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阀电抗器的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电抗器是换流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在高压下长期运行存在损坏风险,运维过程中需着重考虑其检修方法。目前常规的检修方法大多采用单根H型材配合手拉葫芦完成,此方法能够满足内部空间较大的阀塔中电抗器的检修要求,但对于内部空间狭窄的阀塔,由于结构紧凑,电抗器往往靠近边缘安装,此时采用单根H型材运出电抗器会与绝缘子发生干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检修装置和检修方法,以满足结构紧凑、内部空间狭窄的换流阀阀塔中电抗器的检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只使用于内部空间较大的阀塔,对于内部空间狭窄的阀塔的电抗器检修无法胜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包括跨越设置于两个纵向阀层框架之间的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以及沿横向设置的第三转运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越设置于两个纵向阀层框架(2)之间的第一转运组件(5)和第二转运组件(6)、以及沿横向设置的第三转运组件(7),所述第三转运组件(7)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和第二转运组件(6)分别在水平表面内具有投影交叉点,以及,/n所述纵向阀层框架(2)分为位于两侧电抗器(1)正上方的端部段(201)和位于两个端部段(201)之间的中间段(202),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位于所述端部段(201),所述第二转运组件(6)位于所述中间段(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越设置于两个纵向阀层框架(2)之间的第一转运组件(5)和第二转运组件(6)、以及沿横向设置的第三转运组件(7),所述第三转运组件(7)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和第二转运组件(6)分别在水平表面内具有投影交叉点,以及,
所述纵向阀层框架(2)分为位于两侧电抗器(1)正上方的端部段(201)和位于两个端部段(201)之间的中间段(202),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位于所述端部段(201),所述第二转运组件(6)位于所述中间段(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1)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第二转运组件(6)和第三转运组件(7)与绝缘子(4)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电抗器(1)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1)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包括第一横梁(501)、第一固定钩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501)下方的第一葫芦(504),所述第一固定钩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501)和阀层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运组件(6)和第三转运组件(7)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5)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1)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钩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钩分别固定在两个相互平行的阀层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1)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钩分别为第一C型钩(502)和第一Z型钩(503),所述第一C型钩(502)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501)的中部,所述第一Z型钩(503)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501)的一端,所述第一横梁(50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505),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05)适于限制所述第一葫芦(504)向所述第一横梁(501)的端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狭窄空间下的电抗器(1)检修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顾杰,王康,刘磊,郑力,钱闯,张翔,方太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