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203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5
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涉及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所述萎凋:在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400‑800W/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特别是利用夏秋茶叶生产红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主要是以春茶为原料制备而成,因而在原料、人力、加工场地等方面与绿茶生产相冲突,于是人们考虑用夏秋茶芽生产红茶,由于夏秋季节日照期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小,茶叶中多酚类物质高,所制的红茶苦涩味重。如何解决夏秋茶苦涩味重的问题,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522192A、公开日为2015.04.22的一种夏秋季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现有技术1),公开的技术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验收: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四叶的鲜叶作为原料;(2)、复合萎凋:第一阶段:收叶后,在室内自然萎凋,室内环境阴凉通风,温度在23℃-25℃,将茶叶摊晾在晒青布或竹席上,摊叶厚度2-4cm,时间12-24h;第二阶段:在日光下萎凋,将鲜叶薄摊在竹席上,摊叶厚度1-2cm,温度27℃-32℃,时间3-4h,中间翻叶1-2次,晒至叶质柔软,叶面卷缩;(3)、揉捻:揉捻环境温度27-30℃,一次的投叶量为30kg,揉捻机转速55-60rpm,揉捻开始时不加压,使叶片初步成条,而后逐步加压成条,嫩叶揉捻结束前减压,以解散团块,老叶揉捻结束前不必减压,以防茶条回松,揉捻后叶细胞破坏率达85%以上,叶片成条率达90%以上;(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在洁净湿润的发酵筐中,上面盖干净湿润但不滴水的棉布,移入发酵室,发酵室气温控制在32-45℃,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发酵叶的初始含水量控制在55%-61%,先进行适度发酵,然后再进行重度发酵,所述适度发酵的过程为:调整发酵室温度至32℃-37℃,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发酵4.5-6.0h、失水率控制在1.2%-1.7%、发酵叶叶温控制在38℃-42℃,一芽三、四叶发酵7-8h、失水率控制在0.9%-1.0%、发酵叶叶温控制在40℃-42℃;所述重度发酵的过程为:调整发酵室温度至45℃,并将提前准备的单宁酶酶液均匀喷洒到发酵叶上,继续保温30-45min,发酵叶叶温控制在50℃以内,然后迅速结束发酵,将发酵筐移出发酵室;(5)、干燥:发酵后的茶叶薄摊在大竹盘上,放入旋转式烘焙机,设定温度110-120℃,时间60min,烘干后摊晾1h,装袋,回潮3-4天,茶叶含水率控制在5%-6%;6)、提香:将红茶厚摊在提香机的竹盘上,先设定温度115℃,烘1h,然后设定温度80℃,烘50min,毛茶取出后,摊晾2h后装袋。其有益之处在于:借助重度发酵和酶解双重手段,通过茶多酚降解加深红茶的色泽,并利用酶解减少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降低夏秋红茶固有的苦涩味,同时增强成品茶的清澈度,获得了更为优异的红茶品质。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417681A、公开日为2017.02.22的一种夏秋红茶生产工艺(现有技术2),公开的技术为:包括如下步骤:a、采茶,采用鲜嫩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茶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进行萎凋,温度为25℃,萎凋至叶含水量58%~62%;c、揉捻,使用揉捻机揉捻;d、解块筛选,将揉捻叶投入解块分解机,过2~3目筛网,筛下的细紧揉叶进入下一工序,筛面的粗松揉叶返回步骤c进行第二次揉捻;e、发酵,将筛选的茶叶送入发酵室进行发酵,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发酵时温度为25℃,湿度为75%,发酵时间7~8小时;f、干燥,采用二次干燥,先通过高温毛火进行干燥,温度在110℃~120℃,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20%~22%,滩晾20min,然后通过低温足火进行干燥,温度在75℃~80℃,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6%~8%。该加工工艺通过对鲜叶萎凋的调控、发酵温度、湿度、时间控制,形成鄂北红茶的独特品质,该红茶外形紧细、汤色橙红亮、滋味纯正尚鲜。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343059A,公开日为2017.01.25的一种夏秋红茶的加工工艺(现有技术3),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在夏秋季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叶;萎凋:将茶叶放置于热风萎凋槽中萎凋7~8h,茶叶萎凋温度控制在30~32℃;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放置于揉捻机中,采用不加压的方式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2~2.5h;发酵:将揉捻后茶叶放置于发酵室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0℃,发酵时间为2.5~3h;烘干:烘干采用分为初烘和复烘两个阶段,均采用链板烘干机进行加热,初烘的温度为130~140℃,时间为1~3min,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的温度为110℃,将茶叶烘至含水量为6%以下;包装:将复烘后的茶叶摊凉即可包装。其有益效果是不同于传统的揉捻方式,采用不加压的方法,可保持茶叶良好的外形,而且茶叶的苦涩味较少,香气较浓。