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07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级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包括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第一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插座,第二音频设备包括第二音频插座;级联线包括第一级联接口和第二级联接口;第一音频插座与第一级联接口连接,第二音频插座与第二级联接口连接;其中,级联线,用于级联第一音频设备及第二音频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在保持便携及操作方便的基础上,满足了大会议室场景下使用音频设备开会所需的大声场、远距离拾音的要求,解决了小型音频设备在大会议室中,无法满足放音大声场和远距离拾音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设备级联装置
本技术涉及级联
,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远程通讯需求的日益加强,会议系统已逐渐成为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远程会议的主要媒介,但是传统电话会议机形态笨重,便携性差,近年来会议系统的相关产品逐渐向小型化发展,越来越多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选择使用小型会议宝产品进行远程多人会议,该会议宝产品可同时多方通话提供高质、快捷、高效的移动电话会议服务,目标是打造“口袋里的会议室”。尽管目前小型会议宝产品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会议的会场终端中仍存在着有待完善的方面。比如小型会议宝产品存在音量小,声场不够的问题,在拾音距离上,虽然可以通过特殊的麦克风阵列技术提高拾音距离,但在面积更大的会议室中,单个的小型会议宝产品无法满足远距离拾音的要求。如何利用便携的小型会议宝产品,满足大会议室场景的使用需求,正成为很多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强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旨在解决小型会议宝产品在大会议室中,无法满足放音大声场和远距离拾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所述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包括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插座,所述第二音频设备包括第二音频插座;所述级联线包括第一级联接口和第二级联接口;所述第一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一级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二级联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级联线,用于级联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及所述第二音频设备。优选地,所述级联线包括级联模拟信号线、级联通信信号线、级联音频信号线及级联接地线。优选地,所述级联线还包括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设置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和所述级联接地线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主控制芯片;其中,所述第一主控制芯片通过第一模拟信号线、第一通信信号线及第一音频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所述级联通信信号线、所述级联音频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芯片通过第二模拟信号线、第二通信信号线及第二音频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所述级联通信信号线、所述级联音频信号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模拟信号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及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及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主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二通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主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功放芯片,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功放芯片;其中,所述第一主控制芯片还通过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功放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芯片还通过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功放芯片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一扬声器、第一录音总线和第一放音总线,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第二录音总线和第二放音总线;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录音总线与所述第一主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通过所述第一放音总线与所述第一功放芯片连接;所述第二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二录音总线与所述第二主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扬声器通过所述第二放音总线与所述第二功放芯片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所述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包括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插座,所述第二音频设备包括第二音频插座;所述级联线包括第一级联接口和第二级联接口;所述第一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一级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二级联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级联线,用于级联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及所述第二音频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在保持便携及操作方便的基础上,满足了大会议室场景下使用音频设备开会所需的大声场、远距离拾音的要求,解决了小型音频设备在大会议室中,无法满足放音大声场和远距离拾音要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音频设备级联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音频设备级联装置一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音频设备级联装置一实施例的级联模式识别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音频设备级联装置一实施例的单线通信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级联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包括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插座,所述第二音频设备包括第二音频插座;所述级联线包括第一级联接口和第二级联接口;所述第一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一级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二级联接口连接;其中,/n所述级联线,用于级联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及所述第二音频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包括第一音频设备、第二音频设备及级联线;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插座,所述第二音频设备包括第二音频插座;所述级联线包括第一级联接口和第二级联接口;所述第一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一级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插座与所述第二级联接口连接;其中,
所述级联线,用于级联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及所述第二音频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线包括级联模拟信号线、级联通信信号线、级联音频信号线及级联接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线还包括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设置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和所述级联接地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一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主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主控制芯片通过第一模拟信号线、第一通信信号线及第一音频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所述级联通信信号线、所述级联音频信号线连接;
所述第二主控制芯片通过第二模拟信号线、第二通信信号线及第二音频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所述级联通信信号线、所述级联音频信号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设备还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音频设备还包括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级联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模拟信号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模拟信号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设备级联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南张世明吕周谨倪世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