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52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了一种低能耗雾化器,该低能耗雾化器通过第二导流组件对生成的液膜进行剪切得到液体的均相流,然后采用与第二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导流组件对高压气体进行加速,使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均相流进行雾化,以此降低了雾化器的气体消耗,同时为了保证雾化效率,本申请的雾化器本体采用渐变管道,通过缩短管道内径能够提高高压气体的流速,从而减小液滴粒径,提高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雾化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低能耗雾化器。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因其粘度大开采困难,为了提高稠油的开采率,稠油蒸汽开采是常用的方法。而现有的超声波雾化系统主要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器、电源、线缆等部分,其物理装备复杂,而且需要电缆,不利于现场实施。重要的是,该设备在保证雾化效率的同时能耗极高,因此亟需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可以在保证雾化效率的同时,还能解决雾化器的能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和所述雾化器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对所述雾化器本体底部入口进入的高压气体进行旋流加速;所述中间管的两侧对置设有用于气相进入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液相进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所述中间管内,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高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对所述气相和液相在所述中间管内形成的液膜进行剪切,从而形成旋流场;其中,在所述旋流场内所述液相向所述雾化器本体的管壁富集,得到所述液相的均相流,由经所述第二导流组件进行旋流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所述均相流进行雾化。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包括:三个旋转设置于所述中间管周围的弧形导流片。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包括:三个与所述弧形导流片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中间管内部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为直板半椭圆形结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本体的管道为渐变管道,通过缩小所述渐变管道的内径,提高所述高速气体的流速,从而对所述均相流进行高效雾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能耗雾化器,通过第二导流组件对生成的液膜进行剪切得到液体的均相流,然后采用与第二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导流组件对高压气体进行加速,使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均相流进行雾化,以此降低了雾化器的气体消耗,同时为了保证雾化效率,本申请的雾化器本体采用渐变管道,通过缩短管道内径能够提高高压气体的流速,从而减小液滴粒径,提高雾化效果。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能耗雾化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流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流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法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成果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能耗雾化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1,雾化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中间管2,中间管2和雾化器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组件7,通过第一导流组件7对雾化器本体底部入口5进入的高压气体进行旋流加速。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流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导流组件包括旋转设置的三个弧形导流片。中间管2的两侧对置有用于气相进入的第一管道3,以及液相用于进入的第二管道4,其中第二管道4延伸至中间管2内,且第二管道4的出口高于第一管道的出口。本实施例中,第二管道2的出口上方设有与第一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导流组件6,第二导流组件6用于对气相和液相在中间管2内形成的液膜进行剪切,从而形成旋流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流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导流片组件包括与弧形导流片旋转方向相反的导流片,导流片为直板半椭圆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旋流场中由于液相密度大,液相会向雾化器本体的管壁的富集,从而得到液相的均相流。此时,由经过第二导流组件旋流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均相流进行雾化,能够降低雾化器的气体消耗,同时保证雾化效率。可以理解的,当气相和液相进入中心管时,遇到三个导流片(第二导流组件),由于三个导流片旋转设置,沿环形方向每个导流片导流的那部分流体流动基本相同,因此能够达到一致的涡旋效果,这样就保证了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导流片后,所形成的旋流场是中心对称的。而气液两相混合物经过导流片导流后在中心管中向同一个方向运动,在其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外来流场干扰少,因此,所形成的对称旋流场较稳定。在旋流场中,由于气相密度较小,因此向管道中心运动,而液相向雾化器本体的管壁方向移动,以此得到液相的均相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本体的管道出口处还设置有渐变管道8,通过缩小渐变管道8的内径,能够加快高速气体的流速,从而对均相流进行更高效雾化。可以理解的,通过加缩短管道内径,相当于减少了管道的横截面积,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压气体在渐变管道内流动速度加快,从而能够对均相流达到更好的破碎效果。由此,本申请通过第二导流组件对生成的液膜进行剪切得到液体的均相流,然后采用与第二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导流组件对高压气体进行加速,使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均相流进行雾化,以此降低了雾化器的气体消耗,同时为了保证雾化效率,本申请的雾化器本体采用渐变管道,通过缩短管道内径能够提高高压气体的流速,从而减小液滴粒径,提高雾化效果。以上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专利技术进行的同等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中间管,所述和所述雾化器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对所述雾化器本体底部入口进入的高压气体进行旋流加速;/n所述中间管的两侧对置设有用于气相进入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液相进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所述中间管内,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高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对所述气相和液相在所述中间管内形成的液膜进行剪切,从而形成旋流场;/n其中,在所述旋流场内所述液相向所述雾化器本体的管壁富集,得到所述液相的均相流,由经过所述第二导流组件旋流加速后的高压气体对所述均相流进行雾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中间管,所述和所述雾化器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对所述雾化器本体底部入口进入的高压气体进行旋流加速;
所述中间管的两侧对置设有用于气相进入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液相进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所述中间管内,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高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组件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导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对所述气相和液相在所述中间管内形成的液膜进行剪切,从而形成旋流场;
其中,在所述旋流场内所述液相向所述雾化器本体的管壁富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史仕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纪金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