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46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所述的工具包括支架、操作杆、架板、分支杆、分支机构、储油室、注油孔和海绵;工作人员手持支架按动操作杆向储油室内移动,架板、分支杆与分支机构配合,使分支杆与操作杆同时向储油室内运动,能够同时改变多个储油室内的压力,储油室内压强增加,脱模剂通过出油孔渗出储油室,工作人员通过海绵将脱模剂在操作面上进行涂刷,涂刷面积较大的同时无需对脱模剂进行反复蘸取,涂刷效率更高;工作人员反向拉动操作杆,储油室内的压强变小,脱模剂回流,工作人员通过注油孔再次向储油室内加注脱模剂即可继续涂刷工作,同时可以对储油室外的海绵进行拆卸更换,保证涂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
本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涉及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工地的试模涂刷脱模剂时,无特定工具,一般采用市场上的毛刷,当工作量大时,涂刷试模会变得相对麻烦,且采用毛刷涂刷时,涂刷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较浪费时间。因此,有必要采用新型的脱模剂涂刷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专利致力于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建筑工程技术手持式脱模剂涂刷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所述的工具包括支架、操作杆、架板、分支杆、分支机构、储油室、注油孔和海绵;L型的支架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开设杆孔,杆孔内活动安装操作杆,操作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架板,架板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架的水平架杆的底面;架板的外侧分别开设竖向槽,竖向槽内分别设有L型的分支杆,分支杆的水平杆的内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操作杆的两侧;架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分支机构与对应的分支杆的竖向杆活动连接配合,分支机构和架板的下端分别设有储油室,操作杆和分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储油室活动连接配合,每个储油室顶面的一侧设有注油孔,储油室的外周分别套装卡拆卸式的海绵,储油室的内部分别通过出油孔与外界相通。所述分支机构包括横板和分支板;横板的内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架板的外侧,横板的顶面分别开设通孔,分支杆的竖向杆分别从对应的通孔内穿过;横板的底面和储油室的顶面之间分别通过分支板连接配合。>所述操作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板,操作板的顶面能够与支架的水平架杆的顶面接触配合。所述操作杆的外周绕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板的底面和支架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弹簧始终给操作板一个向上的弹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工作人员手持支架按动操作杆向储油室内移动,架板、分支杆与分支机构配合,使分支杆与操作杆同时向储油室内运动,能够同时改变多个储油室内的压力,储油室内压强增加,脱模剂通过出油孔渗出储油室,工作人员通过海绵将脱模剂在操作面上进行涂刷,涂刷面积较大的同时无需对脱模剂进行反复蘸取,涂刷效率更高;工作人员反向拉动操作杆,储油室内的压强变小,脱模剂回流,工作人员通过注油孔再次向储油室内加注脱模剂即可继续涂刷工作,同时可以对储油室外的海绵进行拆卸更换,保证涂刷的效果;本新型工具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避免涂刷料浪费的同时,保证涂刷的效果,且由一名工作人员单手即可进行操作,更加节省人力工时,涂抹施工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标记:支架-1;杆孔-2;操作杆-3;架板-4;分支杆-5;横板-6;分支板-7;储油室-8;海绵-9;操作板-10;弹簧-11;注油孔-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包括支架1、操作杆3、架板4、分支杆5、分支机构、储油室8、注油孔和海绵9;L型的支架1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开设杆孔2,杆孔2内活动安装操作杆3,操作杆3的两侧分别设有架板4,架板4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架1的水平架杆的底面;架板4的外侧分别开设竖向槽,竖向槽内分别设有L型的分支杆5,分支杆5的水平杆的内端分布连接对应的操作杆3的两侧;架板4的两侧分别通过分支机构与对应的分支杆5的竖向杆活动连接配合,分支机构包括横板6和分支板7,横板6的内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架板4的外侧,横板6的顶面分别开设通孔,分支杆5的竖向杆分别从对应的通孔内穿过,横板6的底面和储油室8的顶面之间分别通过分支板7连接配合;每个储油室8顶面的一侧设有注油孔12,储油室8的外周分别套装卡拆卸式的海绵9,储油室8的内部分别通过出油孔与外界相通;在使用本新型工具时,工作人员通过注油孔12向储油室8内加注脱模剂,注油孔12处设置螺纹,工作人员将注油孔12关闭,储油室8的内部形成闭合空间,在进行涂刷工作时,工作人员手持支架1,将操作杆3向杆孔2内按动,操作杆3移动的同时带动分支杆5向储油室8内运动,储油室8内的压强增大,脱模剂通过出油孔渗出储油室8,工作人员通过海绵9将脱模剂在操作面上进行涂刷,涂刷面积较大,同时无需对脱模剂进行反复蘸取,涂刷效率更高;工作人员反向拉动操作杆3,储油室8内的压强变小,脱模剂回流,工作人员通过注油孔12再次向储油室8内加注脱模剂即可继续涂刷工作,同时可以对储油室8外的海绵9进行拆卸更换,保证涂刷的效果;本新型工具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避免涂刷料浪费的同时,保证涂刷的效果,且由一名工作人员单手即可进行操作,更加节省人力工时,涂抹施工效率更高。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3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操作板10,操作板10的顶面能够与支架1的水平架杆的顶面接触配合;操作杆3的外周绕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板10的底面和支架1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弹簧11始终给操作板10一个向上的弹力;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板10将操作杆3向杆孔2内按动,弹簧11受力压缩,此时弹簧11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操作杆3带动分支杆5向储油室8内运动、致使储油室8内压强增加过快,保证脱模剂均匀挤出;同时操作板10能够对操作杆3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操作杆3始终在杆孔2内,进而保证本新型工具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工具包括支架、操作杆、架板、分支杆、分支机构、储油室、注油孔和海绵;/nL型的支架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开设杆孔,杆孔内活动安装操作杆,操作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架板,架板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架的水平架杆的底面;/n架板的外侧分别开设竖向槽,竖向槽内分别设有L型的分支杆,分支杆的水平杆的内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操作杆的两侧;/n架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分支机构与对应的分支杆的竖向杆活动连接配合,分支机构和架板的下端分别设有储油室,操作杆和分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储油室活动连接配合,每个储油室顶面的一侧设有注油孔,储油室的外周分别套装卡拆卸式的海绵,储油室的内部分别通过出油孔与外界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试模脱模剂涂刷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工具包括支架、操作杆、架板、分支杆、分支机构、储油室、注油孔和海绵;
L型的支架的水平架杆的顶面开设杆孔,杆孔内活动安装操作杆,操作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架板,架板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架的水平架杆的底面;
架板的外侧分别开设竖向槽,竖向槽内分别设有L型的分支杆,分支杆的水平杆的内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操作杆的两侧;
架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分支机构与对应的分支杆的竖向杆活动连接配合,分支机构和架板的下端分别设有储油室,操作杆和分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储油室活动连接配合,每个储油室顶面的一侧设有注油孔,储油室的外周分别套装卡拆卸式的海绵,储油室的内部分别通过出油孔与外界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颖冯兴征李青松朱凯谢佳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