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24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储料箱、堆料箱、转换箱和投料桶,所述转换箱内设置有挡料板和隔板,所述挡料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换箱内,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贴合,且所述挡料板可完全遮挡住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所述隔板将所述转换箱内的空间沿竖向分隔成落料通道和安装腔,所述间歇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挡料板的间歇转动。通过在堆料箱与转换箱之间设置挡料板,并在转换箱内设置间歇机构来实现挡料板与堆料箱的出料口之间的间歇开启和闭合,在投料桶的出料腔中设置第一转轴带动刮料板周期性的转动刮料,使出料腔内的饵料被间歇性的从出料孔中刮出进行投喂,有利于水产的进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面积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仅靠天然饵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各种鱼类及水产动物的不同食性和营养要求,配置出高效的人工配合饲料并掌握科学的投喂技术,才能达到水产品高产、稳产的目的,进而提高广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避免水产品饥饱不均,从而影响水产品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量投喂。在水产养殖行业,向池塘中投喂饲料时往往采用人工抛洒的方式,费时费力,劳动效率低,而部分自动投放饲料的装置一般都是持续投喂,容易造成饲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储料箱、堆料箱、转换箱和投料桶,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设置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所述堆料箱的进料口与所述落料孔连接;所述转换箱内设置有挡料板和隔板,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转换箱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挡料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换箱内,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贴合,且所述挡料板可完全遮挡住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所述隔板将所述转换箱内的空间沿竖向分隔成落料通道和安装腔,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投料桶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间歇机构,所述间歇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料板的底部,所述间歇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挡料板的间歇转动;所述投料桶内设置有横断面呈圆形的出料腔,所述投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出料孔,所述出料腔内设置有与其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跟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可将所述出料腔内的饵料通过所述出料孔刮出。进一步地,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延伸进所述转换箱内部,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和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堆料箱出料口的纵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隔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之间有间距;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和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长度方向的外周壁上,所述挡料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落料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与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之间还设置第三转轴,所述间歇机构包括左间歇组件和右间歇组件,所述左间歇组件与所述右间歇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左右对称、结构相同;所述左间歇组件包括左凸轮、左从动推杆和左导向支座,所述左凸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且所述左凸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左从动推杆沿竖直方向对准所述左凸轮的转动中心,所述左从动推杆与所述左导向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左导向支座设置在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上,所述左从动推杆的顶部抵推所述挡料板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左凸轮的横断面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所述直线段的中心线与所述圆弧段构成的圆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段的两端与所述圆弧段的连接处分别弧形过渡,所述圆弧段的角度范围为220°~280°;所述左从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与所述左凸轮的外圆轮廓面相抵靠,当所述左凸轮的平面轮廓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所述左从动杆位于竖直方向的最低处,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之间的张口角度处于最大值。进一步地,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投料桶顶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刮料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出料腔内的长度方向的外周壁上,所述刮料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出料腔的弧形内壁贴合;所述出料孔沿所述投料桶桶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孔位于所述出料腔的底部,且所述出料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贯穿所述左侧板后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转换箱左侧板的外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箱,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所述第三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的右端贯穿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后连接有驱动轮,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投料桶的右侧板后连接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带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进料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其通过在堆料箱与转换箱之间设置挡料板,并在转换箱内设置间歇机构来实现挡料板与堆料箱的出料口之间的间歇开启和闭合,从而使堆料箱内的饵料适量且间歇性的通过进料通道进入到投料桶中,进一步的,在投料桶的出料腔中设置第一转轴带动刮料板周期性的转动刮料,使出料腔内的饵料被间歇性的从出料孔中刮出进行投喂,有利于水产品的进食,避免持续投喂造成的饵料浪费以及水产过度进食,也减少了饵料对水质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饵料的投放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装置的位于初始状态;图3为左凸轮的平面轮廓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为左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投送装置的正视图;图6为本投送装置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00-储料箱,110-储料腔,120-落料孔,130-进料斗,200-堆料箱,210-堆料箱的出料口,300-转换箱,310-挡料板,320-隔板,330-落料通道,340-安装腔,350-转换箱的左侧板,360-转换箱的右侧板,370-第二转轴,380-第三转轴,400-投料桶,410-出料腔,420-出料孔,430-第一转轴,440-刮料板,500-间歇机构,510-左间歇组件,511-左凸轮,511a-圆弧段,511b-直线段,511c-弧形过渡段,512-左从动推杆,513-左导向支座,514-左滚轮,520-右间歇组件,600-动力机构,610-安装板,620-驱动电机,630-减速箱,700-驱动轮,800-从动轮,900-驱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储料箱100、堆料箱200、转换箱300和投料桶400,储料箱100设置有储料腔110以及与储料腔110连通的落料孔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储料箱、堆料箱、转换箱和投料桶,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设置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所述堆料箱的进料口与所述落料孔连接;/n所述转换箱内设置有挡料板和隔板,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转换箱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挡料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换箱内,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贴合,且所述挡料板可完全遮挡住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所述隔板将所述转换箱内的空间沿竖向分隔成落料通道和安装腔,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投料桶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间歇机构,所述间歇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料板的底部,所述间歇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挡料板的间歇转动;/n所述投料桶内设置有横断面呈圆形的出料腔,所述投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出料孔,所述出料腔内设置有与其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跟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可将所述出料腔内的饵料通过所述出料孔刮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储料箱、堆料箱、转换箱和投料桶,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设置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所述堆料箱的进料口与所述落料孔连接;
所述转换箱内设置有挡料板和隔板,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转换箱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挡料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换箱内,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贴合,且所述挡料板可完全遮挡住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所述隔板将所述转换箱内的空间沿竖向分隔成落料通道和安装腔,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投料桶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间歇机构,所述间歇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料板的底部,所述间歇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挡料板的间歇转动;
所述投料桶内设置有横断面呈圆形的出料腔,所述投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出料孔,所述出料腔内设置有与其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跟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可将所述出料腔内的饵料通过所述出料孔刮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延伸进所述转换箱内部,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和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堆料箱出料口的纵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隔板与所述堆料箱的出料口之间有间距;
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和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长度方向的外周壁上,所述挡料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落料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饵料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的左侧板与所述转换箱的右侧板之间还设置第三转轴,所述间歇机构包括左间歇组件和右间歇组件,所述左间歇组件与所述右间歇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左右对称、结构相同;
所述左间歇组件包括左凸轮、左从动推杆和左导向支座,所述左凸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且所述左凸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左从动推杆沿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正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