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包括棚体,棚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向下贯穿棚体,棚体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料槽,料槽的两侧分别与开口两侧的棚体外壁滑动连接,料槽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钢绳,所有钢绳在料槽上均匀分布,开口上方的棚体壁上设置有与钢绳一一对应连接的转轮,钢绳部分缠绕在对应的转轮上,棚体壁上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轮的驱动装置,料槽在钢绳拉升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棚体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载重板,载重板与棚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载重板的侧壁与棚体内壁紧密连接,载重板为分布有多个小孔的镂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进棚清洗料槽,有利于保持棚体内部环境卫生,减少了棚体的清洗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猪棚,具体涉及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
技术介绍
猪肉是我国的主要肉食品之一,也是消耗量极大的肉食品。生猪的养殖是猪肉的主要来源。生猪,即生活着的猪,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猪,杂食类动物。猪一般多指家畜,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现有的生猪养殖棚中设置有料槽,猪在吃食过程中会出现抢食等情况,料槽中的饲料会洒在养殖棚内,影响养殖棚内的环境,养殖棚内环境差,生猪容易生病;而且,现有养殖棚及料槽清洗困难,均需要进棚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养殖棚及料槽清洗困难,均需要进棚,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解决现有养殖棚及料槽清洗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包括棚体,棚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向下贯穿棚体,棚体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料槽,料槽的两侧分别与开口两侧的棚体外壁滑动连接,料槽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钢绳,所有钢绳在料槽上均匀分布,开口上方的棚体壁上设置有与钢绳一一对应连接的转轮,钢绳部分缠绕在对应的转轮上,棚体壁上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轮的驱动装置,料槽在钢绳拉升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棚体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载重板,载重板与棚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载重板的侧壁与棚体内壁紧密连接,载重板为分布有多个小孔的镂空板。本技术改变了棚体的结构及料槽的安装方式,料槽安装在棚体的外部,既便于饲喂,又避免饲料影响棚体内部环境,不需要进棚清洗料槽,有利于保持棚体内部环境卫生,减少棚体的清洗频率。本技术中棚体的开口相当于棚体的门口,生猪通过开口进出棚体,本技术在开口处设置料槽,开口也作为了生猪的喂料口,调节料槽的位置,料槽与开口顶部之间留有间隙,猪能够从料槽与开口顶部之间的间隙探出头吃料槽中的猪饲料;载重板用于支撑生猪,生猪在载重板上生活,载重板与棚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而且载重板为镂空板,猪尿液及部分粪便会直接通过载重板上的小孔落在棚体底部,有利于保持棚体内部环境卫生,在清洗棚体时,直接用于冲洗载重板,粪便等在水的冲洗下穿过载重板落在棚体底部,不需要进棚清扫粪便,清洗方便;料槽在钢绳及转轮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便于调节料槽的高度;喂食时,料槽位于载重板的上方,但是要低于猪头所在位置,猪头探出后低头就能够吃到料槽中的饲料;猪需要进出棚体时,向上移动料槽,将料槽移动至开口的顶部,避免料槽阻挡开口,生猪可自由穿过开口,生猪进出棚体时,需要在载重板与地面之间安装倾斜板,供生猪行走;喂食完毕后,可降低料槽的位置,清洗料槽中的残余料,料槽清洗后装入水并向上移动料槽,对猪进行喂水,料槽位于棚体外部,能够有效避免猪在料槽的水中打滚;钢绳上部分缠绕在转轮上,转乱转动能够实现钢绳的收放,钢绳向上缩短可提升料槽,钢绳向下放长,可降低料槽。本技术将料槽安装在棚体的外部,即便于料槽的清洁,又能够保持棚体环境干净;本技术中料槽位置可调,在不增加其他开口的情况下,保证生猪顺利喂食、喂水的同时,还能够供生猪正常进出棚体,减少了棚体的加工工序;本技术提高了生猪在棚体中的高度,生猪产生的尿液及粪便不会大量堆积在棚体中,棚体内部环境干净,清洁方便。棚体为底部完全开口的中空圆柱形棚体,棚体的顶部安装有喷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的喷头。本技术改变了棚体的结构,采用圆柱体,减少了棚体中的死角,便于清洗;喷头用于向棚体内棚清洗液及消毒液,实现棚体的清洁及消毒。料槽的底部由底板密封,底板包括网格板、密封板,密封板位于网格板下方,网格板与料槽的槽体固定连接,密封板与料槽的槽体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改变了料槽的结构,料槽的底部由网格板及密封板组成,装料时,密封板将网格板密封住,避免漏料;清洗料槽时,打开密封板,料槽中的物质会从网格板漏出,便于排料及清洗。料槽与棚体外壁通过滑轮、滑轨连接,料槽上设置有滑轮,棚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滑轮匹配的滑轨。滑轮与滑轨安装及使用方便,在市面上易得。