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72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车架、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喷雾系统和发动机;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底盘、伸缩式前车桥、前车桥腿、伸缩式后车桥和后车桥腿;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前行走轮、后行走轮以及驱动后行走轮转动的行走链传动机构;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液箱、三缸泵和升降式喷雾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架的前车桥和后车桥均采用伸缩式结构,实现了轮距的双向可调,有效避免了作业时车轮对农作物造成的碾压;而且,喷杆的升降更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此外,转向系统各部件紧密配合,实现了喷雾机作业过程中换行、转场以及小地块作业过程中转向的灵活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自走式喷雾机作为一种高效植保类农业机械被广泛用于水田、旱田的除草、灭虫、杀菌、防病和土地施肥。现有的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存在以下问题:1、车轮轮距无法根据农作物种植密度的不同进行调整,因此,行走在田间时,会对农作物造成碾压;2、喷杆的升降是通过安装在喷杆安装架上的升降杆与装配在后车桥上的套筒的插接配合实现的,喷杆升降时,需要人力抬起喷杆安装架至所需高度再进行固定,升降过程比较繁琐,且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比较大;3、转向系统过于简陋,转向控制不精确,导致在作业过程中换行、转场以及小地块作业过程中转向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车架、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喷雾系统以及为行走系统和喷雾系统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底盘、装配在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车架、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喷雾系统以及为行走系统和喷雾系统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底盘(2)、装配在车架底盘(2)前端的伸缩式前车桥(3)、装配在伸缩式前车桥(3)左右两端的前车桥腿(4)、装配在车架底盘(2)后端的伸缩式后车桥(5)和装配在伸缩式后车桥(5)左右两端的后车桥腿(6),所述的车架底盘(2)与伸缩式前车桥(3)之间装配有摇摆机构(7);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装配在前车桥腿(4)上的前行走轮(8)、装配在后车桥腿(6)上的后行走轮(9)以及驱动后行走轮(9)转动的行走链传动机构;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液箱(10)、三缸泵(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车架、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喷雾系统以及为行走系统和喷雾系统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底盘(2)、装配在车架底盘(2)前端的伸缩式前车桥(3)、装配在伸缩式前车桥(3)左右两端的前车桥腿(4)、装配在车架底盘(2)后端的伸缩式后车桥(5)和装配在伸缩式后车桥(5)左右两端的后车桥腿(6),所述的车架底盘(2)与伸缩式前车桥(3)之间装配有摇摆机构(7);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装配在前车桥腿(4)上的前行走轮(8)、装配在后车桥腿(6)上的后行走轮(9)以及驱动后行走轮(9)转动的行走链传动机构;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药液箱(10)、三缸泵(11)和升降式喷雾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前车桥(3)包括分别固定装配在两个前车桥腿(4)上的前连接内管(12)和设置在两个前连接内管(12)之间的前连接外管(13),所述前连接外管(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连接内管(12)插接配合,并通过U形固定夹(14)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后车桥(5)包括分别固定装配在两个后车桥腿(6)上的U形连接框(15)和两个后连接外管(16),每个后连接外管(1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U形连接框(15)同侧的支臂插接配合,并通过U形固定夹(14)锁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机构(7)包括与车架底盘(2)固定连接的连接架(71)、装配在连接架(71)前端的摇摆限位横梁(72)、固定装配在摇摆限位横梁(72)上的摇摆轴承(73)和与摇摆轴承(73)插接配合的摇摆轴(74),所述的摇摆轴(74)固定装配在伸缩式前车桥(3)上;所述摇摆限位横梁(72)两端的底部分别装配有限位橡胶柱(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链传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1)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变速箱(17)、与变速箱(17)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差速器(18)和分别装配在差速器(18)两侧的传动半轴(19);所述变速箱(17)动力输出轴的末端装配有传动链轮,所述的传动链轮与差速器(18)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半轴(19)的末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后车桥腿(6)的顶端,且其上装配有上链轮,所述的上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佳尔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