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乐峰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3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属于服装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西服,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版型可调节的西服,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衣体和调节衣袖,所述衣体和调节衣袖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衣袖包括与衣体固定连接的上部衣袖和与上部衣袖下端拉链连接的下部衣袖,所述上部衣袖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和衣袖内衬,所述衣袖外层套于衣袖内衬的外部,所述衣袖内衬的外部设置有多个上链带,所述下部衣袖上端设置有下链带,所述衣体正面的上端设置有V型衣领,所述V型衣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更换式衣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提高了西服的多重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
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
技术介绍
西装又称作“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西装广义指西式服装,是相对于“中式服装”而言的欧系服装。狭义指西式上装或西式套装。西装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西服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流的西装文化常常被人们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男西装的特点是宽腰小下摆,肩部略平宽,胸部饱满,领子翻出偏大,袖口裤脚较小,较明显地夸张男性挺拔的线条美和阳刚之气,此时的女外套也同样采用平肩的掐腰,但下摆较大,在造型上显得优雅而富于女性高雅之美中国改革开放后,西装进入内地市场。而现有技术中的西服在使用时,人们针对不同的场合需要更换不同版型类型的西服,如春秋季需要长袖的西服,而夏季炎炎又需要短袖的西服,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西服的款式需要进行更换,显然针对不同的季节和场合的使用,准备如此诸多的西服来使用,显得十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采用可以调节的调节衣袖和可以更换的衣领,使得西服版型得到合理的调节,调节衣袖的调节不仅可以应对不同季节下的西服的保暖效果的调节,还可以配合着可以更换的衣领,实现整个西服版型的调节,以提高西服的多重使用功能。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包括衣体和调节衣袖,所述衣体和调节衣袖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衣袖包括与衣体固定连接的上部衣袖和与上部衣袖下端拉链连接的下部衣袖,所述上部衣袖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和衣袖内衬,所述衣袖外层套于衣袖内衬的外部,所述衣袖内衬的外部设置有多个上链带,所述下部衣袖上端设置有下链带,所述衣体正面的上端设置有V型衣领,所述V型衣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更换式衣领。优选地,所述衣袖内衬的上端与衣袖外层的内壁缝合连接。优选地,多个所述上链带均沿着衣袖内衬的外部周向缝合设置,多个所述上链带在衣袖内衬长度方向上的间隔一致。优选地,多个所述上链带之间的间距为0.5~1.0cm。优选地,所述衣袖外层的末端长于衣袖内衬,所述衣袖外层的末端与衣袖内衬末端的间距为1~3cm。优选地,所述V型衣领与更换式衣领之间通过纽扣连接,所述V型衣领沿边缘设置有多个纽扣,所述更换式衣领为双层结构,所述更换式衣领靠近V型衣领的一层设置有纽扣洞,所述纽扣洞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纽扣洞与多个所述纽扣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衣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保暖层。优选地,所述保暖层内部填充设置有加热板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中,通过在衣体上设置可以调节的衣袖,可以调节的衣袖包括上部衣袖和下部衣袖,上部衣袖和下部衣袖之间通过拉链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其中,由于在上部衣袖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和衣袖内衬,并在衣袖内衬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上链带,多个上链带可以与下部衣袖上端设置的下链带进行拉链的连接,由于在上部衣袖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并对衣袖内衬进行外套式的遮挡,将衣袖内衬上的多个上链带进行遮挡,实现了对衣袖内衬中的上拉链和下部衣袖中的下拉链的遮挡,保证了拉链连接处的美观,由于在衣袖内衬上的设置多个上链带,多个上拉链带的设置可以实现上部衣袖和下部衣袖连接的位置调节,使得上部衣袖和下部衣袖连接后的长度进行调节,由此实现整个衣袖长度的调节,满足不用场合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直接使得上部衣袖和下部衣袖进行分离,使得西服整体呈现为半袖西服的使用状态,衣袖外层对衣袖内衬也可以实现外套式的遮挡,防止了衣袖内衬上的上链带暴露在外部带来的影响美观的问题,与此同时,所述衣体正面的上端设置有V型衣领,所述V型衣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更换式衣领,可进行更换的更换式衣领在衣体上可以进行不同版型的更换调节,使得西服具有多种可以调节的使用功能。