现有技术1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采用室内与日光复合萎凋,在生产中两种萎凋转换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人力成本,而且无法去除茶叶的苦涩味;二是在茶叶中加入单宁酶酶液,利用酶解减少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降低夏秋红茶固有的苦涩味。这种在茶叶中增加添加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不符合茶叶天然有机的发展理念,消费者是不认可;三是没有增香作用。现有技术2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采用的夏秋红茶生产工艺,并没有产生去除茶叶的苦涩味的作用,也没有增香作用。现有技术3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揉捻采用不加压的方法,只是茶叶的苦涩味含在茶叶内,浸出慢,并不能去除茶叶的苦涩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公开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去除茶叶中的苦涩味,增加茶叶香气的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由于夏秋茶叶内含物丰富,价格便宜,又是避开了与绿茶生产争劳力、争资源、争场地的问题,具有生产红茶的优势,但用传统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苦涩味重,香气低,不受市场欢迎。本申请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致力于夏秋红茶制备研究多年而无果。有一次在进行秋茶制备红茶的实验过程中,正遇连续多天的秋雨,采摘的鲜叶不能进行日光萎凋,就用1000W强光增热器替代太阳光照射进行萎凋,结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所制备的红茶苦涩味基本消失,香气明显增加,与春茶红茶不相上下。后来又经过反复验证和完善,形成了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萎凋:将采摘的夏茶或秋茶鲜叶以1-3厘米的厚度摊放在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400-80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40-12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40-120分钟,萎凋至含水率70-80%,在所述萎凋之后进行摇青:摇青机转速控制在每分钟35-55转,摇青时间12-18分钟,出机后静置6-15分钟再用强光增热器进行第二次照射萎凋,照射时间50-80分钟,萎凋至茶叶含水量在65-75%。进一步地,所述萎凋:将采摘的夏茶或秋茶鲜叶以2-3厘米的厚度摊放在萎凋室的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500-600W,优选55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60-90分钟,优选75-8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60-90分钟,优选75-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将采摘的夏茶或秋茶鲜叶以1-3厘米的厚度摊放在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400-80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40-12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40-120分钟,萎凋至含水率70-80%,在所述萎凋之后进行摇青:摇青机转速控制在每分钟35-55转,摇青时间12-18分钟,出机后静置6-15分钟再用强光增热器进行第二次照射萎凋,照射时间50-80分钟,萎凋至茶叶含水量在65-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将采摘的夏茶或秋茶鲜叶以1-3厘米的厚度摊放在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400-80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40-12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40-120分钟,萎凋至含水率70-80%,在所述萎凋之后进行摇青:摇青机转速控制在每分钟35-55转,摇青时间12-18分钟,出机后静置6-15分钟再用强光增热器进行第二次照射萎凋,照射时间50-80分钟,萎凋至茶叶含水量在6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将采摘夏茶或秋茶鲜叶以2-3厘米的厚度摊放在萎凋槽上,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500-60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60-9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60-90分钟,萎凋至含水率75%,在所述萎凋之后进行摇青:摇青机转速控制在每分钟40-45转,摇青时间15-16分钟,出机后静置10-12分钟再用强光增热器进行第二次照射萎凋,照射时间55-60分钟,萎凋至茶叶含水量在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强光增热器按每平米550W的能量照射萎凋,先照射75-80分钟后翻动一次,然后再照射75-8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揉捻采用轻重轻的原则,时间为50-70分钟,中途静置8-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增香去苦涩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揉捻采用轻重轻的原则,先揉捻30分钟后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卢山邓鹏飞邓放中程伍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千秋界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