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艺雕塑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74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铜艺雕塑品结构包括上铜艺件、下铜艺件、承托杆体、两个定位组件、两个遮挡块、若干定位杆,上铜艺件与下铜艺件包括铜艺板、不锈钢板;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体、左压条、右压条、若干左弹簧、若干右弹簧;承托杆体呈横向布置,两个定位组件呈左右并排布置,各定位杆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下铜艺件与上铜艺件活动嵌装在两个定位组件,在下铜艺件、上铜艺件与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均预留有活动间隙,两个遮挡块分别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杆体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固定难度小、定位效果好、拆卸维护方便等优点;该安装方法十分简单,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其能达到快速安装定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艺雕塑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艺雕塑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公园或游览场所的墙壁或山壁上,为了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时常会墙壁或山壁上安装上铜艺雕塑板。由于现有的铜艺雕塑板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墙壁上的,再由于铜的材质较软,这样在人们碰撞到铜艺雕塑板上时,不仅会导致人受伤,还会导致铜艺雕塑板出现变形的情况,这给铜艺雕塑板的管理维护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现有的铜艺雕塑板还存在固定难度大、定位效果差、拆卸不方便等问题。且在装饰的墙壁或山壁面积较大时,时常是将多块铜艺雕塑板拼接一起来构成一幅装饰画面的,但由于现有的铜艺雕塑板存在定位效果差的不足,所以相邻的铜艺雕塑板易存在错位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整体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该铜艺雕塑品结构具有固定难度小、定位效果好、拆卸维护方便等优点;该安装方法十分简单,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其能达到快速安装定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上铜艺件、下铜艺件、承托杆体、两个定位组件、两个遮挡块、若干定位杆,其中上铜艺件与下铜艺件包括铜艺板、不锈钢板,所述铜艺板与不锈钢板均呈竖向布置,并使铜艺板与不锈钢板前后并排地层叠固定一起,所述铜艺板的前表面上设有装饰图案,所述不锈钢板的后表面上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左嵌装凸条、右嵌装凸条,并使左嵌装凸条与右嵌装凸条相互平行,所述左嵌装凸条与右嵌装凸条的横截面均呈T形结构,所述不锈钢板的顶面上设有上定位凸部,所述不锈钢板的底面上开设有下定位槽,所述不锈钢板的左表面上开设有左定位槽,所述不锈钢板的右表面上设有右定位凸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体、左压条、右压条、若干左弹簧、若干右弹簧,所述定位杆体呈竖向布置,所述定位杆体的前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左T型卡槽、右T型卡槽,所述左T型卡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穿孔,并使各第一穿孔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穿孔,并使各第二穿孔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左T型卡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槽,并使各第一限位槽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并使各第二限位槽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定位杆体的左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T型卡槽,所述定位杆体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T型卡槽,所述左压条呈竖向布置,所述左压条的宽度大于左T型卡槽的槽口宽度,所述左压条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左让位孔,并使各左让位孔的位置与各第一穿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限位槽,并使各第三限位槽的位置与各第一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呈竖向布置,所述右压条的宽度大于右T型卡槽的槽口宽度,所述右压条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右让位孔,并使各右让位孔的位置与各第二穿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限位槽,并使各第四限位槽的位置与各第二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活动布置在左T型卡槽中,各左弹簧纵向布置在左压条的后侧,并使各左弹簧与各第一限位槽一一对应,还使各左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三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中,所述右压条活动布置在右T型卡槽中,各右弹簧纵向布置在右压条的后侧,并使各右弹簧与各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还使各右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四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所述定位杆呈横向布置,所述定位杆的左端上设有与第二T型卡槽相匹配的左T型嵌装头,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上设有与第一T型卡槽相匹配的右T型嵌装头,所述定位杆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三穿孔,并使各第三穿孔呈横向并排布置;所述承托杆体呈横向布置,在承托杆体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四穿孔,并使各第四穿孔呈横向并排布置,两个定位组件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杆体的下端端面压在承托杆体的顶面上,各定位杆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并使左T型嵌装头嵌装在第二T型卡槽中,还使右T型嵌装头嵌装在第一T型卡槽中,所述下铜艺件布置在承托杆体的上方,并使下铜艺件的底面压在承托杆体的顶面上,所述下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右嵌装凸条分别能竖向滑动地与能纵向移动地嵌装在左侧的定位杆体的右T型卡槽中、右侧的定位杆体的左T型卡槽中,还使