2、本技术中,将衣袖内衬的上端与衣袖外层的内壁缝合连接,使得衣袖内衬与衣袖外层之间在周向上处于固定连接的状态,从而使得衣袖内衬与衣袖外层之间在周向上不会出现相对的转动,衣袖内衬与衣袖外层不会出现严重的相对错位的问题,避免了本技术的西服穿上出现不舒适的问题。3、本技术中,将衣袖外层的末端设置为长于衣袖内衬的长度,衣袖外层的末端与衣袖内衬末端的间距为1~3cm,由此可以很好的实现衣袖外层对衣袖内衬的遮挡,使得上部衣袖在衣袖外层的遮挡下呈现出一个衣袖整体,保证了西服整体的美观性。4、本技术中,所述V型衣领与更换式衣领之间通过纽扣连接,所述V型衣领沿边缘设置有多个纽扣,所述更换式衣领为双层结构,所述更换式衣领靠近V型衣领的一层设置有纽扣洞,所述纽扣洞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纽扣洞与多个所述纽扣依次连接;在衣体上的V型衣领上与更换式衣领之间通过设置纽扣进行连接,并将更换式衣领设置为双层结构,由此可以使得V型衣领上的纽扣与更换式衣领进行连接时,V型衣领上的纽扣可以隐藏在更换式衣领为双层结构之间进行扣紧,由此在实现更换式衣领的更换效果的同时,也防止了多余的纽扣暴露在外部而导致影响西服整体美观的问题。5、本技术中,所述衣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保暖层,可以实现对西服整体的保暖效果的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西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西服佩戴更换式衣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西服佩戴第二更换式衣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部衣袖与下部衣袖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部衣袖与下部衣袖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更换式衣领上的纽扣洞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保暖层在衣体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衣体,2-调节衣袖,3-上部衣袖,4-下部衣袖,5-衣袖外层,6-衣袖内衬,7-上链带,8-下链带,9-V型衣领,10-更换式衣领,11-纽扣,12-纽扣洞,13-保暖层,14-加热板组件,15-第二更换式衣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包括衣体1和调节衣袖2,所述衣体1和调节衣袖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衣袖2包括与衣体1固定连接的上部衣袖3和与上部衣袖3下端拉链连接的下部衣袖4,所述上部衣袖3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包括衣体(1)和调节衣袖(2),所述衣体(1)和调节衣袖(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衣袖(2)包括与衣体(1)固定连接的上部衣袖(3)和与上部衣袖(3)下端拉链连接的下部衣袖(4),所述上部衣袖(3)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5)和衣袖内衬(6),所述衣袖外层(5)套于衣袖内衬(6)的外部,所述衣袖内衬(6)的外部设置有多个上链带(7),所述下部衣袖(4)上端设置有下链带(8),所述衣体(1)正面的上端设置有V型衣领(9),所述V型衣领(9)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更换式衣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包括衣体(1)和调节衣袖(2),所述衣体(1)和调节衣袖(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衣袖(2)包括与衣体(1)固定连接的上部衣袖(3)和与上部衣袖(3)下端拉链连接的下部衣袖(4),所述上部衣袖(3)的下端设置有衣袖外层(5)和衣袖内衬(6),所述衣袖外层(5)套于衣袖内衬(6)的外部,所述衣袖内衬(6)的外部设置有多个上链带(7),所述下部衣袖(4)上端设置有下链带(8),所述衣体(1)正面的上端设置有V型衣领(9),所述V型衣领(9)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更换式衣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内衬(6)的上端与衣袖外层(5)的内壁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版型的西服,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链带(7)均沿着衣袖内衬(6)的外部周向缝合设置,多个所述上链带(7)在衣袖内衬(6)长度方向上的间隔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乐峰
申请(专利权)人:侯乐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