部位覆盖,不能时刻观察穿刺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以实现对患者肘关节的弯曲运动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保护肱动脉中留置软管的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包括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包裹面料以及内部框架,内部框架封装在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包裹面料的内部,所述包裹面料包括外层面料和位于外层面料内侧的内层面料,所述内部框架位于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且内部框架与两者之间均设置有海绵层。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框架包括第一钢片、铝合金板以及第二钢片,其中,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分别对应封装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内,铝合金板封装在包裹面料内并位于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铝合金板与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的海绵层。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的形状相同且均呈蝶形。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由两根呈长条状的海绵块组成,两根海绵块分别对应贴合在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外壁上且两根海绵块位于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片、铝合金板以及第二钢片一体式设置,且三者在展开状态下呈工字型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的长度小于第二魔术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对患者的肘关节进行约束和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肘关节在不影响留置软管程度下能够进行伸曲活动,不会影响肘关节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使用该约束装置还可以时刻观察留置针的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以下几点:1、本技术起到保护肱动脉中留置软管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约束带而言,剪去了中间多余的布使约束带大体上呈现碟形,这样约束带粘合以后手肘窝露在外边,透视性良好,同时还方便对患者穿刺针管插拔和固定,针管插拔更加便捷,针管与肱动脉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2、本技术内部框架中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均采用304钢材,该型号的钢材韧性较好,在魔术贴粘合力的作用下钢片也能保持较好的张力作用使布料不贴合在皮肤上,防止因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受阻而造成患者约束部位肿胀、麻木,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3、本技术内部框架中的铝合金板作为防止手臂弯曲的支撑,铝合金质量轻,刚性较佳,使用时铝合金板放在肘关节的下方对肘关节的约束性较好。在使用过程中就算铝合金板偏移,上下两端的钢片依旧对肘关节有较好的约束性;4、本技术采用魔术贴连接,穿戴更加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以及内部框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内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包裹面料,4、内部框架,401、第一钢片,402、铝合金板,403、第二钢片,5、内层面料,6、海绵块,7、外层面料,8、合成纤维缝线,9、手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由合成纤维缝线8缝制而成,如图1所示,包括魔术贴、包裹面料3、内部框架4,该魔术贴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均选用强力魔术贴,以增加约束带的约束力,并且绒面和钩面的长度都应占据约束带长度的一半,以便于针对不同手臂直径的病人进行调节,魔术贴的绒面应在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防止钩面刺伤皮肤;内部框架4封装在第一魔术贴1、第二魔术贴2以及包裹面料3的内部,如图2所示,包裹面料3包括外层面料7和位于外层面料内侧的内层面料5,外层面料7和内层面料5均应采用复合面料,因为复合面料的力度高、耐磨、不缩水、防腐霉,并且还可以在外层面料7和内层面料5上制出孔洞以增加透气性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所述内部框架4与外层面料7和内层面料5之间均设置有海绵层。如图3所示,内部框架4包括第一钢片401、铝合金板402、第二钢片403,第一钢片401和第二钢片403均选择304钢材,这种钢材韧性较强在魔术贴粘合力的作用下还能保持一个张力,这种张力使得面料不会完全紧贴皮肤,提升舒适度减少皮肤皮肤压疮的发生,铝合金板402各个边都要打磨干净防止毛刺透过布料刺伤皮肤。缝线要沿着内部框架4的边沿进行缝制,并且需要把铝合金板402和海绵层牢牢地固定在外层面料7和和内层面料5之间,保证铝合金板402一直在中间的位置。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所述外层面料7与内层面料5均呈蝶形,这样约束带粘合以后手肘窝露在外边,透视性良好,同时还方便对患者穿刺针管插拔和固定,针管插拔更加便捷,针管与肱动脉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所述海绵层由两根呈长条状的海绵块6组成,两根海绵块6分别对应贴合在第一钢片401和第二钢片403的外壁上且两根海绵块位于第一钢片401和第二钢片403的同一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海绵块6与第一钢片401和第二钢片403之间并无直接连接关系,仅贴合在对应钢片的外壁上,通过合成纤维缝线8缝合后起到内衬的作用,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海绵块6上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了更加适于实用,所述第一魔术贴1的长度小于第二魔术贴2的长度,便于将约束装置固定在患者的手肘9上。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把约束装置展开,轻抬起患者手臂,使铝合金板402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魔术贴(1)、第二魔术贴(2)、包裹面料(3)以及内部框架(4),内部框架(4)封装在第一魔术贴(1)、第二魔术贴(2)以及包裹面料(3)的内部,所述包裹面料(3)包括外层面料(7)和位于外层面料(7)内侧的内层面料(5),所述内部框架(4)位于外层面料(7)与内层面料(5)之间且内部框架(4)与两者之间均设置有海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魔术贴(1)、第二魔术贴(2)、包裹面料(3)以及内部框架(4),内部框架(4)封装在第一魔术贴(1)、第二魔术贴(2)以及包裹面料(3)的内部,所述包裹面料(3)包括外层面料(7)和位于外层面料(7)内侧的内层面料(5),所述内部框架(4)位于外层面料(7)与内层面料(5)之间且内部框架(4)与两者之间均设置有海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肱动脉的保护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框架(4)包括第一钢片(401)、铝合金板(402)以及第二钢片(403),其中,第一钢片(401)和第二钢片(403)分别对应封装在第一魔术贴(1)和第二魔术贴(2)内,铝合金板(402)封装在包裹面料(3)内并位于外层面料(7)和内层面料(5)之间,铝合金板(402)与外层面料(7)和内层面料(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卉吕丹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