下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压在对应右压条的前表面上,以及使下铜艺件上的右嵌装凸条压在对应左压条的前表面上,在下铜艺件与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均预留有活动间隙,所述上铜艺件布置在下铜艺件的上方,并使上铜艺件的底面压在下铜艺件的顶面上,还使上铜艺件上的下定位槽卡装在下铜艺件上的上定位凸部上,所述上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右嵌装凸条分别能竖向滑动地与能纵向移动地嵌装在左侧的定位杆体的右T型卡槽中、右侧的定位杆体的左T型卡槽中,还使上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压在对应右压条的前表面上,以及使上铜艺件上的右嵌装凸条压在对应左压条的前表面上,在上铜艺件与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均预留有活动间隙,两个遮挡块分别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杆体的顶面上,并使遮挡块遮盖于在对应的左T型卡槽、右T型卡槽、第一T型卡槽、第二T型卡槽、活动间隙上,所述遮挡块上开设有纵向贯穿的第五穿孔。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铜艺雕塑品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权利要求1所述铜艺雕塑品结构、若干螺钉;(2)建造出或开凿出或寻找到竖向的墙面;(3)将承托杆体水平布置于墙面上,用部分螺钉分别穿置于各第四穿孔上来将承托杆体固定于墙面上;(4)将两个定位组件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杆体的下端端面压在承托杆体的顶面上;(5)将各定位杆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并使左T型嵌装头嵌装在第二T型卡槽中,还使右T型嵌装头嵌装在第一T型卡槽中,用部分螺钉分别穿置于各第三穿孔上来将各定位杆固定于墙面上;(6)用部分螺钉分别穿置于各第一穿孔、各第二穿孔上来将各定位组件固定于墙面上;(7)将下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右嵌装凸条分别能竖向滑动地与能纵向移动地嵌装在左侧的定位杆体的右T型卡槽中、右侧的定位杆体的左T型卡槽中,还使下铜艺件压在承托杆体的顶面上;(8)将上铜艺件上的左嵌装凸条、右嵌装凸条分别能竖向滑动地与能纵向移动地嵌装在左侧的定位杆体的右T型卡槽中、右侧的定位杆体的左T型卡槽中,还使上铜艺件上的下定位槽卡装在下铜艺件上的上定位凸部上;(9)将两个遮挡块分别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杆体的顶面上,并使遮挡块遮盖于在对应的左T型卡槽、右T型卡槽、第一T型卡槽、第二T型卡槽、活动间隙上;(10)用部分螺钉分别穿置于各第五穿孔上来将遮挡块固定于墙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铜艺雕塑品结构中,通过使上铜艺件与下铜艺件均采用铜艺板与不锈钢板的组合结构,这样铜艺板的厚度可不用过厚,这就可以减少铜材质的应用,这有助于降低铜艺件的制造成本;而通过不锈钢板的设置,能使铜艺件具有高的结构强度与耐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其抗撞击的能力,进而有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铜艺件(1)、下铜艺件(2)、承托杆体(3)、两个定位组件(4)、两个遮挡块(5)、若干定位杆(6),其中/n所述上铜艺件(1)与下铜艺件(2)包括铜艺板(11)、不锈钢板(12),所述铜艺板(11)与不锈钢板(12)均呈竖向布置,并使铜艺板(11)与不锈钢板(12)前后并排地层叠固定一起,所述铜艺板(11)的前表面上设有装饰图案(111),所述不锈钢板(12)的后表面上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左嵌装凸条(121)、右嵌装凸条(122),并使左嵌装凸条(121)与右嵌装凸条(122)相互平行,所述左嵌装凸条(121)与右嵌装凸条(122)的横截面均呈T形结构,所述不锈钢板(12)的顶面上设有上定位凸部(123),所述不锈钢板(12)的底面上开设有下定位槽(124),所述不锈钢板(12)的左表面上开设有左定位槽(125),所述不锈钢板(12)的右表面上设有右定位凸部(126);/n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杆体(41)、左压条(42)、右压条(43)、若干左弹簧(44)、若干右弹簧(45),所述定位杆体(41)呈竖向布置,所述定位杆体(41)的前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左T型卡槽(411)、右T型卡槽(412),所述左T型卡槽(4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41)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穿孔(413),并使各第一穿孔(413)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4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41)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穿孔(414),并使各第二穿孔(414)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左T型卡槽(4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槽(415),并使各第一限位槽(415)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4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416),并使各第二限位槽(416)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定位杆体(41)的左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T型卡槽(417),所述定位杆体(4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T型卡槽(418),所述左压条(42)呈竖向布置,所述左压条(42)的宽度大于左T型卡槽(411)的槽口宽度,所述左压条(42)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左让位孔(421),并使各左让位孔(421)的位置与各第一穿孔(413)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4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限位槽(422),并使各第三限位槽(422)的位置与各第一限位槽(41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43)呈竖向布置,所述右压条(43)的宽度大于右T型卡槽(412)的槽口宽度,所述右压条(43)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右让位孔(431),并使各右让位孔(431)的位置与各第二穿孔(41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43)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限位槽(432),并使各第四限位槽(432)的位置与各第二限位槽(41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42)活动布置在左T型卡槽(411)中,各左弹簧(44)纵向布置在左压条(42)的后侧,并使各左弹簧(44)与各第一限位槽(415)一一对应,还使各左弹簧(44)