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87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该电缆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该聚合物薄膜覆盖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该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该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该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由于该电缆的绝缘外皮具有波纹结构,这使得该电缆在弯折状态下也能够进行适应性的弹性伸缩形变,从而有效地防止该绝缘外皮发生破裂的情况,以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
本技术涉及供电电缆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
技术介绍
在电力设备布设过程中,电缆是用于连接供电端与用电端的重要元件,而电缆的铺设需要经过不同的建筑或者地形,这使得电缆的铺设并不能是沿着直线平坦路径进行的,这导致电缆在铺设过程中存在弯折的情况,一旦电缆长时间处于弯折状态,其最外层包覆的绝缘外皮可能会发生破裂,从而使电缆存在导线外露和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该电缆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该聚合物薄膜覆盖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该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该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该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由于该电缆的绝缘外皮具有波纹结构,这使得该电缆在弯折状态下也能够进行适应性的弹性伸缩形变,从而有效地防止该绝缘外皮发生破裂的情况,以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其包括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所述聚合物薄膜覆盖于所述导电铜线的两个所述宽侧面和两个所述窄侧面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进一步,所述导电铜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宽侧面和第二宽侧面、以及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窄侧面和第二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宽侧面、所述第一窄侧面、所述第二宽侧面和所述第二窄侧面依次首尾相接,并且所述第一宽侧面与所述第一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一窄侧面与所述第二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二宽侧面与所述第二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二窄侧面与所述第一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均呈弧形角形状;进一步,所述导电铜线的横截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宽侧面、所述第一窄侧面、所述第二宽侧面和所述第二窄侧面相对应的第一长侧边、第一短侧边、第二长侧边和第二短侧边;并且,所述第一长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长侧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短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短侧边的长度相同;进一步,所述第一长侧边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长侧边的长度均为3mm-30mm;或者,所述第一短边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短边的长度均为2mm-25mm;进一步,所述聚合物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进一步,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0.025mm-0.06mm;进一步,所述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热沉积或者电子束喷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铜线的两个所述宽侧面和两个所述窄侧面的表面上;进一步,所述聚酰亚胺薄膜通过有机粘结剂设置于所述导电铜线的两个所述宽侧面和两个所述窄侧面的表面上;进一步,所述绝缘外皮包括绝缘接触层和绝缘波纹结构层;其中,所述绝缘接触层覆盖于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所述绝缘波纹结构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绝缘接触层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绝缘波纹结构层的外表面具有所述波纹结构;进一步,所述波纹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相互交替排列的若干凸起结构和若干凹陷结构;所述若干凸起结构和所述若干凹陷结构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能够进行弹性伸缩形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缆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该聚合物薄膜覆盖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该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该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该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由于该电缆的绝缘外皮具有波纹结构,这使得该电缆在弯折状态下也能够进行适应性的弹性伸缩形变,从而有效地防止该绝缘外皮发生破裂的情况,以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电铜线;2、聚合物薄膜;3、绝缘外皮;4、波纹结构;5、凸起结构;6、凹陷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缆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该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该聚合物薄膜覆盖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该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该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该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优选地,该导电铜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宽侧面和第二宽侧面、以及沿该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窄侧面和第二窄侧面;其中,该第一宽侧面、该第一窄侧面、该第二宽侧面和该第二窄侧面依次首尾相接,并且该第一宽侧面与该第一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该第一窄侧面与该第二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该第二宽侧面与该第二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该第二窄侧面与该第一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均呈弧形角形状;优选地,该导电铜线的横截面包括分别与该第一宽侧面、该第一窄侧面、该第二宽侧面和该第二窄侧面相对应的第一长侧边、第一短侧边、第二长侧边和第二短侧边;并且,该第一长侧边的长度与该第二长侧边的长度相同;该第一短侧边的长度与该第二短侧边的长度相同;优选地,该第一长侧边的长度和该第二长侧边的长度均为3mm-30mm;优选地,该第一短边的长度和该第二短边的长度均为2mm-25mm;优选地,该聚合物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优选地,该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0.025mm-0.06mm;优选地,该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热沉积或者电子束喷涂的方式设置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优选地,该聚酰亚胺薄膜通过有机粘结剂设置于该导电铜线的两个该宽侧面和两个该窄侧面的表面上;优选地,该绝缘外皮包括绝缘接触层和绝缘波纹结构层;其中,该绝缘接触层覆盖于该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该绝缘波纹结构层层叠设置于该绝缘接触层的外表面上,并且该绝缘波纹结构层的外表面具有该波纹结构;优选地,该波纹结构包括沿着该电缆的长度方向相互交替排列的若干凸起结构和若干凹陷结构;该若干凸起结构和该若干凹陷结构沿该电缆的长度方向能够进行弹性伸缩形变。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电缆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该聚合物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其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n所述聚合物薄膜覆盖于所述导电铜线的两个所述宽侧面和两个所述窄侧面的表面上;/n所述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其包括导电铜线、聚合物薄膜和绝缘外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铜线为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宽侧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窄侧面的扁平线状;
所述聚合物薄膜覆盖于所述导电铜线的两个所述宽侧面和两个所述窄侧面的表面上;
所述绝缘外皮呈一体状覆盖于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绝缘外皮的外表面具有波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铜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宽侧面和第二宽侧面、以及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窄侧面和第二窄侧面;其中,
所述第一宽侧面、所述第一窄侧面、所述第二宽侧面和所述第二窄侧面依次首尾相接,并且所述第一宽侧面与所述第一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一窄侧面与所述第二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二宽侧面与所述第二窄侧面之间的接合处、所述第二窄侧面与所述第一宽侧面之间的接合处均呈弧形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铜线的横截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宽侧面、所述第一窄侧面、所述第二宽侧面和所述第二窄侧面相对应的第一长侧边、第一短侧边、第二长侧边和第二短侧边;并且,
所述第一长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长侧边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短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短侧边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侧边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向阳黄壮曾为军颜其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凯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