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25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培养盒盖和隔离网,所述培养盒内通过卡槽连接有所述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四周分散布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隔离网之间成型有培养区,所述培养盒上端设置有所述培养盒盖。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柱、隔板、隔离网,对异色瓢虫进行分区培育,减少瓢虫之间的争斗,提高瓢虫的存活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培养盒盖、投料口、塞子,可以通过投料口将饲料投放到相应的培养区,保证喂食均匀,进而保证瓢虫的培育生长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异色瓢虫属昆虫纲鞘翅目瓢甲科,多食性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天敌,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异色瓢虫成虫的鞘翅颜色变化丰富,形成各种各样的色斑,因此被称为异色瓢虫。异色瓢虫对多种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螨及部分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适应性强,抗水性好,适应多雨天气,虫取食蚜虫迁移力强,成虫单次可飞行距离40米,每天可主动飞行10千米,繁殖力强,寿命约100天,单雌平均产卵量1000余粒,在我国,人们释放异色瓢虫对烟草、桃、苹果及棉花种植地的蚜虫种群进行生物防治,能够针对目标害虫麦二叉蚜、梨二叉蚜、桃蚜及桃大尾蚜等提供有效控制因此对于防治害虫有显著的效果。目前现有的异色瓢虫培育装置采用密集群居培育的方式,使得瓢虫在培育生长过程中会相互争斗,增加瓢虫的伤亡率,培育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异色瓢虫培育装置在对瓢虫喂食时不能保证喂食均匀,使瓢虫的培育生长良莠不齐,降低培育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异色瓢虫培育装置采用密集群居培育的方式,使得瓢虫在培育生长过程中会相互争斗,增加瓢虫的伤亡率,培育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培养盒盖和隔离网,所述培养盒内通过卡槽连接有所述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四周分散布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隔离网之间成型有培养区,所述培养盒上端设置有所述培养盒盖。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盒盖上端中部粘接有提手,所述提手周围分布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成型于所述培养盒盖上,所述投料口位置正对所述培养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提手便于提拿所述培养盒盖,通过所述投料口便于投放培育养料。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盒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培养盒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培养盒与所述隔离网之间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下方设置有加热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支撑脚给装置提供稳定支撑。进一步的,所述投料口上插接有塞子,所述培养盒盖外围侧壁上成型有限位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塞子堵塞所述投料口,防止异色瓢虫飞出,通过所述限位块便于所述培养盒盖盖在所述培养盒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培养盒插接,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撑柱粘接,所述培养盒盖与所述培养盒搭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隔板,通过所述隔板隔开异色瓢虫,避免他们之间争斗,降低伤亡率,通过所述培养区培育异色瓢虫。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培养盒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培养盒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操作面板控制装置的电路通断,通过所述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培养盒通过挂钩连接,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培养盒通过挂钩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照明灯给异色瓢虫培育提供光照,通过所述加热板产生热量,给异色瓢虫培育提供合适温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异色瓢虫培育装置采用密集群居培育的方式,使得瓢虫在培育生长过程中会相互争斗,增加瓢虫的伤亡率,培育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柱、隔板、隔离网,对异色瓢虫进行分区培育,减少瓢虫之间的争斗,提高瓢虫的存活率,降低生产成本;2、为解决现有的异色瓢虫培育装置在对瓢虫喂食时不能保证喂食均匀,使瓢虫的培育生长良莠不齐,降低培育质量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培养盒盖、投料口、塞子,可以通过投料口将饲料投放到相应的培养区,保证喂食均匀,进而保证瓢虫的培育生长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中培养盒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中培养盒的主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中培养盒盖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培养盒;2、电源线;3、支撑脚;4、操作面板;5、培养盒盖;6、限位块;7、提手;8、投料口;9、塞子;10、照明灯;11、加热板;12、隔离网;13、培养区;14、隔板;15、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1、培养盒盖5和隔离网12,培养盒1内通过卡槽连接有隔离网12,隔离网12内设置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四周分散布置有隔板14,隔板14与隔离网12之间成型有培养区13,培养盒1上端设置有培养盒盖5,培养盒1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脚3,培养盒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一侧设置有电源线2,培养盒1与隔离网12之间设置有照明灯10,照明灯10下方设置有加热板11,通过支撑脚3给装置提供稳定支撑,通过操作面板4控制装置的电路通断,通过电源线2连接外部电源,通过照明灯10给异色瓢虫培育提供光照,通过加热板11产生热量,给异色瓢虫培育提供合适温度。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培养盒盖5上端中部粘接有提手7,通过提手7便于提拿培养盒盖5,提手7周围分布有投料口8,投料口8成型于培养盒盖5上,投料口8位置正对培养区13,通过投料口8便于投放培育养料,投料口8上插接有塞子9,培养盒盖5外围侧壁上成型有限位块6,通过塞子9堵塞投料口8,防止异色瓢虫飞出,通过限位块6便于培养盒盖5盖在培养盒1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5与培养盒1插接,隔板14与支撑柱15粘接,培养盒盖5与培养盒1搭接,通过支撑柱15支撑隔板14,通过隔板14隔开异色瓢虫,避免他们之间争斗,降低伤亡率,通过培养区13培育异色瓢虫。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电源线2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通过提手7打开培养盒盖5,然后将异色瓢虫幼卵放在培养区13内,盖上培养盒盖5,限位块6可以使培养盒盖5卡在培养盒1上,方便培养盒盖5快速拿放,然后取出塞子9,通过投料口8向对应的培养区13投放培育饲料,帮助异色瓢虫快速成长,通过操作面板4控制装置中的电路通断,通过控制照明灯10的电路连通,使照明灯10对异色瓢虫进行照射,提供异色瓢虫生长需要的光照,通过控制加热板11的电路连通,使加热板11开始加热,使培养盒1内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合异色瓢虫的培育生长。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1)、培养盒盖(5)和隔离网(12),所述培养盒(1)内通过卡槽连接有所述隔离网(12),所述隔离网(12)内设置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四周分散布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与所述隔离网(12)之间成型有培养区(13),所述培养盒(1)上端设置有所述培养盒盖(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1)、培养盒盖(5)和隔离网(12),所述培养盒(1)内通过卡槽连接有所述隔离网(12),所述隔离网(12)内设置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四周分散布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与所述隔离网(12)之间成型有培养区(13),所述培养盒(1)上端设置有所述培养盒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盖(5)上端中部粘接有提手(7),所述提手(7)周围分布有投料口(8),所述投料口(8)成型于所述培养盒盖(5)上,所述投料口(8)位置正对所述培养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色瓢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1)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脚(3),所述培养盒(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4),所述操作面板(4)一侧设置有电源线(2),所述培养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润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狐天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