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080 阅读:140 留言:1更新日期:2020-08-1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涉及菇床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保障菇床湿度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菇床,所述菇床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密闭门,且密闭门通过合页与菇床转动连接,所述密闭门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菇床的内部设置有培育仓,所述培育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所述菇床的顶端设置有顶棚,所述菇床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水泵,所述培育仓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
本技术涉及菇床
,具体为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
技术介绍
褐灵菇是周金山在太行山原始森林中发现的巨型野生食用菌,利用野生平盖灵芝,野生黄牛肝菌,野生大杯伞等多种野生菌与杏鲍菇通过远缘杂交成功,保留了刺芹侧耳杏鲍菇的野生特性和野生价值和营养价值,菇房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菇床是用以盛放培育食用菌的载体,建造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旷,远离鸡棚、仓库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菇房的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西南风直接吹到菌床,并可减少日晒。现有的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保障菇床的湿度,随之菇房内部的温度升高,湿度会大大降低,干燥的环境会影响褐灵菇的生长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保障菇床湿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褐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活动轮(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菇床(4),所述菇床(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密闭门(5),且密闭门(5)通过合页(7)与菇床(4)转动连接,所述密闭门(5)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菇床(4)的内部设置有培育仓(13),所述培育仓(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14),所述菇床(4)的顶端设置有顶棚(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活动轮(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菇床(4),所述菇床(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密闭门(5),且密闭门(5)通过合页(7)与菇床(4)转动连接,所述密闭门(5)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菇床(4)的内部设置有培育仓(13),所述培育仓(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隔板(14),所述菇床(4)的顶端设置有顶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菇床(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的上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培育仓(13)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15),所述水泵(10)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11)与水箱(9)相连通,所述水泵(10)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11)与雾化喷头(15)相连通,且连接管(11)贯穿顶棚(12)并延伸至培育仓(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灵菇培育用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飞代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云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移动] 2021年07月03日 02:40
    這種新的專利技术对褐灵菇的种植成本会降低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