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72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它包括依次压合形成的以下层结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聚偏二氯乙烯层、第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第二聚乙烯层、聚丁二烯1,3‑丁二烯的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层中包括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2‑6%的纳米银聚乙烯抗菌母粒和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1%的开口爽滑剂;制成保鲜袋时,所述第一聚乙烯层设置在保鲜袋内侧,与待保鲜物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袋能显著延长鲜肉类的保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地涉及食品包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蔬菜、水果和肉类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蔬菜水果以及肉类在日常生活中的损耗也巨大,肉类保存也有着较高的损耗率,肉类保存也有着较高的损耗率,加强对肉类和蔬菜水果的保鲜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目前对于肉类的保鲜技术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活性包装保鲜技术、气调保鲜、超高压保鲜、冰温保鲜和生物保鲜剂保鲜等。在保鲜膜使用和应用方面,应用最多的是通过在高聚物保鲜材料中添加抗菌活性剂等来达到对包装肉类的保鲜,例如:将抗菌物质加入挤压机中混入保鲜膜内或将抗菌物质涂抹于多层包装材料与食品接触的层面来达到保鲜肉类的目的;还有研究通过物理辐射、化学修饰包装材料来达到保鲜肉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它通过各种不同类型聚合物的为主材料、添加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银材料和开口爽滑剂形成,作为保鲜袋时能实现抗菌和良好保鲜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压合形成的以下五层结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聚偏二氯乙烯层、第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第二聚乙烯层;/n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层中包括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2-6%的纳米银聚乙烯抗菌母粒和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1%的开口爽滑剂;/n所述钠米银聚乙烯抗菌母粒的熔融指数≤10g/10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压合形成的以下五层结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聚偏二氯乙烯层、第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第二聚乙烯层;
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层中包括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2-6%的纳米银聚乙烯抗菌母粒和占第一聚乙烯层重量百分比1%的开口爽滑剂;
所述钠米银聚乙烯抗菌母粒的熔融指数≤10g/1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丁二烯1,3-丁二烯的聚合物层,所述聚丁二烯1,3-丁二烯的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聚乙烯层上远离第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结构占保鲜袋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第一聚乙烯层和第二聚乙烯层:40-50%;
第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和第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30%-40%;
聚偏二氯乙烯层:12-15%;
聚丁二烯1,3-丁二烯的聚合物层:5-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膜的厚度在45-65μm范围内;
所述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的纵向拉伸强度>35Mpa、横向拉伸强度>35Mpa;纵向断裂伸长率≥50%,横向断裂伸长率≥50%;38℃、10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透湿率为≤10g/㎡·24h.atm;38℃、10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透氧率为≤20cc/㎡·24h.atm。


5.一种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袋,其特征在于,它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鲜膜制成,所述第一聚乙烯层设置在内侧,作为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袋的内层,盛装物品时与待保鲜物直接接触。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肉类抗菌防腐保鲜膜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李中华王鑫张富丽侯建设王学晖张佳佳张春红李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