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薯保鲜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196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包括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几夫碱,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薯保鲜剂具有能够有效防止木薯发生采收后生理性褐变,不需要经过热处理,对木薯淀粉性质无影响,使用方便,绿色经济环保,无副作用,可延长保鲜期至15天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薯保鲜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鲜剂,特别是一种木薯保鲜剂。
技术介绍
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热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被称为“淀粉之王”,是世界近六亿人的口粮。由于木薯耐旱抗贫瘠,广泛种植于非洲、美洲和亚洲等100余个国家或地区。虽然木薯具有高淀粉、耐性好、易生长的特点,但与其性质相似的山药、红薯等却明显不同在于:采收后的木薯块根会发生特有的“采后生理性变质”,即采收后24~48h,块根内部的薄壁组织会快速出现褐变(初级变质),5~7d后便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全面侵染而引起次级变质,从而发生腐烂变质。木薯不耐贮藏的特点也是阻碍木薯推广、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科学界尚未对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原因定论,采后生理性变质涉及了氧化应激反应、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酚类化合物等各种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国内外研究推测初级变质可能与氧化酶介导的酚类化合物的氧化有关。此外,像马铃薯、甘薯、山芋类在受伤后很快能在伤口周围形成木栓组织而完成愈合,但木薯块根却很难在伤口周围形成有效的保护层,故受伤后的木薯更易受到各种病原菌侵入,导致色泽、质地、风味的下降,最终完全腐烂变质。因此木薯的保鲜技术也是个困扰科学界多年,至今仍未能得到解决的产业难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物理手段和化学保鲜剂两种途径,物理手段一般从两个角度:隔氧和低温,例如公开号CN108925242A,一种食用型木薯的采收贮藏保鲜方法,公开的保鲜方式就是同时运用了隔氧和低温。上述方法虽然从切面表层抑制住了木薯被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导致的腐烂,但无法抑制块根内部的褐变,切开后依然从中心处有褐变现象发生。贮藏期虽可以达到3周,但贮藏至第3天会有次生根长出,1周后失重率达到14%,3周后失重率可达到23%。化学保鲜剂则是采用杀菌剂,更多则是利用天然保鲜剂以涂抹或者浸泡的手段将木薯的切面进行处理。例如公开号CN106212662A,木薯贮藏保鲜的方法,利用的咪鲜胺进行处理,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暂且不议其保鲜效果如何,咪鲜胺对人体毒副作用大,食品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申请人在先申请公开号CN105594845A,一种新型木薯护色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运用了壳聚糖的成膜性,结合抗氧化剂、隔氧、热处理、真空保存的综合手段,延长保鲜期至15天。但上述方法处理程序繁多,使用复杂,经过热处理的木薯淀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性,不利于进一步深加工处理。因此现有技术需要寻找一种能够真实有效防止木薯生理性褐变、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保鲜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木薯发生采收后生理性褐变,不需要经过热处理,对木薯淀粉性质无影响,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延长保鲜期至15天的木薯保鲜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包括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几夫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在先申请CN105594845A原理相同,采用天然聚糖的交联作用,形成隔氧保护层,食用酸本身具有杀菌抑菌的特性,氯化钠和氯化钙由于其改变细胞渗透性的作用机理,与聚糖、食用酸结合能够有效的阻止外部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在先申请中,避免木薯从内部发生病理性褐变的手段实际在于热处理使得其中蛋白质变性,再在真空的条件下延缓其呼吸作用和生理活动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申请人发现,木薯采后生理腐烂过程受到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的调控,采收后随着时间变化,腐烂程度加深的木薯中,MeGALT(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和MeMNS(α-甘露糖苷酶),尤其是MeMNS的表达显著上升。向保鲜剂中添加几夫碱(CAS号109944-15-2)能够有效的抑制甘露糖甘酶,从而有效地抑制其采收后的生理性腐烂。也正是通过向保鲜剂中添加几夫碱,替代了在先申请中的热处理和低温保存的手段,使得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保鲜剂后,延长木薯在常温下的保鲜期至15天,木薯在保鲜期内依然正常的进行呼吸作用和生理活动,其中的淀粉、蛋白质营养成本不会变性,无次生根出现,失重率也极低,是一种理想的保鲜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香兰素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广泛用于化妆品、烟草、糕点、糖果以及烘烤食品等行业,通常认为香兰素具有抑菌效果,可用于抑菌剂从而对食品起到保鲜作用,但申请人发现,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均对木薯的MeGALT(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够对木薯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木薯的呼吸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木薯的失重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为几夫碱、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香兰素。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几夫碱占所述保鲜剂的质量百分比至少0.03%,至多3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几夫碱质量百分比为0.03%时即可发挥抑制作用,其含量不宜过高,浓度过高会导致聚糖的成膜性不佳,从而影响保鲜剂的隔氧效果,30%即是上限浓度。优选的,所述几夫碱质量百分比为0.04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几夫碱占所述保鲜剂的质量百分比至少0.03%,至多30%;所述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占所述保鲜剂的质量百分比至少0.1%,至多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香兰素质量百分比为0.1%时即可发挥抑制作用,由于香兰素具有较浓烈的奶香味,乙基香兰素的奶香味更加浓郁,使用浓度过高会影响木薯的食用口感,也对进一步深加工形成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浓度过高会导致木薯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迅速流失,10%是添加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的抑制上限,浓度进一步增加也不会再进一步增加其抑制效果。优选的,所述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质量百分比为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溶剂为水或浓度小于50%的乙酸水溶液。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水溶液或者浓度小于50%的乙酸水溶液能够携带几夫碱、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迅速渗透进入木薯内部,从内部抑制木薯发生病理性褐变,而不是仅在切面表面发挥作用。乙酸也能够调节保鲜剂整体pH值以增强聚糖的溶解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将木薯去皮形成至少一个无外皮和内皮的切面,清洁所述切面后将所述保鲜剂涂抹在所述切面处后风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将木薯去皮形成至少一个无外皮和内皮的切面,清洁所述切面后将所述切面浸泡在所述保鲜剂中一定时间后风干。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包括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几夫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薯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包括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几夫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薯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薯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为几夫碱、溶剂和下述三种组分中的两种或三种:(A)壳聚糖、壳寡糖、和琼胶寡糖中的至少一种;(B)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C)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薯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的组成中还包括香兰素和/或乙基香兰素。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木薯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夫碱占所述保鲜剂的质量百分比至少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军李开绵邓福明罗瑛喻珊胡伟薛茂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