棚体壁上设置的驱动转轮的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与转轮一一对应,所有电机同步工作。电机易得,使用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改变了棚体的结构及料槽的安装方式,料槽安装在棚体的外部,既便于饲喂,又避免饲料影响棚体内部环境;2、本技术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中料槽位置可调,在不增加其他开口的情况下,保证生猪顺利喂食、喂水的同时,还能够供生猪正常进出棚体,减少了棚体的加工工序;3、本技术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提高了生猪在棚体中的高度,生猪产生的尿液及粪便不会大量堆积在棚体中,棚体内部环境干净,清洁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料槽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棚体,2-开口,3-料槽,4-钢绳,5-转轮,6-载重板,7-喷头,8-网格板,9-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包括棚体1,棚体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2,开口2向下贯穿棚体1,棚体1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料槽3,料槽3的两侧分别与开口2两侧的棚体1外壁滑动连接,料槽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钢绳4,所有钢绳4在料槽3上均匀分布,开口2上方的棚体1壁上设置有与钢绳4一一对应连接的转轮5,钢绳4部分缠绕在对应的转轮5上,棚体1壁上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轮5的驱动装置,料槽3在钢绳4拉升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棚体1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载重板6,载重板6与棚体1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载重板6的侧壁与棚体1内壁紧密连接,载重板6为分布有多个小孔的镂空板。料槽3的底部由底板密封,底板包括网格板8、密封板9,密封板9位于网格板8下方,网格板8与料槽3的槽体固定连接,密封板9与料槽3的槽体可拆卸连接。料槽3与棚体1外壁通过滑轮、滑轨连接,料槽3上设置有滑轮,棚体1外壁上设置有与滑轮匹配的滑轨。棚体1壁上设置的驱动转轮5的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与转轮5一一对应,所有电机同步工作。本技术的实现方式为:当猪群需要进出棚体时,电机正转,转轮正转并向上缩短钢绳,将料槽向上提升至开后的顶部,在开口与地面之间安装一个倾斜板,猪群沿着倾斜板下地或是走上载重板;猪群进入棚体后,电机反转,转轮反转并放下钢绳,向下移动料槽,料槽移动至猪头的下方载重板的上方,在料槽中装入饲料,猪从料槽上方的开口探出头后低头就能够吃到饲料,此时,料槽由密封板封堵住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棚体(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2),开口(2)向下贯穿棚体(1),棚体(1)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料槽(3),料槽(3)的两侧分别与开口(2)两侧的棚体(1)外壁滑动连接,料槽(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钢绳(4),所有钢绳(4)在料槽(3)上均匀分布,开口(2)上方的棚体(1)壁上设置有与钢绳(4)一一对应连接的转轮(5),钢绳(4)部分缠绕在对应的转轮(5)上,棚体(1)壁上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轮(5)的驱动装置,料槽(3)在钢绳(4)拉升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棚体(1)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载重板(6),载重板(6)与棚体(1)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载重板(6)的侧壁与棚体(1)内壁紧密连接,载重板(6)为分布有多个小孔的镂空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清洁的生猪养殖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棚体(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2),开口(2)向下贯穿棚体(1),棚体(1)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料槽(3),料槽(3)的两侧分别与开口(2)两侧的棚体(1)外壁滑动连接,料槽(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钢绳(4),所有钢绳(4)在料槽(3)上均匀分布,开口(2)上方的棚体(1)壁上设置有与钢绳(4)一一对应连接的转轮(5),钢绳(4)部分缠绕在对应的转轮(5)上,棚体(1)壁上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轮(5)的驱动装置,料槽(3)在钢绳(4)拉升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棚体(1)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载重板(6),载重板(6)与棚体(1)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载重板(6)的侧壁与棚体(1)内壁紧密连接,载重板(6)为分布有多个小孔的镂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犍为县玖旺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