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三限位槽(422)、第一限位槽(415)中,所述右压条(43)活动布置在右T型卡槽(412)中,各右弹簧(45)纵向布置在右压条(43)的后侧,并使各右弹簧(45)与各第二限位槽(416)一一对应,还使各右弹簧(45)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四限位槽(432)、第二限位槽(416)中;/n所述定位杆(6)呈横向布置,所述定位杆(6)的左端上设有与第二T型卡槽(418)相匹配的左T型嵌装头(61),所述定位杆(6)的右端上设有与第一T型卡槽(417)相匹配的右T型嵌装头(62),所述定位杆(6)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三穿孔(63),并使各第三穿孔(63)呈横向并排布置;/n所述承托杆体(3)呈横向布置,在承托杆体(3)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四穿孔(31),并使各第四穿孔(31)呈横向并排布置,两个定位组件(4)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定位组件(4)中的定位杆体(41)的下端端面压在承托杆体(3)的顶面上,各定位杆(6)布置在两个定位组件(4)之间,并使左T型嵌装头(61)嵌装在第二T型卡槽(418)中,还使右T型嵌装头(62)嵌装在第一T型卡槽(417)中,所述下铜艺件(2)布置在承托杆体(3)的上方,并使下铜艺件(2)的底面压在承托杆体(3)的顶面上,所述下铜艺件(2)上的左嵌装凸条(121)、右嵌装凸条(122)分别能竖向滑动地与能纵向移动地嵌装在左侧的定位杆体(41)的右T型卡槽(412)中、右侧的定位杆体(41)的左T型卡槽(411)中,还使下铜艺件(2)上的左嵌装凸条(121)压在对应右压条(43)的前表面上,以及使下铜艺件(2)上的右嵌装凸条(122)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艺雕塑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铜艺件(1)、下铜艺件(2)、承托杆体(3)、两个定位组件(4)、两个遮挡块(5)、若干定位杆(6),其中
所述上铜艺件(1)与下铜艺件(2)包括铜艺板(11)、不锈钢板(12),所述铜艺板(11)与不锈钢板(12)均呈竖向布置,并使铜艺板(11)与不锈钢板(12)前后并排地层叠固定一起,所述铜艺板(11)的前表面上设有装饰图案(111),所述不锈钢板(12)的后表面上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左嵌装凸条(121)、右嵌装凸条(122),并使左嵌装凸条(121)与右嵌装凸条(122)相互平行,所述左嵌装凸条(121)与右嵌装凸条(122)的横截面均呈T形结构,所述不锈钢板(12)的顶面上设有上定位凸部(123),所述不锈钢板(12)的底面上开设有下定位槽(124),所述不锈钢板(12)的左表面上开设有左定位槽(125),所述不锈钢板(12)的右表面上设有右定位凸部(126);
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杆体(41)、左压条(42)、右压条(43)、若干左弹簧(44)、若干右弹簧(45),所述定位杆体(41)呈竖向布置,所述定位杆体(41)的前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左T型卡槽(411)、右T型卡槽(412),所述左T型卡槽(4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41)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穿孔(413),并使各第一穿孔(413)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4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定位杆体(41)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穿孔(414),并使各第二穿孔(414)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左T型卡槽(4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槽(415),并使各第一限位槽(415)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右T型卡槽(4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416),并使各第二限位槽(416)呈均匀地竖向并排布置,所述定位杆体(41)的左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T型卡槽(417),所述定位杆体(4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T型卡槽(418),所述左压条(42)呈竖向布置,所述左压条(42)的宽度大于左T型卡槽(411)的槽口宽度,所述左压条(42)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左让位孔(421),并使各左让位孔(421)的位置与各第一穿孔(413)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4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限位槽(422),并使各第三限位槽(422)的位置与各第一限位槽(41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43)呈竖向布置,所述右压条(43)的宽度大于右T型卡槽(412)的槽口宽度,所述右压条(43)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右让位孔(431),并使各右让位孔(431)的位置与各第二穿孔(41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右压条(43)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限位槽(432),并使各第四限位槽(432)的位置与各第二限位槽(41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左压条(42)活动布置在左T型卡槽(411)中,各左弹簧(44)纵向布置在左压条(42)的后侧,并使各左弹簧(44)与各第一限位槽(415)一一对应,还使各左弹簧(44)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三限位槽(422)、第一限位槽(415)中,所述右压条(43)活动布置在右T型卡槽(412)中,各右弹簧(45)纵向布置在右压条(43)的后侧,并使各右弹簧(45)与各第二限位槽(416)一一对应,还使各右弹簧(45)的前后两端分别嵌置于对应的第四限位槽(432)、第二限位槽(416)中;
所述定位杆(6)呈横向布置,所述定位杆(6)的左端上设有与第二T型卡槽(418)相匹配的左T型嵌装头(61),所述定位杆(6)的右端上设有与第一T型卡槽(417)相匹配的右T型嵌装头(62),所述定位杆(6)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三穿孔(63),并使各第三穿孔(63)呈横向并排布置;
所述承托杆体(3)呈横向布置,在承托杆体(3)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的第四穿孔(31),并使各第四穿孔(31)呈横向并排布置,两个定位组件(4)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定位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俊潘昌灵谢晓峰魏亚祝吴文江戴惠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茂晟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