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95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座结构,充电座结构包括盘体,盘体上设有分别对应正、负极的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是由导电材质制成,盘体上沿一分布圆布置有铁环,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电磁铁吸附配合。该充电座结构,与配套的充电头结构配合使用,充电自动进行,与现有技术的充电设备、充电方式区别较大,可应用在自动化充电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座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由于其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影响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电动汽车一般都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充电也成了一个问题。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类充电桩,是包括设置在停车位旁边的充电枪和配电箱。用户在停车后,需要手动将充电枪拔下,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操作复杂,给用户造成了负担,特别是对于共享汽车领域。另外,这种充电方式,充电效率也不高,如若增大充电功率,充电枪及充电线势必变粗、变重,而影响操作的便捷性。不仅电动汽车,电动叉车及一些电动工程车辆也存在充电效率、便捷性问题。如申请号202010164317.4的专利技术专利(与本申请为同一申请人)涉及的一种自动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该充电方式较以往充电方式有较大改变,充电方便。该专利侧重的是新的充电方式及充电系统构成,其中各部分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自动充电系统上的新型的充电座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充电座结构,包括盘体,盘体上设有分别对应正、负极的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是由导电材质制成,盘体上沿一分布圆布置有铁环,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电磁铁吸附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同圆心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具有导电凸起,导电凸起朝所述盘体的上侧方向凸起,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导电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凸起的断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凸起的两侧锥面形成导电接触面。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凸起上在其圆周方向上设有缺口,形成流水槽。进一步地,所述铁环设有四个、六个或八个,各铁环的分布圆与受电环一同圆心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环一为内环,受电环二为外环,盘体上于受电环一的中心区域设有定位传感器结构,定位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座和滤光片,滤光片设置在传感器座的上侧,仅允许设定波长的光通过;传感器座设有若干个传感器安装室,分别用于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用于采集光强度信号,传感器安装室上侧可透光。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座的中部设有通讯室,传感器安装室围设通讯室的四周,通讯室设有信号发射器和/或信号接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充电座结构,设有导电的受电环,可以用于与配套的充电头结构的充电环对接并导电。充电座结构是与电动车辆固定的,充电头结构是悬吊的,在使用时下降并与充电座结构导电接触,并通过电磁铁与铁环的吸附作用快速定位并使两者扣合牢固。进一步地,受电环一、受电环二设有导电凸起,利用两侧锥面接触导电,提高导电能力。进一步地,导电凸起上设有缺口,形成流水槽,可以避免积水而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充电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从上向下看);图2是图1中受电环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充电座结构中的传感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传感器座的除去部分板面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充电座结构与充电头结构上下扣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充电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充电环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盘体,2、充电环二,3、充电环一,31、导电槽,311、槽壁,4、电磁铁,5、发射灯,6、吊板,7、吊线,8、下盘体,81、铁环,9、固定盘,91、固定臂,10、受电环二,101、导电凸起,102、流水槽,103、锥面,11、受电环一,12、滤光板,13、传感器座,131、斜面,132、通讯室,133、传感器安装室,13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充电座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充电座结构包括盘体,记为下盘体8,下盘体8上设有的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是同圆心布置,分别对应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采用铜,或者其他导电优良的材质制成。下盘体由非导电材质制成,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固定在下盘体8。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均具有导电凸起101,导电凸起101为环形的,向下盘体的上侧凸出形成。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的导电凸起的以下的部分,形成与下盘体的嵌装部,或者称为固定安装部。导电凸起101的断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导电凸起101的两侧的锥面103为导电接触面。导电凸起101与充电头结构上的导电槽配合。图1和2所示,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的导电凸起均是向上,凸出下盘体的上侧面,为避免受电环一11、受电环二10的环内存水,各导电凸起上均设有一至两个缺口,形成流水槽102。下盘体8上沿一分布圆布置有六个铁环81,铁环81是与充电头结构上的电磁铁一一对应的,两者尺寸适配。铁环81的上侧面,与下盘体的上侧面保持平齐,或者铁环稍向上凸一点也行。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四个、八个等数量的铁环。铁环81可以做防锈处理。受电环一11为内环,受电环二10为外环,各铁环81分布在受电环二10的外围。下盘体8的下侧设有固定盘9,固定盘9与下盘体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固定盘9也采用非导电材质制成。固定盘9上设有固定臂91,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可以将充电座结构固定在电动车辆的相应部位。当然,该固定臂不是必须的,根据不同的车辆而定,如电动汽车(轿车),设置该类型的固定臂会影响美观性,可以直接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将固定盘与车体相应部位固定。电动叉车这种电动车辆,相对比较安装固定,可以装在叉车顶篷上。对于电动轿车,需要在车顶进行设置相配套的安装基座,做到与车身协调,当然这非本技术要保护的内容。或者,也可没有固定盘,直接在下盘体的下侧一体设置相应的固定结构。下盘体8与固定盘9之间设有定位传感器结构,定位传感器结构位于受电环一11的中心区域。图3和4所示,定位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座13,传感器座13的包括固定基体及上部的传感器安装壳体,传感器安装壳体为四棱锥台,具有四个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131,由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下倾斜。中部顶部为平面,且对应该平面的中部区域形成一个通讯室132。通讯室132内安装红外发射器及接收器,实现与充电头结构的通讯。通讯室上具有盖板,防止进水、进灰尘,盖板为透光板,不影响信号发射、接收。图3和4所示,上述各斜面对应的下部空间各形成一个传感器安装室133,传感器安装室133各设有一个红外传感器,也即定位传感器,起到定位作用。上述的各斜面,是透光板形成,可以感测充电头结构上的发射灯照射在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盘体上设有分别对应正、负极的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是由导电材质制成,盘体上沿一分布圆布置有铁环,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电磁铁吸附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盘体上设有分别对应正、负极的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是由导电材质制成,盘体上沿一分布圆布置有铁环,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电磁铁吸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同圆心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环一、受电环二均具有导电凸起,导电凸起朝所述盘体的上侧方向凸起,用于与充电头结构上的导电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起的断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起的两侧锥面形成导电接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正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