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鱼巢制作技术的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适用于水生态保护与恢复。
技术介绍
三峡工程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在发电、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周期性的调水也为三峡下游区域防洪提供有力保障。现有的调度基本按照汛期利用库容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下泄流量;非汛期,进行蓄水排放调度,保障下游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调剂长江流域水资源周年分布不均匀的方式运行。库区周期性调度导致水位在145~175m较大的一个幅度之间变化。水位的变化不仅使库区消落带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且使水中各类水生生物生长与繁殖环境随水利调度,在较短时间发生巨大变化。每年3~5月在汛期来临之前,为了腾空库容应对汛期洪水,库区水位日内降幅可达1m。而该阶段恰恰是很多鱼类产卵繁殖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水位变化对于产卵繁殖阶段需要较为稳定水位的生物类群如产黏性卵鱼类的影响较大。为了减缓水位变动对鱼类及其繁殖过程的影响,采用增殖放流、设立“禁渔区,禁渔期”、设置人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库坡岸铺设的一对固定滑道、套在所述固定滑道上并可沿固定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多个移动滑环;两条固定滑道之间通过滑道横梁相连,且所述滑道横梁安装在位于两条固定滑道上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滑环上;/n相邻的两个滑道横梁之间安装有作为人工鱼巢主体的数个人工草柱、以及沿水流方向设置并用于减缓水体流速的数组减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库坡岸铺设的一对固定滑道、套在所述固定滑道上并可沿固定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多个移动滑环;两条固定滑道之间通过滑道横梁相连,且所述滑道横梁安装在位于两条固定滑道上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滑环上;
相邻的两个滑道横梁之间安装有作为人工鱼巢主体的数个人工草柱、以及沿水流方向设置并用于减缓水体流速的数组减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层的滑道横梁上套装有由直径为25~50cm的聚苯乙烯浮筒构成的平台浮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两个移动滑环上通过金属挂钩连接有用于调节人工鱼巢浮力的平台配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水位变化自主移动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道的下方焊接有可固定于水库坡岸的滑道支柱,所述固定滑道与水库坡岸的垂直距离保持30~60cm;
所述滑道支柱的直径为1~2cm、长度为50~100cm,所述滑道支柱之间的间距保持1~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洁,常锋毅,胡明明,郑志伟,郑海涛,胡莲,陈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