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专利>正文

一种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95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器,包括耦合器上座、耦合器上座插针、耦合器上座连接线、耦合器下座外壳、耦合器下座防水垫、耦合器下座内架、耦合器下座U形端子、导入限位槽、第一定位槽、卡位、卡扣位、卡扣、第一螺丝固定孔、第二螺丝固定孔、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第二定位槽、耦合器上座螺丝孔和定位条,所述耦合器上座的一侧并列连接有耦合器上座连接线,且耦合器上座连接线对应的耦合器上座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该耦合器,整体结构紧凑,装配精确度高,使用过程中避免了耦合器接触不良或不导通等问题,提高了耦合器在使用中的安全性能,使耦合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延长了耦合器的使用寿命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为一种耦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耦合器下座U形端子接触处没有倒入限位槽与定位槽,没有定位槽容易出现U形端子被耦合器上座的插针顶变形或者顶歪;造成耦合器下座与上座接触不良或电路不导通等问题。耦合器没有倒入限位槽消费者或儿童容易出现使用金属物插入耦合器下座带电U形端子处导致触电事故。因此设计一种耦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耦合器,包括耦合器上座、耦合器上座插针、耦合器上座连接线、耦合器下座外壳、耦合器下座防水垫、耦合器下座内架、耦合器下座U形端子、导入限位槽、第一定位槽、卡位、卡扣位、卡扣、第一螺丝固定孔、第二螺丝固定孔、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第二定位槽、耦合器上座螺丝孔和定位条,所述耦合器上座的一侧并列连接有耦合器上座连接线,且耦合器上座连接线对应的耦合器上座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通过设置在耦合器下座外壳一侧的定位条与耦合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器,包括耦合器上座(1)、耦合器上座插针(2)、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耦合器下座外壳(4)、耦合器下座防水垫(5)、耦合器下座内架(6)、耦合器下座U形端子(7)、导入限位槽(8)、第一定位槽(9)、卡位(10)、卡扣位(11)、卡扣(12)、第一螺丝固定孔(13)、第二螺丝固定孔(14)、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15)、第二定位槽(16)、耦合器上座螺丝孔(17)和定位条(18),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上座(1)的一侧并列连接有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且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对应的耦合器上座(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6),所述第二定位槽(16)通过设置在耦合器下座外壳(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器,包括耦合器上座(1)、耦合器上座插针(2)、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耦合器下座外壳(4)、耦合器下座防水垫(5)、耦合器下座内架(6)、耦合器下座U形端子(7)、导入限位槽(8)、第一定位槽(9)、卡位(10)、卡扣位(11)、卡扣(12)、第一螺丝固定孔(13)、第二螺丝固定孔(14)、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15)、第二定位槽(16)、耦合器上座螺丝孔(17)和定位条(18),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上座(1)的一侧并列连接有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且耦合器上座连接线(3)对应的耦合器上座(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6),所述第二定位槽(16)通过设置在耦合器下座外壳(4)一侧的定位条(18)与耦合器下座外壳(4)配合连接,所述耦合器上座(1)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耦合器上座插针(2),且耦合器上座插针(2)与耦合器下座外壳(4)外壁开设的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15)对应插接,所述耦合器下座外壳(4)内部与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15)相对应的内壁设置有耦合器下座防水垫(5),且耦合器下座防水垫(5)上开设有与耦合器下座外壳插槽口(15)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耦合器上座(1)套设在耦合器下座外壳(4)的外壁,且耦合器上座插针(2)贯穿该开口,所述耦合器下座外壳(4)的外壁两侧分别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